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
苏梦
哈密朗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839000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是指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管理、控制和监测措施,对工程质量进行全程监督、指导和检查,以确保建筑工程达到设计和相关标准要求,防止出现质量问题,保障建筑安全、使用功能和环境可持续性。
一、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概念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核心环节之一,其基本目标是确保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规范和标准要求进行,保证工程最终交付符合质量要求,并确保项目的安全、功能及美观。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具体内容包括: ① 质量控制:通过对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和验收,确保每个施工环节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② 质量审查:对设计文件、施工方案、材料和施工过程进行审查,确保其符合工程质量标准。 ③ 质量保障:通过技术、管理手段保证建筑工程质量,预防质量问题发生。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一般由项目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多方参与,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管体系。
二、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
(一)明确质量责任制度
在项目开工前,明确项目各方的质量责任,包括项目经理、设计师、施工方和监理方等,确保责任到人。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管理目标、标准和控制措施,确保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
(二)严格的施工前准备
1.施工前检查
施工前检查的目标是确保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的质量,确保施工阶段能够顺利进行,并且不出现因设计错误或方案不合理引发的质量问题。
① 设计文件审查。对设计文件进行严格审查,确保设计符合相关建筑法规、规范及标准。例如,检查结构设计是否符合安全标准,建筑布局是否合理,消防、通风、电力等系统的设计是否符合实际需求。在施工前,必须对设计变更进行备案和审查,确保所有变更符合工程实际情况,避免在施工中出现未考虑到的新问题。
②施工图纸审查。施工图纸是施工过程中的指导文件,审查时要确保图纸准确、完整,反映了施工现场的真实情况。特别是结构、土建、电气、给排水等方面的图纸,必须与实际场地条件吻合。检查图纸中标注的尺寸、标高、材料规格等是否准确,并确保与设计方案一致。
所有施工图纸必须经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三方确认后,才能正式开始施工。
③ 施工方案审查。施工方案应根据工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方案的审查包括施工工艺、施工顺序、人员配置、安全措施、进度计划等,确保合理性与可行性。其中施工方案必须考虑到工地安全和环境保护,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同时保障工人和居民的安全。
2.材料验收
材料验收的目的是确保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符合质量标准和相关法规要求,避免不合格或假冒伪劣材料影响工程质量,尤其是在关键环节上的材料。所有施工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如水泥、钢筋、混凝土等,必须通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和验证,确保符合施工要求。所有合格材料必须按要求储存,防止受潮、腐蚀或变质。尤其是钢材、水泥等材料,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材料的存放期和使用期应定期检查,确保材料在使用时质量不受影响。对于不合格材料,需立即退回供应商并进行处理,禁止其进入施工现场。如果材料有问题,但仍符合某些条件的,可能需要进行返修或重新检测,确保不影响工程质量。
(三)强化施工过程监管
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要定期、不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质量检查,重点检查关键环节如基础施工、结构施工、屋面和防水工程等。要求施工方每日记录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情况,并提交监理方审核,确保可追溯性。
(四)使用信息化技术
1.质量管理系统
第一,质量数据采集。利用智能设备和传感器,实时收集施工现场的各类数据,包括材料质量、施工进度、环境条件(如温湿度)、人员操作等。这些数据能够帮助项目管理者实时了解现场的质量状况。
数据采集不只局限于现场,也涵盖了工厂的材料生产、运输、现场验收等多个环节,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追溯和监控。
第二,质量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平台,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趋势预测。基于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系统能够自动识别潜在的质量风险点或异常,及时报警并生成报告。分析工具可以帮助识别重复出现的质量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并对未来的质量问题进行预测。
第三,质量管理的全过程监督。信息化工具使得项目的各个环节都能实时连接,监理人员可以远程查看施工进度和质量数据,实时监督现场情况。系统能够自动生成相关报告,跟踪每一项施工任务的完成质量,确保所有质量控制措施都落实到位。
2.BIM 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① 施工过程模拟。BIM 技术通过数字化模型模拟整个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提前识别可能出现的施工冲突、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通过虚拟模型,施工人员可以直观地看到设计图纸中的问题,例如结构与管线冲突、空间布局不合理等。施工过程中的时间、成本和资源分配也能通过 BIM 模型进行优化,使得质量管理从设计阶段就能进行有效预判。
② 问题的早期发现与解决。在施工前,通过 BIM 模拟可以提前识别施工过程中的潜在质量问题,如材料选择、施工顺序安排不合理等。例如,BIM 模型可以模拟不同施工方案的效果,对比不同施工方法的优劣,提前选择最佳方案,降低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的发生率。
③ 质量问题的追踪与记录。BIM 模型为每一项施工活动都提供了详细的数字化记录,这些记录可以在质量出现问题时进行追溯,帮助找到问题的根源并进行处理。每一项施工和检查操作都可以与BIM 模型中的对应数据直接关联,通过记录施工人员的操作、材料的使用和检查结果等,确保所有的质量控制措施都有据可查。
(五)加强检验与验收制度
在施工过程中设置多个验收节点,确保每一施工阶段完成后都经过专业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工作。工程完工后,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确保最终的建筑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三、实践案例

四、结束语
在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是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并达到预期质量标准的关键措施。通过优化监管流程、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强化责任追究机制、推动全员参与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综合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结合严格的质量审查和过程控制,不仅能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还能提高项目整体的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总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提升离不开全方位的监管措施和多方协同合作,只有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保证建筑项目的长久安全与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解析. 纪安;阮丁彬;幸文宬.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1
[2] 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分析. 张和军.建材与装饰,2019(19)
[3] 基于智能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管理研究. 杨智锋;锁波.中国招标,2025(01)
[4]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智慧建筑管理系统优化. 李嘉男.建设科技,20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