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作者

王俊颜

敦化市贤儒镇学校 吉林敦化 133717

1 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活动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价值意义

1.1 拓展语言运用场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学习的核心是语言运用,跨学科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语言实践场景,打破了“课堂内语言训练”的局限。例如,在“校园植物观察”跨学科活动中,学生需结合科学学科的观察方法,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在“传统节日文化展示”活动中,学生需结合美术学科的手工制作、音乐学科的歌曲演唱,用语言介绍节日习俗与文化内涵。这些活动让学生在真实、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既能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生动性,又能培养语言的迁移与运用能力,让语文学习从“课本”走向“生活”。

1.2 促进多学科思维融合,发展综合思维能力

不同学科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如语文的形象思维、数学的逻辑思维、科学的探究思维、美术的审美思维。跨学科学习活动通过整合多学科内容,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综合思维能力。例如,在“童话故事创编与表演”活动中,学生需运用语文的叙事思维构建故事框架,运用美术的审美思维设计道具与服装,运用音乐的节奏思维编排背景音乐,运用数学的空间思维规划表演场地。这种多学科思维的融合,能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形成全面、系统的思维模式,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1.3 强化实践操作体验,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跨学科学习活动以实践任务为核心,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创新尝试,改变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模式。例如,在“环保主题手抄报制作”活动中,学生需结合语文的文案写作、美术的排版设计、科学的环保知识,完成手抄报创作;在“简易绘本制作”活动中,学生需自主编写故事、绘制画面、装订成册,整个过程需要学生动手实践、创意构思。这些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动手操作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

2 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活动的设计原则

2.1 目标统领原则:聚焦综合能力培养

跨学科学习活动的设计需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明确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能力发展目标,确保活动不偏离“育人”方向。例如,“家乡美食文化探究”活动的目标应包括:语文目标、科学目标、美术目标、综合能力目标。目标的设定需具体、可操作,既能体现学科融合的特点,又能明确综合能力的培养方向,避免活动流于形式。

2.2 语文核心原则:坚守语文学科本质

跨学科学习活动虽整合多学科内容,但需以语文为核心,围绕语文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设计任务,避免“泛学科化”导致语文学习目标落空。例如,在“数学故事创编”活动中,核心任务是“用语文的叙事方式编写包含数学知识的故事”,而非单纯的数学知识训练;在“科学实验报告撰写”活动中,核心任务是“用准确、规范的语文语言记录实验过程与结果”,而非单纯的科学实验操作。

2.3 生活导向原则: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跨学科学习活动的内容与任务需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参与兴趣。例如,低年级可设计“我的家庭小调查”活动,中年级可设计“校园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高年级可设计“社区文化探访”活动。这些贴近生活的活动,能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运用语文知识,增强语文学习的实用性与趣味性,同时培养学生关注生活、服务生活的意识。

3 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策略

3.1 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策略(1)坚守语文本质,锚定语言核心

跨学科活动需以“语言运用”为根本目标,避免陷入“为跨而跨”的误区。设计时需围绕“读写、说、思”等语文能力,将其他学科内容作为辅助载体。例如整合科学知识时,核心任务应是引导学生用文字记录探究过程或成果;融入美术元素时,重点在于通过语言描述画面创意或解读作品内涵,确保学科融合始终服务于语文能力提升,而非偏离语文学科本质。

(2)贴合生活实际,创设真实情境

活动需立足学生生活经验,选取贴近校园、家庭、社区的主题,让语文学习与生活需求紧密结合。低年级可围绕“家庭日常”设计活动,如用短句记录家人作息;中高年级可聚焦“校园管理”“社区服务”等主题,如撰写校园建议、编写社区宣传文案。真实的生活情境能激发学生参与兴趣,让语言运用从“课本”走向“实践”,提升语文学习的实用性与价值感。

(3)遵循认知规律,实施分层设计

需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能力基础,设计阶梯式任务。低年级侧重“直观体验+简单表达”,活动以口语交流、图画配短句为主;中年级强调“实践操作+连贯表达”,任务可设定为撰写观察记录、创编短篇故事;高年级注重“深度探究+思辨表达”,可安排专题调查、议论文写作等任务。分层设计能兼顾学生差异性,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能获得能力提升。

3.2 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1)强化语言表达能力:搭建多元实践平台

通过跨学科活动创设多样化语言运用场景,推动学生“说”与“写”能力双向提升。在整合科学探究时,要求学生用规范语言记录实验步骤、描述现象,锻炼书面表达的逻辑性;融入数学统计时,引导学生用清晰语句解读数据结果、阐述发现,提升口头表达的条理性;结合美术创作时,鼓励学生用生动语言描述创意灵感、解读作品内涵,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与感染力。

(2)展综合思维能力:促进学科思维融合

借助跨学科活动打破单一思维定式,推动不同学科思维碰撞融合。整合数学知识时,引导学生用语文叙事思维构建数学情境,同时用数学逻辑思维梳理叙事结构,实现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协同;融入科学探究时,鼓励学生用语文文本解读能力分析探究主题,用科学探究思维验证文本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实证思维;结合美术审美时,通过语言转化将视觉元素转化为文字表达,促进审美思维与语言思维的联动。

(3)提升实践创新与合作能力:依托任务驱动协作

以小组合作任务为核心,让学生在协作中提升实践与合作能力。设计活动时,明确小组分工,如资料收集、文案撰写、成果整理等角色,要求学生通过沟通协商分配任务、解决分歧,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同时设置开放性实践任务,如自主设计方案、创作原创作品等,鼓励学生突破常规思路,在动手实践中激发创新意识,实现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同步发展。

4 结束语

在本次关于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探索中,我们深切体会到了跨学科学习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价值与无限潜力。通过精心设计的跨学科学习活动,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创新创造等综合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与提升,他们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知识的探索中,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吴培琼.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实施路径探索 [J]. 读写算, 2025, (27): 85-87.

[2]金达. 直面困境 谋求对策——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实践研究 [J]. 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 2025,(08): 69-71.

[3]王平. 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活动探索 [J]. 安徽教育科研, 2025, (22): 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