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采矿过程中的粉尘控制技术研究

作者

欧家珲

身份证:522128199307021000

摘要:采矿过程中的粉尘污染是矿山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的重要问题。本文综述了采矿过程中粉尘的来源、危害,以及当前粉尘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湿式作业、通风除尘、个体防护、封闭控尘、喷雾除尘、抑尘剂降尘、除尘器捕尘等多种粉尘控制技术,并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同时,探讨了未来粉尘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旨在为矿山粉尘治理提供科学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采矿过程;粉尘控制技术;研究

引言

采矿活动是人类获取矿产资源的重要途径,但同时也是产生粉尘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在采矿过程中,矿石的破碎、挖掘、运输和装卸等各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不仅会对矿山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对矿工的职业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研究采矿过程中的粉尘控制技术,对于保护环境和保障矿工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采矿过程中粉尘的来源与危害

(一)粉尘来源

矿石破碎:在采矿过程中,矿石的破碎是产生粉尘的主要环节。无论是露天开采还是地下开采,矿石的破碎都会产生大量的细颗粒物。

挖掘作业:挖掘作业也是粉尘产生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在地下开采中,由于作业空间相对封闭,挖掘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更容易在空气中悬浮和扩散。

运输与装卸:矿石的运输和装卸过程中也会产生粉尘。特别是在矿石的转运和装卸点,由于矿石的碰撞和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二)粉尘危害

环境污染:采矿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会随空气流动扩散到矿山周围的环境中,对大气、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职业健康危害:矿工长期吸入含有粉尘的空气,容易引发尘肺病等职业病。尘肺病是一种严重的职业病,会导致矿工肺功能下降,甚至危及生命。

设备损害:粉尘还会对采矿设备造成损害。粉尘会加速设备的磨损,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设备的维修成本。

二、采矿过程中粉尘控制技术的现状

(一)湿式作业

湿式作业作为采矿过程中粉尘控制的关键举措,具备显著成效。在实际操作里,于作业区域精准且均匀地喷洒水雾,或是提前对矿石进行充分湿润处理,都能极大程度地抑制粉尘的肆意扩散与飞扬。湿式凿岩时,水流沿着凿岩机的钎杆不断注入钻孔内部,使得岩粉被水包裹,形成泥浆流出,大大减少了空气中粉尘的产生量。湿式切割同样如此,在切割设备运转过程中,持续喷水让切割部位保持湿润状态,避免粉尘扬起。而湿式运输则是在矿石装卸和运输环节,通过洒水装置定时喷水,防止物料在移动过程中产生扬尘。这种方法之所以备受青睐,在于其实施起来简便直接,无需复杂的设备和技术支持,成本投入也相对较低。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大量的水在作业环境中存在,必然会提升环境湿度。这不仅可能加速设备金属部件的腐蚀进程,还可能影响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增加维护成本。

(二)通风除尘

通风除尘在采矿作业粉尘治理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依赖于精心设计的通风系统,旨在将充斥着粉尘的空气迅速且有效地排出作业区域,以此实现降低粉尘浓度的目标。通风除尘系统犹如一个精密的“空气净化网络”,进风井负责引入新鲜空气,为作业区域提供充足的氧气;回风井则承担着排出污浊空气的重任;通风机作为整个系统的动力核心,源源不断地为空气流动提供强大的动力;除尘器更是其中的“关键卫士”,能够高效地捕捉和过滤空气中的粉尘颗粒。操作人员可以根据作业现场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通风系统的风量、风速和风压等关键参数。比如,在粉尘产生量大的区域,适当增大风量和风速,确保粉尘能够及时被带走;在一些对环境要求较为特殊的地方,则合理调节风压,保证通风效果的同时维持作业环境的稳定。不过,通风除尘虽然效果显著,但运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电能来驱动通风机等设备运转,这无疑增加了通风系统的能耗以及长期的运行成本。

(三)个体防护

个体防护在保障矿工免受粉尘危害方面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是一道直接且有效的防线。为矿工配备专业的防尘口罩、面罩等个人防护用品,是个体防护的主要方式。这些防护用品经过精心设计和严格检测,具备高效的过滤性能。防尘口罩能够紧密贴合面部,阻挡绝大部分细微的粉尘颗粒进入呼吸道;面罩则能提供更全面的防护,不仅护住口鼻,还能防止粉尘附着在面部皮肤和眼睛周围。个体防护措施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简单易行,不需要大规模的场地改造或复杂的操作流程。而且,相较于其他粉尘控制手段,成本相对较低,不会给企业带来过多的经济负担。然而,个体防护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它仅仅是针对矿工个人进行保护,无法改变整个作业环境中粉尘弥漫的现状。只要作业继续,粉尘依然会在空气中存在并扩散,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一旦防护用品使用不当或出现损坏,矿工依然面临着吸入粉尘的风险,无法从根源上彻底解决粉尘污染问题。

(四)封闭控尘

封闭控尘是一种针对性强且效果突出的粉尘控制策略,旨在通过对作业区域进行全方位的封闭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粉尘向周围环境的扩散和飞扬。在实际应用中,密闭罩是常用的手段之一。它能够像一个坚固的“保护壳”一样,将产生粉尘的设备或作业点严密包裹起来,使粉尘被限制在有限的空间内,难以外溢。隔尘墙则如同屏障一般,划分出特定的作业区域,阻止粉尘向其他非作业区域扩散。这种方法对于降低作业区域的粉尘浓度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通过封闭,粉尘在较小的空间内积聚,便于集中处理和控制,大大改善了周边环境的空气质量。但与此同时,封闭措施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由于封闭区域相对独立,空气流通不畅,热量和水汽难以散发出去,导致封闭区域内的温度和湿度逐渐升高。高温高湿的环境不仅会让矿工感到不适,影响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还可能对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导致电子元件性能下降、机械部件生锈等,进而影响设备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

三、采矿过程中粉尘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智能化防尘技术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防尘技术将成为未来粉尘控制的重要方向。通过安装传感器、监控设备等智能化设备,对作业区域的粉尘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实现粉尘控制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这种技术将提高粉尘控制的效率和精度,降低人工干预的成本和风险。

(二)高效除尘设备

高效除尘设备将成为未来粉尘控制的重要手段。通过研发新型除尘器、优化除尘器结构、提高除尘效率等方式,降低除尘器的成本和能耗,提高除尘效果。同时,还可以将除尘器与其他粉尘控制技术进行联用,形成综合防尘系统,提高粉尘控制的综合效果。

结语

采矿过程中的粉尘控制是矿山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的重要问题。本文综述了采矿过程中粉尘的来源、危害以及当前粉尘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通过介绍湿式作业、通风除尘、个体防护、封闭控尘、喷雾除尘、抑尘剂降尘、除尘器捕尘等多种粉尘控制技术,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同时,探讨了未来粉尘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旨在为矿山粉尘治理提供科学指导和参考。未来,随着智能化、高效化和绿色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矿过程中的粉尘控制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非煤矿山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分析及防护措施[J]. 谭强.现代矿业,2021(05)

[2] 某国有大型煤矿职业危害因素调查与建立完善矿山职业危害防控体系的建议[J]. 钟英华.职业与健康,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