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绿色施工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作者

代钰逍

身份证号:5103111993****5815

引言

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传统的市政工程施工往往存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与当今社会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悖。绿色施工是一种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核心的施工理念和方法,将其应用于市政工程中,不仅可以减少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市政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探讨绿色施工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绿色施工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

1.节约资源方面的应用

在市政工程中,水资源的节约至关重要。例如,在施工现场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施工现场的降尘、绿化灌溉等。采用节水型的施工设备和器具,如节水型水龙头、马桶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在材料资源方面,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和使用,避免材料的浪费。对于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如钢材、木材等,进行回收再利用,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在能源利用上,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施工现场的照明、动力设备等提供能源支持,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减少环境污染方面的应用

施工过程中的扬尘污染是市政工程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为了减少扬尘污染,施工现场可以设置围挡,对易产生扬尘的物料进行覆盖,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洒水降尘。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避免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在噪声控制方面,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进行高噪声作业。选用低噪声的施工设备,并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如安装消声器、设置隔音屏障等,减少施工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3.保护生态方面的应用

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道路建设中科学规划线路,避让古树名木和核心植被区,确需移植的应合理迁移并确保成活率。施工期间严格控制扬尘、噪声和废水排放,减少对动植物栖息环境的干扰。对临时占用的土地,工程结束后及时清理场地,实施覆土绿化,因地制宜种草植树,恢复土壤结构与生态功能。在规划与设计阶段前置生态评估,统筹布局绿地系统,积极建设生态公园、雨水花园、人工湿地等生态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韧性,推动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绿色施工对市政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1.降低成本方面的影响

绿色施工通过节约资源和能源,显著降低了施工成本。例如,雨水收集系统有效减少水资源采购,材料回收再利用降低了原材料支出。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采用低噪声设备,避免扰民引发的赔偿与罚款。同时,科学管理与环保技术的应用提升了施工效率,减少返工与浪费,优化施工流程,有效缩短工期,降低人工与机械使用成本。此外,节能照明、太阳能设备等绿色技术进一步减少能源消耗,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

2.提高工程质量方面的影响

绿色施工注重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对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同时,推动了施工工艺的改进与创新。通过应用新型环保建材、装配式技术及 BIM 信息化管理,提升了工程的耐久性与稳定性。严格控制扬尘、噪声与废弃物排放,倒逼企业强化工序衔接与全过程质量验收,减少返工与资源浪费。智能化监测与绿色管理体系的融合,不仅提升了施工效率,更保障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运行,确保工程质量全面符合绿色建筑标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统

一,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3.增强社会责任感方面的影响

绿色施工体现了施工单位的社会责任感。在市政工程中采用绿色施工方法,如控制扬尘、降低噪音、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材料,有效减少了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干扰,赢得了公众的广泛认可与好评。通过使用可移动式雾炮机、覆盖防尘网、设置隔音屏障等措施,显著改善了施工环境。同时,推广装配式建筑、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和太阳能临时供电系统,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绿色施工推动了建筑业向智能化、低碳化转型,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促进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助力社会绿色进步。

三、当前绿色施工在市政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技术水平有限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目前,绿色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些先进的绿色施工技术和设备因成本高、标准不统一等原因,尚未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也参差不齐。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绿色施工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协同创新,推动技术成果转化。

2.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在绿色施工管理方面,存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一些施工单位对绿色施工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完善的绿色施工管理制度和措施,导致扬尘、噪音、建筑垃圾等问题突出。为加强绿色施工管理,建设单位应在招标文件中明确绿色施工的要求和标准,将绿色施工纳入工程合同管理,并设立专项考核机制。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绿色施工管理制度,编制专项实施方案,落实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措施,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定期开展自查与整改,确保绿色施工措施有效落地。

3.经济激励不足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绿色施工往往需要增加一定的前期投入,如采购新型环保设备、节能材料及实施扬尘、噪音控制措施等。由于短期内成本上升且缺乏足够经济激励,部分施工单位积极性不高。为此,政府应出台税收减免、专项补贴等激励政策,降低企业绿色转型负担。

结语

绿色施工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对于实现市政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等方面的应用,绿色施工为市政工程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如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增强社会责任感等。然而,当前绿色施工在市政工程应用中还存在技术水平有限、管理不到位、经济激励不足等问题。为了促进绿色施工在市政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政府、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应共同努力,加大对绿色施工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加强绿色施工管理,出台相关的经济激励政策。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市政工程向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绿色施工技术也将不断创新和完善,为市政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刘进.可持续性发展视角下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推广与实施策略[J].石材,2025,(08):109-111.

[2]张杰.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J].石河子科技,2025,(03):57-58.

[3]许勇.绿色施工理念在建筑装饰工程中的应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24,22(15):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