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高质量党建引领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高质量发展

作者

蒋桂芳

昆明城市学院650101

一、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抓好党对高校领导这个根本,加强高校基层组织建设,坚持走中国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

1.背景: 新时代国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新要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衡量高校英语教学水平和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其通过率关乎学校声誉与学生就业竞争力。

2.意义: 打破“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固有思维,探索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以四六级通过率为具体抓手,实证研究党建引领下学风、教风、校风建设的成效,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二)文献综述

1.梳理现有关于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2.评述关于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影响因素(如教学模式、学习动机、管理策略等)的研

3.指出当前研究多将二者分离,缺乏将党建作为核心驱动因素的系统性研究,阐明本研究的创新点。

(三)研究方法与案例选择

1.采用案例研究法、访谈法、数据分析法。

2.选择作为案例的理由:其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基础多元,四六级通过率的提升更具挑战性和代表性;学校党委近年来在“党建+业务”融合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二、 理论基石:党建引领学业发展的逻辑框架

(一)思想引领与价值塑造理论: 党的思想建设为学生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正确的学习观。通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学习”的宏大叙事融入英语学习的具体目标中,解决“为何学”的动力问题。

(二)组织行为与协同治理理论: 党的严密组织体系成为高效的行动单元。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员的组织链条,能够有效动员教师、管理干部、学生骨干等多方力量,形成“组织发动、党员带动、师生联动”的协同治理格局,解决“如何抓”的机制问题。

(三)先锋模范作用与榜样激励理论: 党员师生的先进性转化为学业上的引领力。教师党员争做“教书育人”楷模,创新教学方法;学生党员争做“勤学励志”标杆,成立帮扶小组。通过榜样的可及性,营造“比、学、赶、帮、超”的积极氛围,解决“跟谁学”的榜样问题。

三、 实践路径:的探索与创新

始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作为重中之重。学校构建了以党建为引领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大力推动《关于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立德树人”五个工程的实施方案》落地实施,形成了涵盖“铸魂工程”“引领工程”“强基工程”“立德工程”“提质工程”的详细工作任务书与清晰路线图。学校建成 1 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4 个云南省委教育工委“创一流党建”示范党组织,获评 1 个云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大学英语四六级高质量发展,需强化以下三点内容:

(一)筑牢“主心骨”:党委统筹,顶层设计明方向

1.学校党委将提升四六级通过率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作为“我为师生办实事”的关键项目。

2.成立由党委领导牵头,外国语学院党总支、教务处、学工处、团委等多部门协同的专项工作组,制定科学提升方案,明确责任分工。

(二)建强“桥头堡”:支部发力,战斗堡垒促学风

1.教工党支部: 设立“党员教学示范岗”,组织开展“英语四六级备考”专题教研活动、教学技能竞赛,鼓励教师党员研发优质备考资源,开设公益辅导讲座。

2.学生党支部/团支部: 开展“党建带团建,英语助成长”主题活动。组建“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英语学习互助小组”,实施“一帮一”、“结对子”计划。开展“英语角”、“晨读打卡”、“模拟考试”等主题党日、团日活动,将组织生活与学业帮扶紧密结合。

(三)树立“先锋旗”:党员先行,示范引领显担当

1.教师党员: 主动承担重点班级教学任务,利用课余时间提供个性化辅导,关注学业困难学生,做到“知识解惑”与“思想解困”相结合。

2.学生党员: 亮明身份,公开承诺,率先备考,并分享学习经验和心得。成绩优异的学生党员担任互助小组组长,带动身边同学共同进步,将党员发展过程与学业提升过程相统一。

四、 成效分析:党建赋能下的高质量发展(一)数据呈现:通过率的显著提升

对比实施党建引领系列举措前后(如近三年)学校整体及重点班级的四六级通过率、平均分数据,用图表直观展示增长趋势。

(二)质性成果:多维度的积极变化

1.学风改善: 学生从“被动应考”转向“主动学习”,图书馆、自习室学习氛围浓厚,英语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

2.信心增强: 学生面对考试的焦虑感降低,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提升。

3.凝聚力提升: 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更加融洽,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增

4.组织威信提高: 党组织和党员在师生中的认可度、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党建工作有了实实在在的落脚点。

五、 经验启示与未来展望(一)核心经验:

1.坚持系统观念: 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

2.坚持目标导向: 将党的政治目标与学校的育人目标、学生的成长目标统一起来,同向同行。

3.坚持主体作用: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主体作用和党员的主体身份,激发内生动力。

(二)未来展望:

1.进一步深化“智慧党建”与“智慧学习”的融合,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提升帮扶精准度。

2.将成功模式从四六级考试推广至考研、学科竞赛、就业等其他学业领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党建引领学业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

3.持续深化理论研究,丰富高校“大思政课”的内涵与实践。

六、 结论

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秉承办“最好的应用型大学、最关爱学生的大学”的愿景,坚定不移地走以提升质量、强化特色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牵手世界名校”,以更加开放的视野,以不断改革创新的姿态,为把学校建成全国知名的应用型民办高校而努力奋斗。本研究通过的案例证明,高质量党建是推动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红色引擎”。它通过思想铸魂、组织聚力、榜样引领,有效破解了学风建设中的难点痛点,实现了育人成效与党建质量的同步提升。这一实践为新时代应用型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