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作文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作者

胡颂平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高陂实验学校 514247

引言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其作文教学不仅关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情感态度的重要途径。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优化小学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使命。当前,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仍需系统梳理,研究其关键方向与落地策略,对规范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小学语文学科顺应素养教育趋势的必然选择。

一、核心素养与小学作文教学的内在关联及改革基础

1.1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作文教学的核心育人目标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作文教学的核心育人目标聚焦学生综合能力与品格培育。从语言能力看,需培养学生准确运用文字表达想法、清晰叙述事件的能力,让学生能写出语句通顺、内容具体的作文;从思维能力看,要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学会观察、分析与思考,如通过描写生活场景锻炼逻辑思维与想象力;从文化素养看,需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在写作中传递积极价值观;从审美能力看,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用文字展现画面感与情感温度,最终实现 “以文育人” 的目标。

1.2 传统小学作文教学与核心素养要求的适配差距

传统小学作文教学与核心素养要求存在明显适配差距。目标层面,过度聚焦考试分数,将字数、格式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忽视学生语言表达的灵活性与思维的深度;内容层面,多围绕固定题目展开,如反复练习 “记一次活动”“我的妈妈” 等,脱离学生真实生活体验,导致作文内容雷同、缺乏个性;方法层面,以教师讲解范文、学生模仿写作为主,学生被动接受,难以主动思考与创新,无法满足核心素养对学生自主发展、合作参与的要求,制约素养培育效果。

1.3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支撑条件

核心素养导向下作文教学改革需依托三大支撑条件。政策层面,教育部门出台的核心素养框架与语文课程标准,为改革提供方向指引,明确作文教学需融入素养培育要求;资源层面,丰富的教学素材如生活案例、经典文本、多媒体资源,能为改革提供内容支持,帮助教师设计贴合素养培育的教学活动;师资层面,教师对核心素养理念的理解与教学能力,是改革落地的关键,需教师具备将素养目标转化为教学实践的能力;同时,学校对教学改革的重视与支持,如开展教研活动、提供培训机会,也为改革提供保障。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关键方向

2.1 聚焦核心素养的小学作文教学目标重构

聚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重构,需突破传统分数导向,建立多维度目标体系。语言能力目标上,要求学生能根据写作主题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如写记叙文时清晰叙述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写说明文时准确介绍事物特征;思维能力目标上,引导学生在写作前学会观察生活、收集素材,写作中进行联想与思考,写作后反思修改;文化与审美目标上,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融入传统节日、民间故事等文化元素,用文字展现生活中的美好场景与情感,让目标既涵盖知识技能,又兼顾素养培育。

2.2 适配素养培育的小学作文教学方法创新

适配素养培育的教学方法创新,需注重学生主体性与体验感。采用 “生活情境教学法”,让学生从生活中取材,如组织观察校园植物、记录家庭小事,将写作与生活结合,激发表达欲望;推行 “合作写作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写作思路、互相修改作文,在合作中学习他人优点,提升表达与沟通能力;运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播放图片、视频创设写作情境,如观看自然纪录片后写观察日记,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同时借助线上平台展示学生作文,增强写作自信心,让方法更贴合素养培育需求。

2.3 契合素养发展的小学作文教学评价体系优化

契合素养发展的评价体系优化,需改变单一分数评价,构建多元评价模式。评价主体上,引入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自评反思写作过程,同伴互评学习他人长处,教师评价提供专业指导;评价内容上,不仅关注作文结构与语言,还重视思维创新性、情感真实性与文化内涵,如肯定作文中独特的想法、真挚的情感表达;评价方式上,采用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作文进步,通过评语指出优点与改进方向,避免用分数标签化学生,让评价成为促进素养发展的助力。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落地路径

3.1 结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作文教学内容设计

结合小学生认知特点设计教学内容,需兼顾趣味性与启发性。低年级学生以简单的看图写话、短句练习为主,如看图写 “小猫在吃鱼”,培养基本表达能力;中年级学生开展片段写作,如描写秋天的景色、记录一次游戏过程,逐步提升内容丰富度;高年级学生尝试完整的记叙文、议论文写作,如写 “我的一次成长经历”“保护动物的建议”,锻炼逻辑思维。同时,内容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如围绕校园活动、家庭趣事、兴趣爱好展开,让学生有话可写,在写作中自然融入素养培育,避免内容脱离认知水平。

3.2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作文教学资源的整合应用

整合应用教学资源,需拓宽资源范围并合理利用。文本资源上,精选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优秀学生作文作为范文,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与表达方法,同时挖掘课文中的写作元素,如从《富饶的西沙群岛》学习景物描写;生活资源上,将校园活动、社会实践、自然观察等转化为写作资源,如组织植树活动后写记叙文;多媒体资源上,利用图片、音频、视频创设写作情境,如播放春雨的声音让学生写听觉描写,通过多类资源整合,丰富教学内容,为素养培育提供素材支撑。

3.3 助力改革落地的小学作文教师素养提升策略

提升教师素养需从理念更新与能力培养入手。理念层面,通过专题培训、教研活动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核心素养内涵,明确作文教学中素养培育的目标与方法,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能力层面,开展写作教学技能培训,如指导教师设计素养导向的教学方案、运用多元评价方法,组织教师参与教学观摩与交流,学习优秀教学经验。

四、结论

本文围绕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作文教学改革路径展开探析,明确了核心素养与作文教学的内在关联及改革基础,梳理了目标重构、方法创新、评价优化的关键方向,提出了内容设计、资源整合、教师素养提升的落地路径。研究表明,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作文教学改革,能有效打破传统教学局限,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未来需进一步加强改革实践与反思,结合小学生发展特点优化策略。通过持续推进改革,助力小学作文教学实现育人价值,为小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与语文学科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张江婷.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路径与实施策略[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5,(Z2):107-108.

[2]朱红霞.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作文教学的优化途径研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5,(06):154-156.

[3]许珂.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作文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J].作家天地,2024,(36):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