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智能工厂建设路径研究

作者

刘吉明 张志明

身份证号:1521011985****1517 身份证号:3710811984****1013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工业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全球制造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装备制造业作为国家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智能工厂作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载体,融合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柔性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提升产品质量。然而,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在智能工厂建设方面仍面临诸多问题,如技术应用不足、管理模式落后、人才短缺等。

一、智能化生产系统构建

1.自动化生产设备升级

装备制造业传统生产设备往往存在生产效率低、精度不高、灵活性差等问题。为实现智能工厂建设,首先需要对生产设备进行自动化升级。引入先进的数控加工设备、工业机器人等,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在零部件加工环节,采用高精度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能够实现复杂曲面的高效加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对现有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通过安装传感器、控制器等,实现设备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

2.生产过程信息化集成

实现生产过程的信息化集成是智能工厂建设的关键环节。通过建立企业资源计划(ERP)、制造执行系统(MES)、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等信息系统,并将其进行集成,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全面管控。ERP 系统负责企业资源的统筹管理,包括采购、销售、库存等;MES 系统则专注于生产现场的管理,实现生产计划的排程、生产进度的跟踪、质量控制等;PLM 系统则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从产品设计、研发到生产、售后等各个环节。

3.柔性生产系统打造

在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今天,装备制造业企业需要具备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柔性生产系统能够根据不同的生产任务和订单需求,快速调整生产流程和工艺参数,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为打造柔性生产系统,企业需要采用模块化设计的生产设备和工装夹具,提高设备的通用性和互换性。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和协同工作,能够根据生产任务自动调整设备的运行参数和生产顺序。

二、数字化管理体系搭建

1.供应链数字化管理

装备制造业的供应链涉及众多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供应链的协同效率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运营。数字化管理体系下的供应链管理,通过建立供应链协同平台,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共享和协同运作。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原材料和零部件进行实时跟踪和监控,确保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视性。例如,供应商可以通过供应链协同平台实时了解企业的生产计划和需求预测,提前安排生产和配送;企业可以实时掌握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库存情况和运输状态,及时调整采购计划。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供应链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能够优化供应链布局,降低供应链成本,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2.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

质量是装备制造业的生命线,数字化转型为质量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建立数字化质量管理系统,实现质量管理的全过程追溯和实时监控。利用传感器和检测设备对产品质量进行实时检测,将检测数据实时上传到质量管理系统。结合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质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及时发现质量问题的根源,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3.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数字化管理体系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通过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员工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包括员工档案、考勤、绩效、培训等。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员工的工作数据进行分析,为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和绩效考核提供科学依据。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员工提供便捷的自助服务平台,员工可以通过手机APP 等方式查询个人信息、申请休假、提交工作汇报等,提高工作效率。

三、人才与技术支撑保障

1.专业人才培养与引进

智能工厂建设需要大量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制造业的复合型人才。企业一方面要加强内部人才培养,通过开展培训课程、技术交流等活动,提高员工的数字化技能和创新能力。例如,组织员工参加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培训课程,提高员工对新技术的应用能力。要积极引进外部专业人才,吸引具有丰富智能工厂建设经验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加入企业。

2.技术研发与创新合作

技术是智能工厂建设的核心驱动力,企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合作。加大在智能制造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建立企业研发中心,开展关键技术的攻关和创新。例如,研发适合装备制造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人工智能算法等。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实现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企业还可以通过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和技术交流活动,提升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影响力。

3.技术平台与基础设施建设

智能工厂建设需要完善的技术平台和基础设施作为支撑。企业需要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设备、系统、人员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提供设备接入、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应用开发等功能,为智能工厂的建设和运营提供技术支持。加强企业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带宽和稳定性,确保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处理。例如,建设高速光纤网络、无线局域网等,满足智能工厂对网络通信的需求。还需要建立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平台,为企业的大数据存储和分析提供保障。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智能工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智能化生产系统构建、数字化管理体系搭建以及人才与技术支撑保障等多个方面。

结语

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精准和灵活;数字化管理体系搭建是智能工厂的软件保障,通过供应链数字化管理、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和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人才与技术支撑保障是智能工厂建设的关键因素,通过专业人才培养与引进、技术研发与创新合作以及技术平台与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为智能工厂建设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

在未来的发展中,装备制造业企业应充分认识到智能工厂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政府和行业协会也应发挥引导和支持作用,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推动装备制造业智能工厂建设的健康发展。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我国装备制造业将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新宇,李昭甫,高亮.离散制造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路径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24(02):64-74.

[2]刘雪婷,李刚,郭辰,等.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现状及新质生产力升级的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024,(12):140-143.

[3]姜颖韬,周修和.基于工业互联的智能工厂全数字化制程路径研究[J].科技与创新,2024,(04):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