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的融合发展探讨
张语桐
乌鲁木齐农业投资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49
引言
企业开展政工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对员工进行正确引导,使其在思想意识层面坚定地倾向于为企业服务,并将这种意识外化为具体行动。在企业的政工管理工作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有机结合,作为常态化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并纳入组织管理的范畴。随着企业的持续发展,政工管理工作也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切实发挥其重要价值,对员工意识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使其忠诚于企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政工管理人员在推进管理创新工作时,应着重强调思想政治服务化,以更好地规范员工行为,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1 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融合的重要意义
1.1 优化企业氛围,提升管理效能
企业管理的主要对象为员工,而员工之间在性格特点、文化程度以及思想境界等多个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管理起来比较困难。通过将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相融合,坚持党对企业的政治引领,围绕企业管理实际需求,使党建学习、红色教育与企业文化协同发展,能够迅速统一员工的价值观念,营造和谐的企业氛围,显著提升管理效率。在这种融合背景下,政工工作人员从提升员工思想境界入手,助力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2 加强思想建设,规范员工行为
只有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员工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管理,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企业领导必须深刻认识政工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探索多元化的政工工作模式,如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纪法规等,纠正员工的不良思想。同时,企业结合管理实际目标开展政工工作,有利于培养员工的廉洁从业意识,促使员工遵守企业规定,杜绝行贿、舞弊等不当行为。此外,企业通过政工工作树立良好形象,引导员工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从而提升企业软实力。
2 新时代企业政工建设面临的挑战
2.1 工作对象的认知差异扩大
员工群体的代际特征与价值取向分化明显。年轻员工成长于信息爆炸时代,对传统权威认同度低,更重个体价值与情感体验;资深员工则习惯传统管理模式,对新事物接受度有差异。这种认知差异让统一思想引导方式失效,政工工作需兼顾不同群体思维特点与接受习惯,在价值引领中平衡共性与个性。同时,员工职业诉求从单一物质需求转向职业发展、精神满足等多层次需求,增加了思想工作的复杂性。
2.2 信息环境的干扰性增强
新媒体普及打破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各类思潮借网络快速扩散,其中不乏与主流价值观相悖的观点。企业员工身处开放信息场域,思想易受多元信息冲击影响,甚至产生认知偏差。加之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与匿名性,负面情绪与不实信息可能短时间内发酵,对企业内部思想稳定构成挑战。政工工作需在复杂信息环境中,强化主流声音传播,提升员工信息辨别能力与理性认知水平。
2.3 传统模式的适配性不足
部分企业仍沿用“单向灌输”的传统政工模式,依赖文件传达、会议宣讲等形式,内容脱离员工实际需求,形式缺乏吸引力。这种模式不适应员工碎片化学习习惯,也无法满足互动性、个性化沟通需求,导致政工工作实效性大减。同时,政工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现象仍存,未能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使思想引导缺乏实践载体,难以转化为员工自觉行动。
3 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融合发展的举措
3.1 机制共建:搭建“流程互通、资源共享”的融合平
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政工+管理”联席会议,参会人员包括政工部门负责人、各管理部门负责人,议题涵盖“员工思想动态反馈、管理制度宣导计划、文化活动与管理工作协同安排”——例如,人力资源部通报“薪酬调整方案”后,政工部门同步制定“薪酬调整宣导计划”,共同解答员工疑问;信息共享平台:搭建数字化平台(如企业OA 系统),政工部门实时上传员工思想动态(如“员工对加班制度的意见”),管理部门实时上传管理数据(如“员工离职率、生产异常数据”),实现信息互通。双向考核:将政工工作成效纳入管理部门考核——例如,生产部的考核指标中,“文化落地成效”占比 10% (由政工部门评估);将管理目标达成情况纳入政工部门考核——例如,政工部门的考核指标中,“员工技能提升支撑生产效率”占比 20% (由生产部评估);融合激励:设立“政工-管理融合创新奖”,鼓励跨部门合作项目——例如,对“政工部门与人力资源部联合开展的‘职业发展规划’项目”,若实现员工留存率提升 10% ,给予团队奖金激励。
3.2 创新政工管理理念,科学规划政工发展
企业政工工作的关键在于化解员工思想层面的问题,故而务必立足员工实际状况,持续推动管理理念的优化与创新。对于当下新的发展形势而言,做好国有企业的政工工作是一项兼具长期性与复杂性的系统任务,也是摆在党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政工人员需要把党中央的精神内涵与员工的现实情况紧密结合,突破固有思维定式,通过深入调研与积极探索,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完善工作体系、丰富工作方法,增强管理工作的灵活性,从而探寻出契合本企业特点的有效工作模式。政工工作的负责人应当精准领会中央的决策部署,紧密跟随社会发展的步伐,着力营造和谐稳定的企业氛围。此外,还需定期对工作进行总结汇报,并科学规划后续工作安排,确保政工干部能够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为企业的稳定发展筑牢根基。
3.3 提高政工管理团队专业水平
其一,企业的发展依赖于优秀人才的支撑,政工管理部门肩负着全面提升员工综合素质的重要责任。政工管理人员要想胜任这项工作,就必须具备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并总结规律,以科技驱动政工管理工作,凸显时代精神,让企业员工感受到政工管理团队的新风貌。全体政工管理人员应当熟练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应用,以实现政工管理工作向电子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其二,政工管理人员在网络技术应用过程中,面对海量且真伪交织的网络信息,需要具备信息甄别能力,根据管理需要选择合适的信息并在员工群体中进行正向传播。政工管理人员要坚定政治立场,合理运用专业知识对各种类型的信息进行精准筛选,将充满正能量且适合企业发展的信息传播给员工,从而提高员工的政治素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结束语
在企业持续推进发展的过程中,政工工作始终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通过加强对员工思想层面的引导与教育,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与团队协同力,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环境的不断演进,政工工作不仅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要求,也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企业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积极引入先进理念与成熟经验,不断推动自身在机制、内容和方法上的革新与优化,从而为企业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舒昕.企业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融合[J].营销界,2022,(17):146-148.
[2]刘建新.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融合发展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20):72-73.
[3]李克俭.政工思政工作在企业管理中互促互融的有效措施探讨[J].山西青年,2020,(09):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