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浅谈“双减”政策下高中年级主任的管理调整与应对

作者

蔡有缘

湖北大学附属中学 430062

引言

“双减” 政策的核心目标是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回归教育本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虽然 “双减” 政策主要针对义务教育阶段,但高中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延伸,其教育生态与学生发展状态也受到政策的间接影响。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学业负担相对较重,传统的年级管理模式中存在着过度关注分数、作业量偏大、学生自主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与 “双减” 政策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存在一定差距。

一、“双减” 政策对高中年级管理的影响

(一)对教学管理的影响

“双减” 政策虽未对高中作业量做出明确限制,但 “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的理念对高中教学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传统高中教学中,部分教师存在 “题海战术” 倾向,作业量偏大、题型重复,导致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被大量挤占,不利于学生深度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 “双减” 政策影响下,高中年级管理需要更加注重作业的质量而非数量,要求教师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对年级教学计划制定、作业统筹协调等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二)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双减” 政策倡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要求高中年级管理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高中年级管理中,学生的时间多被课堂教学和作业占据,参与体育锻炼、艺术活动、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政策引导下,学生有了更多自主支配的时间,年级管理需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平台,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对家校协同的影响

“双减” 政策的落实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密切配合。在高中阶段,部分家长对 “双减” 政策存在认知偏差,担心减轻作业负担会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仍倾向于给学生增加额外的学习任务或校外培训,这与政策导向相悖。因此,高中年级管理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形成家校协同育人的合力,共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双减” 政策下高中年级主任的管理调整策略

(-) 转变管理理念,树立全面育人导向

高中年级主任首先需要转变管理理念,从传统的 “分数至上” 转向 “全面育人”。在管理工作中,应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引导教师认识到 “双减” 不是降低教育质量,而是要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来实现提质增效。例如,在制定年级教学计划时,不仅要关注各学科的教学进度和考试成绩,还要合理安排体育、艺术、劳动等课程的课时,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时间。同时,结合人教 A 版教材中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知识传授与素养提升相结合,落实全面育人的目标。

:=) 优化教学管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落实 “双减” 政策、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高中年级主任应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与指导,推动教师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一方面,组织教师深入研究人教 A 版教材,挖掘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育人元素,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例如,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引导教师利用人教 A 版教材中的案例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能力,减少课后机械性练习。另一方面,加强作业统筹管理,建立作业审核制度,由年级主任牵头,组织各学科教师共同研讨作业设计,控制各学科作业总量和完成时间,确保学生每天的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合理范围。同时,鼓励教师设计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实践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作业的育人价值。

(三)创新学生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双减” 政策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高中年级主任应创新学生管理方式,为学生搭建多样化的发展平台。一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组织开展体育竞赛、艺术展演、科技活动、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兴趣、发展特长。例如,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成立文学社、机器人社团、篮球队等兴趣小组,由年级主任协调教师进行指导,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二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等活动,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三是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改变单一的分数评价模式,从学业成绩、品德修养、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等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四)加强家校协同,形成育人合力

高中年级主任应发挥桥梁作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引导家长理解和支持 “双减” 政策,形成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一是定期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 “双减” 政策的意义和内涵,介绍年级在落实政策方面的具体措施,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避免盲目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二是建立家校沟通机制,通过班级微信群、电话沟通、家访等方式,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共同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三是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如开放日、亲子运动会等,让家长走进校园,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增进家校互信,形成育人合力。

三、结论

“双减” 政策的实施对高中年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高中年级主任作为年级管理的核心力量,需要主动适应政策变化,从管理理念、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家校协同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整。通过转变管理理念,树立全面育人导向;优化教学管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创新学生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家校协同,形成育人合力等策略,推动高中年级管理工作与 “双减” 政策相适应。同时,结合人教 A 版教材的教学要求,深入挖掘教材的育人功能,将政策要求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实现减负与提质的统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在今后的工作中,高中年级主任还应不断总结经验,持续优化管理策略,推动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红梅.高中年级主任在 “双减” 政策下的管理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2 (15):23-25.

[2]张志强.家校协同视角下 “双减” 政策的落实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23 (12):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