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稻香·四季幼儿园劳美新载体实践策略

作者

曹倩雯

苏州相城区望亭中心幼儿园 215155

无论劳动教育,还是美育教育都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开展劳动教育能够增强儿童实践动手能力、责任意识;美育教育对培养他们审美意识、创新思维都有正面作用。部分幼儿园具有较为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等优势,其作为劳动教育和美育教育主体拥有足够的条件去推动两种教育的融合发展,因此如何利用优越条件,摸索新的教学方法促使劳动和美相结合是现阶段学前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创设稻香主题情境,激发幼儿劳美兴趣

(一)打造稻香种植园地

设置专门的稻香农场区域于幼儿园内,让儿童可以有接触自然,参与劳作的活动空间。由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翻地、撒种、灌溉、施肥,观察水稻生长过程。这样,他们的学习就不仅仅是从劳动中获得快乐,更能体会出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伟力。还可以在农场周边设置美术展示角,展示以水稻为主题的美术作品或手工艺品等,让孩子们在辛苦的劳动之余欣赏漂亮的画作,产生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二)创设稻香文化情境

通过设置稻香文化走廊,通过陈列与稻香有关的照片、实物等营造浓厚的稻香文化氛围。在走廊中可向幼儿介绍水稻的相关历史、种植知识、用途等知识,使幼儿了解水稻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或播放稻香相关故事、歌曲等,调动幼儿的视听感观体验,从而更能深入了解稻香文化的魅力。如可在临睡前的故事分享时刻给幼儿讲《一粒米的旅行》的故事,让幼儿深入感受从小苗开始,到收割的水稻种植全过程,加深食物来之不易的珍惜意识。

(三)开展稻香主题角色扮演活动

设计稻香主题的角色扮演游戏,如“小小稻农”“小小稻米加工厂”等角色扮演方式。角色扮演活动中孩子们可以体验不同角色的身份,亲身经历种子到收获,到水稻的处理,也可以让他们运用自己的想象装饰这些角色或者环境,如“稻米加工厂”活动中孩子可以使用彩纸包装出漂亮的盒子来包装稻米,并为稻米制作精致的设计标签等。通过角色扮演,让孩子在劳动的过程中感受到美,提高幼儿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开展四季特色劳美活动,丰富幼儿劳美体验

(一)春季:播种希望,感受生命之美

在充满希望的季节里,幼儿园可以开展“播种春天”的活动。带孩子前往农田,亲身参与到播种各种蔬菜和花的种子当中,在这样的过程中能够切实地体会到播种的喜悦。这一环节教师要鼓励孩子们通过观察分辨这些种子的外表、颜色、大小等方面的差异,感受生命的神奇,在此过程中还要让学生们通过一些美术课来描绘播种的过程与心中的春天景象。此外也可通过朗读的活动来表达对春的赞颂,唱春并提升孩子们的语言表达素养和对美的欣赏能力。

(二)夏季:耕耘汗水,体验劳动之美

夏季是花草繁盛的时期,在夏天时节,正是孩子们参与劳作的积极时机。我们可以让孩子锄草、浇水以及施肥,亲身感受“谁知盘中

餐,粒粒皆辛苦”,让孩子观察水稻开花等对农作物的细致观察去感悟大自然的美妙。同时引导孩子们进行以稻草为主的民间手工艺编织,制作出形态各异的小动物以及稻草人,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

(三)秋季:收获喜悦,分享丰收之美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为让幼儿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可在园里组织幼儿参与种植、采摘活动,教会他们使用相关农具进行收割,并告诉他们有关收割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当所有蔬果收集齐后,可以带领幼儿对产品进行展示和分享活动,在此过程中引导幼儿去品尝自己种植采摘的食物,体会辛勤劳动付出的价值等。

(四)冬季:储藏智慧,传承文化之美

冬季是农闲时节,也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好时机。因此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在这个时间开展“冬藏文化”活动,理解冬季作物贮藏以及一些传统的农耕习惯,例如,孩子们可以亲自走进建筑于露天的仓库之中感知食物都是贮藏在什么样的建筑物里面;通过自己动手制作腊肉、腌菜等传统美食,体会这种传统的美味是如何制作的;还可以动手做一些艺术手工艺品,例如用玉米皮或者是高粱秆等材料制作各种美观的艺术手工艺品,在继承和发扬农耕文化的同时也能享受到美学的乐趣。

三、构建家园社协同育人机制,拓展劳美教育空间

(一)加强家园沟通与合作

幼儿园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们介绍劳美教育的意义、作用、园所的劳美教育思路、劳美教育课程计划等。同时也可以在家长的家校通群聊或是家访记录中,及时向家长传达孩子的在校的劳美表现,并鼓励家长为孩子在家中营造劳美环境,让孩子出去看一看农作物的成长过程,或是陪孩子在家做手工画等劳美活动,培养其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整合社区资源

幼儿园应当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积极因素,主动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关系,如与社区的农场、花卉基地等建立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孩子们进行实践性考察,亲身体验农业生产、培育植物等;聘请社区能工巧匠、艺术家到幼儿园上讲台、讲示范课,使孩子们学习传统艺术,掌握创意性的艺术方法;同时鼓励孩子们参与社区绿化环境、策划组织社会活动等,提高社会义务感、协作感。

总之,幼儿园应持续探索与创新,不断优化和完善劳美教育的新载体运用,以更好地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求,让幼儿在稻香四季的滋养下,在劳动与美的交融中茁壮成长,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幼儿教育领域劳美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更多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林慧丽 . 生活化情境下的劳美融合教学对幼儿劳动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研究 ,2024,(S1):113-115.

[2] 方捷 . 劳美融合理念下的幼儿园生活化教学模式研究 [J]. 新课程研究 ,2024,(S1):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