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数学函数教学的策略优化研究
张荣浩
汉寿一中 415900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函数作为高中数学的主线内容,贯穿了整个高中数学课程。人教 A 版 2019 教材在函数内容的编排上更加注重知识的逻辑性与系统性,同时也强调了数学核心素养的渗透。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函数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对核心素养的落实不够深入等。因此,研究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数学函数教学的策略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函数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函数教学中的重要性
1. 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函数的概念、性质以及函数之间的关系等内容都需要学生进行严谨的逻辑推理。例如,在人教 A 版 2019 教材中,通过对函数单调性的探究,学生需要从函数的定义出发,运用逻辑推理来判断函数在某一区间上的单调性。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函数值的大小,逐步推导出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方法,这一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 提升数学抽象能力
函数是对现实世界中变量之间关系的抽象表达。在教学中,学生需要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出函数的概念。人教 A 版 2019 教材通过大量的实际问题引入函数,如行程问题、销售问题等。学生需要从这些具体问题中抽象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从而形成函数的概念。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
3. 增强数学建模能力
函数是数学建模的重要工具。在实际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通过建立函数模型来解决。人教 A 版 2019 教材中设置了丰富的数学建模案例,如函数的应用问题。学生需要根据实际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函数模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函数的知识进行求解。通过这些案例的学习,学生能够增强数学建模能力,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当前高中数学函数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学目标偏离核心素养
部分教师在函数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目标主要集中在让学生掌握函数的公式和解题技巧,而对学生逻辑推理、数学抽象和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够重视。例如,在讲解函数的奇偶性时,教师可能只是让学生记住奇偶性的判断方法,而没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奇偶性的本质和应用,导致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 教学方法单一
在函数教学中,一些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讲解函数的图像时,教师可能只是在黑板上画出函数的图像,然后告诉学生图像的性质,而没有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去发现函数图像的变化规律,导致学生对函数图像的理解不够深刻。
3. 教学评价不完善
目前的教学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过于注重学生的解题能力,而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评价不足。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难以全面反映学生在函数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发展、探究过程与实际应用能力,也不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例如,在评价学生对函数的掌握情况时,往往只关注其能否正确解答函数题目,却忽视了学生在数学建模、逻辑推理、图像分析、跨学科应用以及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表现。此外,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任务运用不足,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潜能得不到有效激发。应构建多元综合评价体系,将知识掌握与核心素养发展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数学函数教学的策略优化
1. 优化教学目标
教师应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重新制定函数教学目标。在传授函数知识的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数学抽象和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例如,在制定函数单调性的教学目标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方法,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逻辑推理来理解单调性的本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函数单调性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2. 多样化教学方法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师可以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去发现函数的性质和规律。例如,在讲解函数的最值问题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的方式,找出函数取得最值的条件和方法。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如利用几何画板等软件展示函数的图像和变化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函数的性质。
3. 完善教学评价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核心素养的发展。除了考试成绩外,还可以采用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项目式学习评价等方式。例如,在课堂表现评价中,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思维活跃度和合作能力;在作业评价中,不仅关注学生的解题结果,还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在项目式学习评价中,评价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数学建模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结语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数学函数教学的策略优化是提高函数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当前函数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轻思维、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导致学生理解表层化、应用能力薄弱。为此,应优化教学目标,将核心素养融入三维目标设计,突出思维发展与能力提升;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如问题驱动、探究式学习和信息技术融合,引导学生经历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提升数学理解力与实践能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与多元反馈,关注学生在问题解决中的思维表现与创新意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构建函数知识网络,发展数学思维品质。同时,加强教学反思与教研协作,推动教学策略持续改进。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路径,丰富教学案例与资源建设,全面提升高中数学函数教学的科学性与实效性,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科良.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数学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5,(24):76-78.
[2]蓝云秀.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函数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5,(13):137-139.
[3] 刘红霞.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评价策略研究[J]. 基础教育论坛,2025,(1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