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电厂输煤皮带损伤原因排查及预防性维护策略

作者

李雯龙

身份证号:6422211989****0019

一、引言

在电厂运行体系中,输煤皮带作为煤炭输送的关键设备,其稳定运行对发电效率及成本控制意义重大。然而,受复杂工况及长期连续运转影响,输煤皮带易出现损伤,不仅增加维修成本,还可能引发停机事故。

二、电厂输煤皮带常见损伤类型

2.1 皮带撕裂

皮带撕裂是较为严重的损伤形式,常因尖锐异物刺穿、皮带跑偏碰挂支架等所致。如煤中混入的金属物件,在皮带运行时易划破皮带;皮带严重跑偏,卡在滚筒与框架之间,也会造成撕裂。此类损伤一旦发生,将大幅降低皮带使用寿命,甚至导致输煤中断。

2.2 皮带磨损

长期运行中,皮带与托辊、滚筒频繁摩擦,物料在皮带上的滑动等,均会造成皮带磨损。磨损多集中在皮带工作面和边缘部位,表现为表面橡胶磨损、变薄。磨损不仅降低皮带强度,还可能引发皮带跑偏,进一步加剧损伤。

2.3 皮带老化

受环境温度、湿度及煤炭中化学物质侵蚀等因素影响,皮带会出现老化现象。老化使皮带橡胶变硬、变脆,失去弹性,易出现裂纹、断裂,严重影响皮带性能及运行可靠性。

三、电厂输煤皮带损伤原因分析

3.1 皮带质量问题

部分电厂为控制初期成本,选用未达标的经济型皮带,其内部布层采用低支数棉纱交织,经检测抗拉伸强度仅为标准值的 70% ,在日均 10 小时以上的满负荷运行中,3 个月内就可能出现布层纤维断裂。橡胶覆盖层若偷减炭黑填充量,会使耐磨性下降50% 以上,在煤炭颗粒持续冲刷下,1 个月内表面磨损量可达 3mm。接头工艺缺陷更为致命,采用冷粘工艺的接头往往因粘合剂耐温性不足,在夏季高温时出现开胶,而机械接头的金属卡扣会形成局部应力集中点,加速皮带疲劳断裂,这些质量隐患在高负荷工况下会被急剧放大。

3.2 运行环境因素

电厂输煤系统的运行环境对皮带损伤影响显著,输煤栈桥作为半封闭空间,夏季午后内部温度常攀升至 45-50C ,这种高温环境会加速皮带橡胶的热氧老化,使其交联结构被破坏,据检测,在此温度下皮带的抗张强度每月会下降 4%-5% ,弹性模量则上升 10% 以上,导致皮带逐渐失去柔韧性。冬季若通风不良,栈桥内相对湿度易超过 85% ,皮带背面的帆布层会因吸湿而滋生霉菌,霉菌分泌的酶类会分解帆布纤维,6 个月内就会使帆布层的断裂强度下降 30% 。煤炭中混杂的硬质杂质危害极大,其中石英砂颗粒硬度高达莫氏 7 级,随皮带运转进入托辊与皮带之间后,会形成磨粒磨损,使托辊表面在 1 个月内就出现深度 2⋅3mm 的凹坑,导致托辊转动偏心,进而引发皮带周期性振动,加剧皮带的疲劳损伤。

3.3 人为操作与维护不当

人为操作与维护的疏漏是导致输煤皮带损伤的重要原因,操作人员的不规范操作会直接加剧皮带损耗,为赶发电计划而频繁进行带负荷启停,启动瞬间皮带所承受的冲击力可达额定工作张力的 1.8-2.0 倍,这种瞬时冲击会使皮带接头处的应力急剧增加,经过约 500 次频繁启停后,接头部位就会出现明显的疲劳损伤。部分操作人员为提高输送效率,私自将给煤机出力调至设计值的 120% 以上,使皮带长期处于超载状态,导致皮带的伸长量超过标准值的 15% ,进而引发皮带跑偏和张紧装置失效。维护工作的不到位则会使潜在隐患演变为实际损伤,若未按规定每 7 天检查一次托辊,卡涩的托辊会在皮带带动下做滑动摩擦,10 天内就会在皮带表面磨出长度 50mm 、深度3mm 的沟槽;滚筒轴承若超过 30 天未加注润滑脂,会因摩擦发热导致轴承游隙增大,使滚筒轴线产生 0.5-1mm 的偏移,引发皮带横向摆动幅度达 15.20mm ,加剧皮带边缘与机架的摩擦。

四、电厂输煤皮带预防性维护策略

4.1 优化设备选型与安装

在优化设备选型环节,需结合电厂输煤量、煤炭粒度及运输距离等核心参数,建立皮带性能匹配模型。优先选择采用聚酯帆布或钢丝绳芯作为骨架材料的皮带,这类材料在抗拉伸强度和耐疲劳性能上较传统棉帆布材质提升 40% 以上,同时表层橡胶应选用硬度 60-70 Shore A 的氯丁橡胶或丁腈橡胶,其耐磨性比普通天然橡胶高 3 倍以上。对于高负荷工况,可引入动态疲劳测试数据,确保皮带在 100 万次循环拉伸下无明显变形。安装阶段需配备激光准直仪和水平仪,将皮带中心线与机架中心线的偏差控制在 ±2mm 内,滚筒轴线水平度误差不超过 0.5mm/m ,托辊组间距根据皮带宽度优化设置,宽度 1.2m 以上皮带的托辊间距应缩短至 1.2m ,以减少皮带下垂量。

4.2 改善运行环境

改善运行环境需构建 “三级防护体系”:一级防护针对粉尘控制,在输煤栈桥安装智能喷雾降尘系统,通过粉尘传感器联动控制雾炮开启,将粉尘浓度控制在 2mg/m ³ 以下,同时在皮带机头部设置负压吸尘装置,吸尘效率不低于 90% ;二级防护聚焦温湿度调控,在夏季高温时段启用强制通风系统,使环境温度稳定在 35℃以下,冬季则通过保温层设计避免皮带因低温脆化,相对湿度控制在 40%60% 区间,减少霉菌滋生;三级防护强化异物清除,在原煤仓入口设置双重除铁装置,第一道为悬挂式永磁除铁器,磁场强度不低于 12000 高斯,第二道安装金属探测仪与自动分拣机构,响应时间小于 0.5 秒,同时在落煤管处加装缓冲床,采用高分子聚乙烯材质的缓冲条,将物料冲击加速度降低 60% 以上,导料槽出口安装防溢裙板,通过聚氨酯弹性体与皮带的紧密贴合,既避免漏煤又减少摩擦损伤,全方位优化皮带运行的微环境。

4.3 强化人员培训与管理

强化人员培训与管理需实施 “双轨制能力提升计划”。对操作人员开展 “模拟 + 实战” 培训,利用 VR 设备还原皮带跑偏、卡料等 12 种典型故障场景,训练其在 30秒内做出正确处置,考核通过后方可上岗。建立操作行为数字孪生系统,通过 AI 摄像头识别违规操作(如超载运行、急停次数超标),实时推送预警信息,每月生成操作合规率报告。针对维护人员,构建 “点检定修” 体系,开发带式输送机状态监测 APP,内置红外测温、超声波探伤等检测模块,要求每周对托辊转动灵活性进行 100% 检查,发现卡涩托辊立即更换,每月采用钢丝绳探伤仪检测皮带内部钢丝芯状态,每季度开展皮带张力检测并进行动态调整,确保张力偏差不超过 5% 。

五、结论

电厂输煤皮带损伤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对常见损伤类型及原因的深入分析,针对性地采取优化设备选型、改善运行环境、强化人员培训等预防性维护策略,可有效降低皮带损伤发生率,提高输煤系统运行稳定性与可靠性,为电厂安全生产与高效运营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石慧.电厂输煤皮带损伤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J].科技经济市场,2022,(08):16-18.

[2]韩越.电厂输煤皮带的损伤原因与维护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24,(15):178-180.

[3]朱华.电厂输煤皮带损伤原因与对策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0,37(05):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