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

作者

刘迎花

响水县实验小学 224600

引言

小学数学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更是思维与品质培养。图形与几何既具形象性又具抽象性,能引导学生认识空间世界、发展逻辑推理。然而传统课堂重结论轻过程,忽视空间想象与探究兴趣。新课标强调数学核心素养,要求通过科学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因此,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探究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既是课改需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图形与几何教学的重要价值

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图形与几何作为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独特的教育功能。首先,图形与几何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对点、线、面和立体图形的学习,学生能够在直观操作中形成对空间关系的初步感知,从而为更高层次的空间想象和几何推理打下基础。其次,它有助于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几何知识本身包含着大量的逻辑关系和推理过程,学生在学习图形特征、图形变换以及空间关系时,能够在逐步推导中体验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再次,图形与几何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从简单的形状辨认到房屋、桥梁等建筑的理解,几何知识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学习图形与几何不仅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他们发现问题和应用知识的意识。最后,图形与几何教学还承载着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的功能。几何图形的对称性、和谐性和美感能够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美,从而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图形与几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但现实课堂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首先,教学目标定位不清,不少教师过于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数学素养的整体培养,课堂重“会做题”而轻“会思考”。其次,教学方法单一,仍以讲授法和练习法为主,缺乏丰富的教学形式,学生在被动接受中难以真正理解图形与几何的内涵。再次,生活联系不足,教师在讲解图形时常常局限于课本知识,缺乏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结合,使得学习显得抽象乏味。第四,学生自主探索与动手实践机会有限,课堂上教师讲解过多,学生动手操作不足,导致他们的空间想象和探究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最后,课堂评价体系滞后,往往只注重结果的对错,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思维方法、创新尝试和合作交流,难以全面反映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这些问题制约了图形与几何教学价值的实现,需要通过策略创新加以解决。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的实践路径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需要从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和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首先,要强化空间观念的直观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动态演示和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学生将抽象的几何概念转化为直观的形象认识。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可以通过拆装模型、三维动画展示等方式,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形成空间概念。其次,要注重探究过程的自主体验。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和自主发现来掌握知识,弱化单纯的知识灌输,强化探究式学习。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对称性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折纸、画图、观察,再通过交流总结规律,从而在探究中获得深刻理解。再次,要加强生活情境的实际联系。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几何知识与日常现象联系起来,如通过房屋的窗户、操场的跑道等实例来引入图形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最后,要重视操作实践的动手体验。图形与几何教学要多为学生提供操作材料和实验机会,让他们在“做中学、玩中悟”,通过亲身体验促进认知与能力的提升。

四、核心素养导向下图形与几何教学的优化策略

为了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采取一系列优化策略。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真正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减少教师讲解的比重,增加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其次,要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情境教学、游戏化教学、项目化学习等方式,使课堂充满活力与趣味性。再次,要加强信息技术的融合,利用多媒体课件、交互式白板和虚拟现实技术等手段,使抽象的几何知识更加直观、生动,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同时,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不仅关注学生解题的正确率,还要关注他们的思维过程、合作表现和创新尝试,从而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此外,教师自身也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积极参加培训与研讨,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适应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要求。

五、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的发展趋势

未来,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将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引导下呈现多元化与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课堂将更加注重个性化与差异化,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分层教学,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跨学科融合将成为趋势,图形与几何教学会更多地与美术、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结合,拓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应用,将为图形与几何教学提供更强的支持,教师可以通过学习数据分析精准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实施个性化指导和差异化教学。同时,评价方式将趋于多维化与科学化,更加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考察,促进他们的持续发展。可以预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模式的持续优化,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将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结论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空间观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强化直观引导、注重自主探究、加强生活联系、重视操作体验以及优化评价方式,图形与几何教学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未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手段的持续创新,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必将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柳茹嫣.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大单元作业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24.DOI:10.27684/d.cnki.gxndx.2024.004539.

[2] 田紫薇.项目化学习在小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24.DOI:10.27114/d.cnki.ghnau.2024.000561.

[3] 周彦玲.项目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大学,2024.DOI:10.27692/d.cnki.gsydx.2024.00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