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崔晓蕾
石家庄市栾城区于底小学 051430
一、教学评一体化的核心内涵与特征
(一)目标导向性
教学评一体化的核心在于以清晰、可观测的教学目标统领整个教学过程。这些目标不仅源于课标要求,更需结合单元主题、语篇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精准定位。例如,在“Seasons”单元教学中,教师通过研读教材发现各语篇间存在内在关联(对话、诗歌、歌曲等),通过深入挖掘与提炼单元主题,对语篇进行整合、再构,形成了“感受四季特点与美,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的育人蓝图。基于此,教师设定了三个层次的具体目标:学习理解层面要求学生了解对话大意并朗读课文;迁移创新层面则通过设计“家乡四季美推介卡”实现情感升华。这种目标分层设计确保了教学过程的递进性和评价的针对性。
(二)评价驱动性
评价不再作为教学结束后的检测环节,而是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的学习引擎。浙江省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王少非老师指出,课堂评价应当是一种基于目标的评价,评价的目标应当与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一致。在“Seasons”单元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将评价任务与教学目标一一对应,形成了一套评价驱动机制:针对语言能力目标,设计了单词发音推测、语境交流、导图建构等任务;为培养学习能力,还特别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合作与调整情况。这种评价先行、嵌入教学的设计,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始终处于目标达成的轨道上。
二、基于一体化的教学设计策略
(一)目标统整策略:从课时走向单元
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前提是构建单元整体教学框架,避免知识点的碎片化教学。教师需深入研读教材,提炼单元大概念(Big Idea),并围绕该概念设计递进性目标。江北新区英语教研员张敏老师在指导“Fruit”单元教学时强调,单元整体教学需以提炼核心问题为起点,抓住单元的“Big Question”,以此统领各课时目标,将词汇、句型等知识学习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在“Fruit”单元中,教师提炼出“健康饮食,健康生活”的核心价值,并据此将单元主线设定为“认识水果—交流喜好—健康生活”,使原本孤立的水果词汇学习(如apple, banana, orange)和句型操练(如 Do you like...?)被整合到有意义的主题探究中。
目标叙写需遵循“可观测、可测量”原则,每课时聚焦 1-2 个关键目标。例如,在“Fruit”单元中,第一课时目标可表述为“学生能在水果超市情境中听懂、认读 8 种水果名称,并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购物清单”;第二课时目标则为“学生能运用颜色、味道词汇描述水果特征(如 It's sweet and juicy),并询问他人喜好”。这种精准定位的目标设定为后续评价任务的设计提供了明确依据,避免了传统目标中“掌握”“理解”等模糊表述带来的评价困难。
(二)活动观落实策略:问题链与情境化
教学活动的设计应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通过创设主题情境、设计问题链、搭建思维支架实现语言学习与意义建构的统一。基于主题语境的教学设计是一体化落地的有效路径。朱敏明老师在外研社《Howmany?》一课中,将数字学习置于“Magic show”主题语境下,通过“教师魔术演示—教材魔术解析—学生魔术创编”三大板块构建了浸润式语言环境。在魔术表演的真实情境中,数字词汇(one-eight)和核心句型(How many?)的学习不再是机械重复,而是成为完成魔术表演的必要工具,赋予了语言学习真实的交际意义。
问题链设计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关键。潘丽老师指出,教师应善于提出从理解到应用、从分析到评价等有层次的问题,引导思维从低阶向高阶发展。问题链的设计需严格依循教学目标,形成与各条目标精准对接的不同层次问题分布。例如,在季节主题的绘本阅读中,教师 可 设 计 阶 梯 式 问 题: 基 础 层(What happens to the tree in differentseasons?) $$ 分 析 层(Why do animals behave differently each season?)→评价层(Which season is most important for the forest? Why?)。这种分层设问策略确保了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思考,并在问题解决中自然运用语言知识。
(三)评价驱动策略:逆向设计与嵌入机制
逆向教学设计(Backward Design)是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核心技术。美国课程专家威金斯和麦克泰提出的这一理论主张将评价任务置于教学活动设计之前,确保教学始终围绕目标展开。在“Seasons”单元教学中,教师采用逆向设计思路:首先确定“设计家乡季节推介卡并交流”的终极任务;然后分解出评价标准;最后设计支持任务达成的分步活动。
课堂评价的实施需遵循“即时、可见、可操作”原则。张敏老师建议采用分层评价工具,如在教学中同步设置“一星达基础、二星会应用、三星能创新”的评价量规。例如,在水果描述任务中,一星标准为“能用1 个形容词描述水果特征”(It's sweet);二星标准增加细节描述(The apple is sweet and red);三星标准则要求结合个人体验或健康知识(I eat apples every day because they are healthy)。这种分层可视的评价标准使学生清晰了解努力方向,也为教师提供了即时的教学调整依据。
三、结语
教学评一体化是推动小学英语课堂转型的系统工程,其核心在于构建目标、教学与评价三位一体的育人生态。通过单元目标统整、学习活动优化和评价工具创新,教师能够将核心素养培育落到实处,使英语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语言能力发展、思维品质提升和文化意识形成的生命场域。随着新课标理念的深入实践,我们期待更多教师以创新精神开发本土化评价工具,以反思意识优化教学过程,最终在师生共构的评价生态中实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用英语认识世界、表达自我、连接未来的综合素养,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林丽端.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英语课堂构建策略[J].校园英语 , 2024.
[2] 郭艳玲. 新课标下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新智慧 , 2024(29):66-68.
[3] 阙芳.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下小学英语课堂的构建[C]// 广东教育学会 2024 年度学术讨论会暨第十九届广东省中小学校 ( 园 ) 长论坛论文选(二).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