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学前教育区域活动的优化设计与幼儿能力培养研究
陈倩婷
昆山高新区九方城幼儿园
一、引言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学前教育需培养幼儿 “健康生活、语言表达、社会适应、科学探究、艺术表现” 等核心能力,这些能力正是学前教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活动通过创设美工、科学、建构、角色扮演、阅读等多样化场景,为幼儿提供自主选择、自主探索、自主交往的学习空间,是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载体。学前阶段是幼儿能力发展的敏感期,幼儿通过区域活动中的操作、互动、探究,逐步形成认知能力、社会情感能力与实践能力。然而,当前学前教育区域活动仍存在显著局限:部分区域活动目标仅聚焦 “幼儿参与度”,未与核心素养发展关联;材料投放多为成品玩具,缺乏开放性与探究价值,限制幼儿创造能力发展;师幼互动以 “管理引导” 为主,缺乏对幼儿思维与探究过程的深度支持。核心素养导向下,优化区域活动设计,让区域活动成为幼儿能力培养的 “实践场”,是推动学前教育从 “形式化” 走向 “高质量” 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本文对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学前教育区域活动优化设计的必要性
核心素养导向下,学前教育区域活动的优化设计具有深刻的教育价值与现实必要性,是落实核心素养目标、契合幼儿发展规律、提升区域活动质量的重要支撑。从核心素养的培养需求来看,学前教育核心素养涵盖 “探究、交往、创造、健康” 等多维度能力,这些能力的发展具有 “过程性、实践性” 特点,难以通过传统集体教学全面覆盖。区域活动的优化设计能为核心素养培养提供 “个性化载体”—— 科学区域可培养幼儿的探究与观察能力,角色扮演区域可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与语言表达能力,美工区域能激发幼儿的创造与审美能力,通过针对性设计,让核心素养培养融入区域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避免素养培养流于口号。其次,从幼儿的发展规律来看,学前阶段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认知与能力发展依赖 “亲身体验、动手操作”,传统区域活动若缺乏系统设计,易导致幼儿 “玩而无获”,仅停留在表面操作层面。优化设计的区域活动能与幼儿发展规律深度契合:通过提供可操作、可探究的材料,满足幼儿 “动手尝试” 的需求;通过设置梯度化任务,适配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能力需求,如为小班幼儿设计 “简单拼接” 的建构任务,为大班幼儿设计 “主题搭建” 的挑战任务,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区域活动中 “跳一跳够得着”,逐步提升能力。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学前教育区域活动的优化设计路径
以学前教育核心素养为统领,明确各区域活动的核心素养指向:科学区域聚焦 “科学探究素养”,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推理能力;角色扮演区域聚焦 “社会适应素养”,发展幼儿的交往、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美工区域聚焦 “艺术表现素养”,提升幼儿的想象、创造、审美能力,确保区域目标与核心素养紧密关联。其次,结合《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细化领域目标,将核心素养拆解为具体的领域能力目标,如科学区域的 “能通过观察发现事物变化”“能尝试用简单方式记录发现”,让目标更具可操作性。最后,关注幼儿个体差异设定个性化目标,通过日常观察了解不同幼儿的能力基础与发展需求,为能力较弱的幼儿设定 “基础目标”(如 “能参与小组活动”),为能力较强的幼儿设定 “进阶目标”(如 “能主动发起合作任务”),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在区域活动中获得针对性发展。
四、区域活动优化设计对幼儿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
核心素养导向下,学前教育区域活动的优化设计能从多个维度系统性促进幼儿能力发展,让核心素养培养真正落地。首先,对认知能力发展而言,优化设计的区域活动能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与思维能力。科学区域的开放性材料与梯度任务,引导幼儿从 “被动操作” 转向 “主动探究”,通过观察、比较、实验,逐步形成科学思维;阅读区域的情境化设计与互动引导,帮助幼儿理解绘本内容、表达阅读感受,提升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建构区域的层次性材料,让幼儿在搭建中理解空间关系、数量概念,发展数学认知能力,实现认知能力的全面提升。其次,对社会情感能力发展而言,区域活动的优化设计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交往与情感表达场景。角色扮演区域的合作任务,让幼儿在模拟生活场景中学会沟通、协商、分享,如通过 “超市购物” 角色扮演,学习礼貌交往与分工合作;小组探究活动中的互动,让幼儿体验合作的乐趣与解决矛盾的方法,逐步形成社会适应能力;教师的激励性反馈与成果分享,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与成就感,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为社会情感能力发展奠定基础。
五、总结
核心素养导向下,学前教育区域活动的优化设计是落实核心素养目标、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路径。通过重构 “核心素养统领” 的目标体系,能为区域活动指明方向,确保幼儿能力培养的系统性;借助“开放性、层次性、生活化” 的材料投放策略,能为幼儿能力发展提供物质支撑,激发探究与创造热情;通过 “观察支持 — 启发引导 — 记录反馈” 的师幼互动优化,能为幼儿能力发展提供个性化支持,推动思维与能力深度提升。实践表明,优化设计的区域活动不仅能提升学前教育区域活动的质量,更能有效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社会情感能力、实践创造能力,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Z].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虞永平。学前教育课程论(第 2 版)[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9.
[3] 刘占兰。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