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跨学科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与历史学科的融合教学实践

作者

马玉琳

昆山市实验中学 江苏省苏州市 215300

引言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明确提出“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这一要求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红色文化教学提供了新方向。道德与法治学科以“培育学生正确价值观”为核心任务,在“红色文化传承”教学中,需引导学生理解红色精神的内涵、认同红色文化的价值并践行传承责任。因此,以道德与法治学科为核心,推动与历史学科的融合教学,既是破解红色文化教学“空洞化”的关键,也是落实“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目标的必然选择。

一、目标协同策略:以价值目标为核心,锚定史实支撑点

目标协同是融合教学的基础,核心是以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红色价值目标为统领,明确历史学科需提供的史实支撑点,避免两学科目标脱节。这一策略需紧扣“红色文化传承”的育人需求——道德与法治学科聚焦“让学生认同红色精神、愿意传承红色文化”的价值目标,历史学科则围绕该目标提供“红色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具体体现”等史实目标,二者协同形成“史实为价值服务、价值为史实升华”的目标体系,确保道德与法治的价值引领不脱离历史根基。

以道德与法治“实现人生价值”单元中“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课时为例,教学目标设定为“引导学生理解红色奉献精神的内涵,树立‘以奉献实现人生价值’的意识”。为实现这一目标,需历史学科提供“革命先辈奉献精神的史实支撑”:历史学科目标设定为“梳理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的典型事迹(如黄继光堵枪眼、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理解奉献精神在战争年代的具体体现”。课堂中,历史教师先通过纪录片片段、战士家书等素材,呈现志愿军战士“为国家安宁、人民幸福牺牲自我”的史实;道德与法治教师再承接史实,引导学生讨论“志愿军战士的奉献行为,如何体现‘人生价值在奉献中实现’”,让学生从“知道奉献”到“理解奉献的价值”,最终落实道德与法治的价值目标。

二、内容互补策略:以价值解读为核心,筛选适配史实内容

内容互补是融合教学的核心,强调以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红色价值解读为核心,筛选历史学科中与价值点适配的史实内容,避免史实内容与价值解读脱节。这一策略需围绕道德与法治的红色价值重点——如“爱国”“坚韧”“团结”等,从历史学科中选取能直观体现该价值的史实细节,让学生通过史实感知价值,再通过道德与法治的解读深化价值认知,形成“史实感知—价值理解—价值认同”的认知链条。

以道德与法治“端正人生态度”单元中“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课时为例,价值解读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习红色坚韧精神,以积极态度面对学习生活中的逆境”。为支撑这一价值解读,从历史学科中筛选“红军长征过雪山草地”的史实内容:选取“红军战士在零下几十度的雪山上,穿着单衣、吃草根树皮仍坚持行军”“过草地时,战士们互相搀扶、用身体搭建人桥”等细节素材。课堂中,先呈现这些史实素材,让学生直观感受“长征中的逆境”与“红军的坚韧”;道德与法治教师再引导学生关联自身:“当我们遇到数学难题解不出、考试失利等‘小逆境’时,红军的坚韧精神能给我们什么启示?”通过史实与自身的关联,学生不仅理解“坚韧是红色精神的重要内涵”,更能将其转化为“面对逆境不放弃”的人生态度,落实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目标。

三、活动递进策略:以价值践行为核心,设计史实关联活动

活动递进是融合教学的实践抓手,核心是以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红色价值践行为最终目标,设计“史实探究—价值辨析—价值践行”的递进式活动,让历史史实为价值践行奠定认知与情感基础。这一策略需确保活动围绕道德与法治的价值践行重点,避免活动流于“史实记忆”,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从了解红色史实,到认同红色价值,再到践行红色价值”的转化。

以道德与法治“在集体中成长”单元中“共建美好集体”课时为例,价值践行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习红色集体主义精神,主动为班级集体贡献力量”。围绕这一重点,设计递进活动:第一步“史实探究活动”,历史学科提供“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大部队转移,放弃个人逃生机会”“解放战争时期村民为解放军送粮食、抬担架”等集体主义史实,学生分组整理“史实中的集体主义行为”,感知“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红色精神;第二步“价值辨析活动”,道德与法治教师组织“班级集体事务讨论”:“当班级需要有人负责黑板报设计、运动会后勤等事务,而与个人学习时间冲突时,我们该如何选择?”引导学生结合红色集体主义史实,辨析“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第三步“价值践行活动”,让学生制定“班级红色集体行动方案”,如“成立‘红色故事宣讲小组’,每周为同学讲一个集体主义故事”“设立‘班级互助岗’,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将红色集体主义精神转化为班级实践,落实道德与法治的价值践行目标。

结语

以道德与法治学科为核心的跨学科融合教学,为“红色文化传承”主题教学注入了“史实温度”与“价值深度”。通过“目标协同—内容互补—活动递进”策略,既能让道德与法治的红色价值引领避免空洞化,又能让历史史实为价值认同提供坚实支撑,最终帮助学生实现“从知红色”到“信红色”再到“行红色”的转化。

参考文献

[1]祝仁飞. 跨学科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维度拓展 [J]. 新教育, 2025, (20): 13-15.

[2]池洪伟. 新课标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跨学科主题教学策略 [J]. 家长, 2025, (09): 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