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既有道路桥梁结构安全评估与精细化管理体系构建

作者

戴广亚

全椒县通达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引言

道路桥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有道路桥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受到自然环境、车辆荷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结构性能会逐渐退化,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加。因此,对既有道路桥梁进行科学的结构安全评估,并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准确评估桥梁结构安全状况,能够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保障道路桥梁的安全、稳定运行,促进交通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既有道路桥梁结构安全评估

1.安全评估的重要性

既有道路桥梁的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准确的安全评估能够及时发现桥梁结构中的裂缝、腐蚀、沉降等病害和潜在隐患,为维修加固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系统化评估,可精准识别风险等级,合理安排养护资金与资源,避免过度维修或疏于管理造成的浪费。同时,评估结果为交通管理部门制定限载、限行或应急封闭等交通管制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有效保障行车安全。例如,对承载力不足或结构劣化的桥梁,及时采取管控措施,能显著降低坍塌风险,预防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公共安全与交通畅通。

2.安全评估的常用方法

目前,既有道路桥梁安全评估方法主要有外观检查法、荷载试验法和基于结构监测的评估方法。外观检查法是通过人工直接观察桥梁结构的外观状况,如裂缝、混凝土剥落等,初步判断桥梁的安全状况。荷载试验法是对桥梁施加一定的荷载,测量桥梁的响应,如变形、应力等,以此评估桥梁的承载能力。基于结构监测的评估方法则是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桥梁的结构响应,通过数据分析评估桥梁的安全状况。例如,在一些大型桥梁上安装应变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实时掌握桥梁的受力和变形情况。

3.影响安全评估的因素

影响既有道路桥梁安全评估的因素众多。自然环境因素如地震、洪水、风荷载等会对桥梁结构造成损伤,影响评估结果。车辆荷载的变化,如超载、交通流量的增加等,也会加速桥梁结构的老化和损伤。桥梁的设计和施工质量、使用年限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例如,早期设计标准较低的桥梁,在当前交通流量和荷载条件下,可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评估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二、精细化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与内容

1.精细化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

精细化管理体系构建应遵循科学性原则,运用大数据分析、智能监测与 BIM 技术,提升决策的精准度与预见性。系统性原则要求统筹设计、施工、运维等全生命周期环节,整合结构健康监测、材料性能评估与环境影响因素,形成协同联动的有机整体。动态性原则强调根据桥梁服役状态、气候条件及交通负荷变化,实时更新养护策略与风险预警机制。例如,随使用年限增长和车流量上升,应加密检测频次,优化维修方案,延长安全评估周期,推动管理向智能化、可持续化发展。

2.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具体内容

精细化管理体系包括基础信息管理、养护计划管理、安全评估管理和应急管理等内容。基础信息管理主要是对桥梁的设计、施工、检测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存储,建立桥梁信息数据库。养护计划管理根据桥梁的安全评估结果和使用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计划,明确养护内容、时间和责任人。安全评估管理按照规定的评估方法和周期对桥梁进行安全评估,及时掌握桥梁的安全状况。应急管理则是制定应急预案,在桥梁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响应,减少损失。例如,建立桥梁信息数据库,方便管理人员随时查询桥梁的相关信息。

3.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实施策略

实施精细化管理体系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标准化工作流程,科学划分管理层级,明确各部门及岗位职责,形成权责清晰、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强化人员培训体系建设,定期开展专业技术与应急管理培训,持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实战能力。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推进管理手段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开发集成化的道路桥梁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养护计划自动生成、结构健康监测实时预警、安全评估智能分析等功能。加强跨部门联动协作,推动与交通执法、气象、应急等部门的信息共享与协同治理。例如,联合交通执法部门严控超载运输行为,降低桥梁结构损伤风险,全面提升道路桥梁管养的精准性与长效性。

三、精细化管理体系在既有道路桥梁中的应用

1.提高桥梁养护效率

通过精细化管理体系,能够根据桥梁的实际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养护计划,避免盲目养护。针对轻微病害桥梁实施预防性养护,延缓劣化;对中度病害桥梁开展专项修复;对严重病害桥梁则进行结构加固或局部改造,实现精准施策。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养护过程进行全过程跟踪与闭环管理,及时掌握养护进度和质量。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实时监控养护人员作业轨迹、设备运行状态及材料使用情况,结合大数据分析评估养护效果,提升决策科学性,确保养护工作高效、规范、高质量完成,延长桥梁使用寿命。

2.保障桥梁结构安全

精细化管理体系中的安全评估管理通过定期检测与智能监测技术,实时掌握桥梁结构健康状态,精准识别裂缝、沉降等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加固或维修措施。养护计划管理依据桥梁使用年限、交通负荷及环境因素制定科学维护方案,实施预防性养护,有效延缓结构老化,延长使用寿命。应急管理则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响应机制,在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发生后,迅速启动预案,组织专业队伍开展结构安全评估与抢修,确保桥梁在最短时间内恢复通行功能,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风险与社会影响。

3.促进交通行业可持续发展

既有道路桥梁的安全稳定运行是交通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应用,依托智能监测、大数据分析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能够动态掌握结构健康状况,提升管养决策的科学性与精准性。通过合理安排养护资金和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减少突发性维修和安全事故,降低社会运行成本。同时全面提升基础设施服役效能。

结语

既有道路桥梁结构安全评估与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是保障道路桥梁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举措。通过科学的安全评估方法,能够准确掌握桥梁的安全状况,为维修加固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和动态性原则,涵盖基础信息管理、养护计划管理、安全评估管理和应急管理等内容。在实际应用中,精细化管理体系能够提高桥梁养护效率、保障桥梁结构安全,促进交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不断完善安全评估方法和精细化管理体系,提高既有道路桥梁的管理水平,为交通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朱光伟.市政道路桥梁的结构安全性评估与维护管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工程技术与新材料发展交流会.nullnullnull,2024.

[2]刘楠.既有铁路桥梁安全评估系统的研究与整体设计[D].陕西省:西安科技大学,2010.

[3] 王 剑 . 道 路 桥 梁 结 构 健 康 监 测 与 故 障 诊 断 技 术 研 究 [J]. 新 潮 电子,2025,(14):247-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