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石油化工转动设备的振动故障分析及处理

作者

李紫良

天津市万全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270

中图分类号:TE6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石油化工转动设备长期处于高温、高压、腐蚀性介质的高负荷工况,振动是其运行状态的核心反映。当振动幅值超阈值时,会导致轴承发热、轴系变形,甚至引发介质泄漏、管路断裂等安全事故。传统事后维修模式成本高、风险大,随着装置向大型化发展,亟需建立预警、诊断、处理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因此分析振动故障成因与优化处理方法,对保障装置长周期运行至关重要。

1 振动故障的主要成因

1.1 机械失衡

转子质量中心与旋转中心偏差,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引发振动,分两类:一是静失衡。静止时重心偏离旋转轴,径向振动随转速升高而增大,频率与转速一致,多因介质黏附或部件脱落导致。二是动失衡。旋转时质量偏心存在轴向相位差,径向与轴向同时振动,幅值随转速非线性增长,常见于长轴类转子加工误差或变形。

1.2 装配偏差

安装精度不足导致振动,核心是对中与间隙问题。一是轴系对中偏差。联轴器径向、角偏差或综合偏差, 引发径向振动,伴随联轴器异响、轴承升温。二是轴承间隙异常。安装过盈量不当或润滑不良导致间隙异常, 径向振动幅值波动大,频谱出现2 倍频、3 倍频谐波,严重时轴承卡滞。

1.3 部件磨损

关键部件渐进性磨损引发振动,幅值随磨损加剧增大。一是轴承磨损。滚珠、滚道磨损产生高频冲击振动,伴随温度升高、异响。二是密封摩擦。机械密封贴合不良或杂质摩擦,轴向振动增大,频率与转速相关,可能伴随泄漏。三是齿轮磨损。齿面磨损导致啮合间隙增大,振动含齿轮啮合频率及谐波,幅值随负载波动,伴随齿轮箱异响。

1.4 工况扰动

工艺参数波动导致设备受力失衡,一是介质参数波动。流量、压力、黏度突变,流场紊乱引发振动,幅值与工况同步波动,含流体脉动频率。二是外部载荷变化。管路背压变化或基础附加载荷,设备受力不均,振动无固定频率,幅值随载荷增大升高。

1.5 结构共振

设备或附属结构固有频率与激发频率重合,振动幅值骤增。一是设备本体共振。转速达设备固有频率时整体剧烈振动,特定转速区间幅值骤升,常见于轻量化设备。二是管路、设备共振。管路与设备频率耦合,连接部位振动显著,伴随管路位移、接口泄漏,多因管路支撑不足。

2 振动故障的处理策略

2.1 针对机械失衡的处理策

机械失衡故障的核心是修正转子质量分布,处理需结合失衡类型与设备结构,常用方法包括:一是静失衡处理。对小型转子,采用离线动平衡机进行平衡校正,去除转子上的多余质量或添加平衡配重;对大型转子,可采用在线动平衡技术,在设备不停机状态下,通过传感器采集振动信号,计算不平衡量并添加配重,减少停机时间。二是动失衡处理。对长轴类转子,需进行多面平衡校正,在转子两端分别添加配重,修正径向与轴向的质量偏心,平衡后需重新检测振动信号,确保振动幅值降至设备允许阈值以下。

2.2 针对装配偏差的处理策略

装配偏差故障的处理核心是修正安装精度,需结合偏差类型进行针对性调整,避免二次偏差。一是轴系对中偏差处理。采用激光对中仪等高精度设备,重新校正电机与设备的联轴器对中精度,调整电机底座垫片厚度或设备位置,确保径向偏差、角偏差符合设备技术要求;对柔性联轴器,需检查弹性元件是否老化损坏,必要时更换联轴器,避免因元件失效导致对中偏差复发。二是轴承间隙异常处理。拆解轴承组件,检查轴承磨损情况,若磨损轻微,可通过调整轴承端盖垫片厚度修正间隙;若磨损严重,需更换同型号、同精度等级的轴承,安装时需采用加热装配确保过盈量合理,安装后需手动转动转子,检查是否存在卡滞,同时加注合适型号的润滑脂,保障润滑效果。

2.3 针对部件磨损的处理策略

部件磨损故障的处理核心是更换失效部件与优化运维,需结合磨损程度选择维修或更换,同时预防故障复发。一是轴承磨损处理。若轴承磨损轻微,可通过补充或更换润滑脂缓解磨损;若磨损严重,需立即停机更换轴承,更换后需进行跑合试验,确保轴承运行稳定。二是密封与齿轮磨损处理。机械密封磨损需更换动静环、辅助密封圈,更换时需确保密封面清洁、平行度符合要求,同时检查密封腔杂质情况,必要时清理密封腔或加装过滤器;齿轮磨损需根据磨损程度选择修复或更换齿轮副,更换后需检查齿轮啮合间隙,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加强润滑管理,避免因润滑不足导致磨损加剧。

2.4 针对工况扰动的处理策略

工况扰动故障的处理核心是稳定工艺条件与优化设备适配性,需结合工艺调整与设备改进,从源头消除扰动因素。一是介质参数稳定。通过调整工艺控制系统,稳定介质流量、压力、黏度,避免参数剧烈波动;对易气蚀的泵,可提高入口液位、降低入口管路阻力,或选用抗气蚀性能更强的泵型,消除气蚀导致的振动;对介质含杂质的设备,可在入口管路加装高精度过滤器,定期清理杂质,避免杂质引发的摩擦振动。二是外部载荷控制。检查设备出口管路是否存在堵塞、阀门卡滞,及时清理管路或维修阀门,降低背压波动;对受外部振动传递影响的设备,可在设备基础与地面之间加装减震垫,或优化相邻设备的运行时序,避免振动叠加。

2.5 针对结构共振的处理策略

结构共振故障的处理核心是避开共振频率与优化结构刚度,需通过调整频率或增强结构稳定性,消除共振耦合。一是避开共振频率。对设备本体共振,若共振转速在设备正常运行转速范围内,可通过调整转子转速,使运行转速避开共振区;若转速无法调整,可通过在设备壳体添加配重块、加强筋,改变设备固有频率,避免与激发频率耦合。二是优化结构刚度。对管路-设备共振,需检查管路支撑情况,增加管路支架数量、优化支架位置,提高管路固有频率;对设备基础共振,可加固基础,或在基础与设备之间加装弹性减震装置,减少共振传递,同时调整管路与设备的连接方式,降低管路对设备的振动影响。

3 结束语

石油化工转动设备的振动故障成因复杂,涉及机械、装配、工况、结构等多维度因素,需通过基础检测、信号分析、综合诊断的系统化方法,精准定位故障源头,再结合故障类型选择针对性处理策略,才能实现高效解决故障、避免复发的目标。未来,需进一步推动诊断、处理、运维的一体化整合,通过智能化监测提前预警故障,结合模块化维修快速处理问题,同时优化设备设计与工艺适配性,从源头降低振动故障发生率,为石油化工装置的安全、长周期运行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士伟. 石油化工转动设备的振动故障分析及处理[J].中国设备工程,2021,(06):34-35.

[2]李羽嘉. 石油化工转动设备的震动故障分析及处理[J].化工管理,2019,(11):137-138.

[3]张芬. 石油化工转动设备的振动故障分析[J].石化技术,2018,25(04):275.

[4]姚金磊. 石油化工转动设备的振动故障分析及处理[J].石化技术,2017,24(10):52+27.

[5]庞喜. 浅谈石油化工转动设备的振动故障分析[J].化工管理,2017,(18):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