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儿童一百种语言” 理念下全阅读档案袋评价在中班语言区“ 故事骰子” 游戏中的应用
黄琳媛
张家港市万红幼儿园 江苏张家港 215600
全阅读档案袋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手段,能收集幼儿阅读相关活动的多元作品与表现记录,尊重并挖掘“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为孩子创造多元学习体验,激发潜能,全面呈现其阅读发展与能力水平。在中班语言区以《老鼠嫁女》绘本为主题的 “故事骰子” 游戏中,它能系统记录孩子的语言表达和故事创作表现,为了解孩子语言学习情况提供依据。
一、游戏为底色:全阅读档案袋评价解锁 “故事骰子” 游戏密码
“故事骰子”游戏旨在提升幼儿语言综合能力,如何将游戏评价结果转化为优化设计与实施的方法,以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是关键问题。本文基于“儿童一百种语言” 理念,运用全阅读档案袋评价法探索解决之道,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实用策略,助力幼儿语言教育发展,实现幼儿个性化与全面成长。评价结果在游戏改进中的应用路径与策略。
中四班语言区“故事骰子”游戏以经典的《老鼠嫁女》绘本为蓝本,精心制作绘有老鼠爸爸、太阳、乌云等关键故事元素的故事骰子。幼儿通过掷骰子,依据呈现的画面进行故事创编,以此锻炼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自主选择、分组开展游戏,幼儿依次轮流掷骰子,并根据骰子画面讲述故事。教师通过细致观察,全面记录幼儿在语言表达流畅度、故事逻辑合理性以及参与度等方面的表现,为后续评价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
二、从评价到优化:全阅读档案袋与 “故事骰子” 游戏的融合实践
(一)落脚游戏现场,重构游戏促发展
1.关注现场,发现幼儿
首次开展 “故事骰子” 游戏时,幼儿们满怀期待地围坐在一起开启游戏。菲菲掷出 “老鼠爸爸” 的骰子画面后,仅简单表述 “这是老鼠爸爸”,便戛然而止,未能进行更深入的描述。随后小许掷到 “太阳”,同样只是直白地说 “这是太阳”。在组合故事环节,小蔡将 “老鼠爸爸”“太阳”“猫咪” 三个画面组合,讲述的故事为 “老鼠爸爸找太阳,然后就碰到猫咪了”,故事毫无逻辑连贯性,情节跳跃突兀。而性格内向的五花则始终安静地坐在一旁,在众人的鼓励下才小声说出 “这是乌云”。
2.思考内容,剖析游戏
(1)游戏内容的适宜性
游戏内容对于部分中班幼儿而言难度偏高,尤其是故事创编环节,对幼儿的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而中班幼儿正处于这两种能力的快速发展阶段,尚难以独立完成复杂的故事创编任务,这导致部分幼儿在游戏中遭遇较大困难。尽管游戏以《老鼠嫁女》绘本为背景,但游戏内容与绘本的内在联系不够紧密。幼儿未能充分理解绘本故事的深层内涵与逻辑架构,致使在游戏中无法将骰子画面与绘本情节有机结合,影响了故事创编的质量。
(2)游戏材料的支持性
骰子上的画面虽与《老鼠嫁女》故事相关,但过于简略,缺乏细节与提示信息。例如,“老鼠爸爸” 的画面仅是简单的简笔画,未展现出老鼠爸爸的神态、动作等关键特征,难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限制了幼儿的故事创编思路。
同时,游戏仅依赖骰子这一种材料,缺乏丰富多样的辅助材料来激发幼儿的兴趣与创造力。在幼儿讲述故事时,缺少相应的道具或场景支持,无法帮助他们更好地沉浸于故事情境之中,影响了故事讲述的生动性与感染力。
(3)教师引导的科学性
教师在幼儿讲述故事过程中,对引导时机的把握不够精准。当幼儿出现语言表达卡顿或故事逻辑混乱时,教师未能及时给予有效的提示与引导,导致幼儿的问题未能得到及时解决,影响了游戏的顺利进行与幼儿的学习体验。
教师的引导缺乏深度与系统性,往往只是简单提问 “然后呢”,未能引导幼儿从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关键要素进行深入思考,也未帮助幼儿剖析故事中角色之间的内在关系,限制了幼儿故事创作能力的提升。
3.结合思考,调整游戏
(1)难度分层
为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幼儿的学习需求,将游戏内容划分为基础、进阶和挑战三个层次。基础层次要求幼儿简单描述骰子画面;进阶层次引导幼儿将两个骰子画面组合成一个短句;挑战层次则鼓励幼儿创编完整且富有逻辑的故事,逐步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与故事创作能力。
(2)强化绘本关联
在游戏前,增设对《老鼠嫁女》绘本的深度解读环节。通过富有启发性的提问、开放式的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深入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角色性格特点以及情感内涵。在游戏过程中,设置与绘本情节紧密相关的任务,如让幼儿依据骰子画面补充绘本中缺失的情节,增强游戏与绘本的关联性。
(3)游戏材料改进
在骰子画面上增添更多细节与提示信息。同时,结合中班幼儿的能力水平,引入与《老鼠嫁女》故事相关的玩偶、场景道具等辅助材料。幼儿在讲述故事时,可借助这些道具进行情境表演,增强故事的生动性与趣味性,提升幼儿的参与度与创造力。
(4)教师引导优化
教师密切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当幼儿出现语言表达困难或故事逻辑中断时,及时给予恰当的引导。例如,当幼儿描述完一个画面后不知如何继续时,教师可提问:“这个画面中的角色接下来可能会做什么呢?” 引导幼儿拓展思路。
教师引导幼儿从多个角度深入思考故事,包括故事的主题立意、角色性格特点、情节发展脉络等。在幼儿创编故事后,组织幼儿进行集体讨论,共同分析故事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帮助幼儿积累创作经验,提升故事创作能力。
三、从实践到理论:结合游戏调整过程实现过程与方式优化策略
(一)分层教学与个性化指导
依据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将其分为不同层次的小组。对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小组,鼓励他们进行更具挑战性的故事改编与创新,如改变故事结局、增添新的角色与情节等;对于语言发展较弱的小组,教师给予更多的示范与引导,从简单的故事复述入手,逐步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与故事创作能力。
充分关注每个幼儿的独特特点与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例如,对于想象力丰富但语言表达困难的幼儿,教师鼓励他们先通过绘画或动作表达故事想法,再用语言进行描述;对于内向的幼儿,教师给予更多的鼓励与支持,营造轻松愉悦的发言氛围,引导他们逐步融入游戏,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多样化游戏形式融合
在小组共同创作故事的基础上,开展 “故事接力” 游戏。即每个幼儿依次讲述故事的一部分,后面的幼儿要在前一个幼儿讲述的基础上继续拓展故事,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与故事连贯性思维。
将 “故事骰子” 游戏与音乐、美术等领域有机融合。例如,让幼儿为自己创编的故事创作专属背景音乐,或者根据故事内容绘制精美插画,以多元化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与创造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成长档案更新与分析
每周结合语言区对幼儿的全阅读档案袋进行及时更新,详细记录幼儿在游戏中的最新表现,包括新掌握的词汇、故事创作的进步、参与度的变化等关键信息,确保档案数据的时效性与完整性。
每月对档案进行深度分析,纵向对比幼儿不同阶段的表现,精准发现幼儿的成长轨迹与存在的问题。例如,通过分析发现某个幼儿在词汇运用方面进步显著,但故事逻辑仍存在不足,教师可据此调整教学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家园共育促进成长
积极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评价过程,鼓励家长在家中细心观察幼儿在语言表达与故事讲述方面的表现,并将相关记录纳入档案袋。家长可以提供幼儿在家中的阅读情况、日常语言交流表现等信息,为教师全面了解幼儿的语言发展状况提供丰富的参考依据。
向家长推荐家庭版的 “故事骰子” 游戏,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动手制作骰子,运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作为画面元素进行故事创编。家长将幼儿在家中的游戏成果反馈给教师,形成家园教育的强大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与成长。
参考文献:
[1]龚欣.运用档案袋评价促进幼儿个体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6(02).
[2]周慧静.在游戏中助推幼儿学习[J].上海托幼,2025(Z1).
[3]陈琴琴.基于语言核心经验发展的“游戏故事”三部曲[J].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21(3):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