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强化我国芯片产业助力数字经济建设路径分析

作者

白东伟

北方华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100176

摘要:数字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芯片产业创新发展,将为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构建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本文对现阶段芯片产业发展现状和数字经济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设策略,旨在推动数字经济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积势蓄能。

关键词:数字经济;集成电路装备;建设路径

芯片产业不仅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石。它不但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兴起的重要力量。因此,相关企事业单位应充分认识到强化我国芯片产业的重要性,分析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有益于集成电路良性发展的解决路径,致力于有效提升我国数字经济建设水平和效能。

一、集成电路装备(芯片)与数字经济概述

(一)芯片与经济周期的发展关系

芯片行业的发展与经济周期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这种关系可以通过以下两方面来解释和分析。从国产全球半导体行业与GDP增速的相关性来看,在长期相关性上,根据IC Insights的数据,2000年之前,全球半导体增速与GDP增速的相关性较低;然而,自2000年以来,这一相关性显著提高。具体来说,2000-2009年期间,相关系数为0.63,2010-2019年期间提升至0.85,并预计在2019-2024年将达到0.90。结合表1可知全球半导体增速与GDP增速的相关性随着经济的发展由弱相关性发展到了极强相关性。

从历史数据对比,从1976年至2023年的数据来看,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速与GDP增速呈现出正相关性。在经济过热时,半导体销售额增速往往持续提升;而在经济预冷、GDP增速下降时,半导体销售额增速则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例如,2022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7.4%,全球GDP增速为3.0%;2023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下降8.2%;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预计2024年全球半导体产业销售额将增长13.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9%。这表明半导体行业与全球经济紧密相连。

(二)芯片产业发展和数字经济建设现状

1.芯片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芯片产业凭借着政策和本土工业基础,其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从研发费用来看,排名前十的10家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平均为15.41亿元,营业收入平均为157.84亿元,研发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平均为9.7%,说明这些企业都在技术创新上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发管理水平。虽然在芯片设计、封测和制造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整体技术水平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1]。

2.数字经济建设现状

数字经济是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力。各种智能终端和可穿戴设备不断涌现,推动着经济社会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但高端芯片、嵌入式CPU、存储器等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依然存在,需要围绕数据存储、网络、算力、算法等领域构筑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体系。

二、芯片产业助力数字经济建设路径

(一)完善产业链和生态系统建设

中国芯片产业链虽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但产业链韧性不足。目前,我国已汇集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和中西部四大产业集群,但各产业集群间存在交叉,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间缺乏协同。单个聚集区内的企业间还未形成有效的供应关系,在产业内,循环尚未有效形成。完善产业链和生态系统建设需要产业间的协作,将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整合起来,提高产业的协作能力。支持国内设计、中试和生产厂家建立密切的协作关系,以减少产品的开发周期。在此基础上,鼓励搭建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成的专业化集成平台,共同进行技术攻关,促进芯片和整机行业的良性互动,逐步解决芯片供应链中“卡脖子”问题。此外,增强供应链韧性,加强对关键零部件和基础材料的研发和国产替代,提升自主可控能力以应对逆全球化趋势[3]。

(二)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

明确国家顶层设计,加强对改革整体谋划、系统布局,保障芯片产业发展方向。为了保证不同行业在芯片行业的发展方向上能够保持一致,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发展策略。比如,在汽车芯片行业,需要通过企事业单位多个部门的协作,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强化参与机制和完善监管机制,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此外,还要优化地方政策与资源分配。地方政府在芯片产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但需避免轻率介入和重复建设。可通过建立长效机制约束地方政府行为、指导各地差别发展、避免盲目上项目。例如,合肥等城市通过“链长制”政策初步形成了完备的基础版生态,有望打造升级版生态。

(三)加快军民深度融合

加快军民深度融合促进芯片发展,是实现国防和经济双赢的重要战略。坚持协同创新机制,坚持把国防科技放在全国科技创新系统中的重要地位,统筹省、市、县、三级以上的重大科技计划和重大专项资金投入。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组建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等联合创新平台。完善军民融合还需建立健全军民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军民科技创新资源、重大实验设备和基础资源双向开放、共享,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要进一步拓宽军民融合的渠道,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

(四)推动国际合作与全球布局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积极倡导推进数字经济全球化,建设国际数字之都和“数字自由贸易区”,并参与数字经济国际规则的制定,促进全球数字治理制度的完善。同时,鼓励外国企业、研究机构到中国建立研究开发机构,推动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科研院所联合申报国家重大课题。此外,积极引进国际资本,共同进行芯片技术的研发,实现知识产权的共享,并在技术创新、国际贸易、标准、法规等方面加大与外国的开放合作,从而实现双循环格局下芯片产业链供应链的平稳发展。

结语

发展数字经济既是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实现路径之一,也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芯片产业作为数字经济中的“硬科技”,正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不仅迎来加速发展的新机遇,还对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关企事业单位应通力合作,攻克难关,推动芯片产业济高质量发展,将为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构建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杜春玲,王铁铮,王琛伟.数字经济下中国人工智能芯片技术发展现状、面临挑战及对策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23,43(12):1-10.

[2]甘志霞,吴昕玥.我国在全球芯片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及问题分析[J].高科技与产业化,2021,27(11):60-63.

[3]金泽虎,吴蕾.依托数字经济实现中国芯片进口替代的机理与启示[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23,(01):7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