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空间规划管控条件的城市道路横断面精细化设计探究

作者

何思颖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

一、引言

城市道路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载体,其横断面设计直接关系到道路的通行能力、交通安全以及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在空间规划管控日益严格的背景下,传统的粗放式道路设计模式已难以满足城市发展需求。精细化设计能够充分考虑道路与周边空间的互动关系,合理分配道路资源,实现交通、环境与经济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对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空间规划管控条件对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的要求

空间规划管控条件涵盖了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方面,这些条件对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提出了诸多具体要求。

(一)土地利用规划要求

土地利用规划明确了城市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与土地开发强度。在商业中心区,土地开发强度大,需要道路横断面设计充分考虑行人集散、公交停靠、非机动车停放等功能,以满足大量人流、车流的出行需求;在居住区,应注重道路对居住环境的隔离作用,合理设置绿化带、人行道宽度等,保障居民的生活品质;在工业区,道路横断面应满足大型货运车辆的通行需求,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用于货物装卸与企业出入口的衔接。

(二)交通规划要求

交通规划要求道路横断面设计能够适应不同交通流量、交通组成的变化。对于交通流量大的主干道,应合理增加车道数量、设置专用车道(如公交专用道、快速车道等),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对于交通流量相对较小的支路,应注重与周边道路的衔接,合理设置车道宽度与转弯半径,保障交通顺畅。此外,还需考虑交通组织方式,如单向交通、双向交通等对横断面设计的影响,通过精细化设计实现交通流的顺畅转换与高效分流。

(三)环境保护规划要求

环境保护规划要求道路横断面设计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在道路两侧设置足够宽度的绿化带,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能起到降噪、除尘、净化空气的作用;在滨水区域,道路横断面设计应考虑与水体的自然衔接,避免对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可采用生态护坡、亲水步道等设计元素,增强道路与水体的互动性;在历史文化街区,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尊重历史风貌,避免大规模的拓宽改造,通过精细化设计提升道路空间的品质与特色,保护城市的历史文脉。

三、城市道路横断面精细化设计原则为满足空间规划管控条件,城市道路横断面精细化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道路设计应优先考虑行人的出行需求与安全。合理设置人行道宽度,一般不应小于 2 米,且应保持连续性,避免被建筑物出入口、公交站台等占用;在人行道上设置无障碍设施,如盲道、缘石坡道等,保障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通行权益;同时,应注重行人过街设施的设计,如设置安全岛、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等,减少行人与车辆的冲突,提高行人过街的安全性与便利性。

(二)协调发展原则

道路横断面设计应与周边空间环境协调发展。与周边建筑的退界距离应合理,避免道路与建筑过于拥挤,影响交通与行人通行;与周边的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相衔接,形成有机的整体,提升城市空间的连续性与活力;同时,应考虑道路与周边交通设施(如公交站、停车场等)的协调布局,实现交通设施的综合利用与高效运转。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材料选择上,应优先采用环保、可再生的材料,如透水砖、再生沥青等,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与环境的污染;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道路的耐久性与可维护性,降低道路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此外,应预留一定的空间弹性,以适应未来交通量增长、交通方式变革等不确定性因素,使道路设计具

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适应性。

四、城市道路横断面精细化设计方法

(一)功能分区精细化

根据道路两侧的功能需求,将道路横断面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以城市主干道为例,可划分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公交专用道、绿化带等。机动车道应根据交通流量与设计车速合理确定车道宽度与车道数量,一般城市主干道车道宽度为 3.5-3.75 米;非机动车道宽度应根据非机动车流量与通行需求确定,通常不小于 2.5 米,且应与机动车道通过绿化带或分隔带进行隔离,保障非机动车的行驶安全;人行道应结合周边土地利用情况与行人流量确定宽度,同时应合理设置行道树、路灯、座椅等附属设施,提升人行道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公交专用道应设置在靠近路口的位置,方便公交车辆的停靠与进出,其宽度一般为 3.5 米左右;绿化带在道路两侧的宽度可根据道路等级与周边环境确定,一般不小于 1.5 米,起到美化环境、隔离交通、降噪等作用。

(二)交通组织精细化

在交通组织方面,应充分考虑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转换与衔接。对于公交停靠站,应采用港湾式停靠站设计,减少公交车辆停靠对机动车道交通流的影响,港湾式停靠站的长度应根据公交车辆的长度与停靠数量确定,宽度一般为 2-3 米;在路口设计中,应合理设置车道拓宽段与转弯半径,提高路口的通行能力与安全性。对于左转车道,可根据左转交通流量设置相应的拓宽段,一般拓宽 1-2 条车道;转弯半径应根据设计车速与交通组成确定,一般城市道路的转弯半径不小于 15 米,以保障大型车辆的转弯需求;此外,还应考虑非机动车与行人过街的交通组织,设置专门的非机动车过街通道与行人过街安全岛,保障非机动车与行人的过街安全与顺畅。

(三)景观设计精细化

道路景观设计是横断面精细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绿化设计方面,应选择适宜本地生长的植物品种,形成层次丰富、季相变化明显的绿化景观。在人行道上可种植高大乔木,形成林荫道,为行人提供遮荫空间;在绿化带中可搭配种植灌木与花卉,丰富道路景观色彩;在道路附属设施设计上,应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如路灯的造型应与道路风格相匹配,公交站亭的设计应体现城市文化特色,同时应合理设置垃圾箱、信息牌等设施,方便市民使用。通过精细化的景观设计,提升道路空间的美观度与舒适度,增强城市道路的吸引力。

五、结论

在空间规划管控条件下,城市道路横断面精细化设计是提升城市道路品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遵循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等原则,采用功能分区精细化、交通组织精细化、景观设计精细化等方法,能够合理分配道路空间资源,满足不同交通方式与周边功能的需求,实现交通、环境与经济的综合效益最大化。未来,随着城市空间规划的不断深化与交通需求的持续变化,城市道路横断面精细化设计还需不断创新与完善,以适应城市发展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蔡益萍.基于空间规划管控条件的城市道路横断面精细化设计探究[J].人民公交,2024,(24):43-45.DOI:10.16857/j.cnki.cn11-5903/u.2024.24.007.

[2]于斐,赵倩,胡文植,等.生态空间规划管控的优化策略与框架构建[J].规划师,2024,40(03):76-85.

[3]欧阳丹,王婧,陈玲仙,等.高密度建成区生态廊道空间规划管控与保护利用路径——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J].规划师,2025,41(06):100-107.

作者简介

何思颖 出生年月:1993.05 性别:女 籍贯具体到省市:云南省昆明市单位: 单位所在城市:昆明 单位所在地区邮编:655200 民族:汉 职称:工程师 学历:硕士研究生 学位:硕士 研究方向(与工作相关):市政道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