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中职体育教学合理运用体育游戏的方法研究

作者

俞晗

芜湖医药卫生学校 241100

摘要: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教学作为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意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技能和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参与度不高。因此,探索新的体育教学方法,特别是合理运用体育游戏,成为提高中职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体育游戏;身体素质;学习兴趣;团队合作精神;竞技意识

本文旨在探讨中职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体育游戏的方法,通过分析体育游戏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意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出了一系列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有效运用体育游戏的具体策略。研究指出,体育游戏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氛围,还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通过精心设计的体育游戏项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中职体育教学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

一、中职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应用的必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清晰阐明了“运动参与”在促进学生体能发展、技能获取、健康水平提升及乐观生活态度形成中的关键作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游戏凭借其高度的参与性和体验性,赢得了广大体育教师的喜爱。体育游戏是“寓教于乐”理念的具体实践,它通过将趣味性、多元性的游戏元素融入体育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健体魄,进而提升教学效果。体育游戏往往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教育意义、竞争性和健身价值,不同类型的游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同影响,如技能类游戏能增进体育知识,体力类游戏则强化体能,而多样化的体育游戏应用更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此外,体育游戏在培养学生素质、能力和品质方面亦成效显著,如通过趣味田径、花样足球等游戏,可以培育学生的规则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等。

二、中职体育教学运用体育游戏面临的挑战

(一)时间与资源限制及教师观念束缚

中职体育教学常受时间和资源限制,导致教师难以充分安排游戏活动。在紧凑的教学进度和有限的空间内,游戏可能被边缘化,影响其教学价值的发挥。在观念层面,受教育体制等因素制约,部分教师对体育课程重视不够,课时安排紧张,教研意识薄弱,缺乏对体育游戏的深入研究,实际教学中不愿或不善组织游戏,影响了体育游戏的有效应用。

(二)教师主导过度,忽视学生意愿

尽管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但部分中职教师在组织体育游戏时,仍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学生应有权选择游戏方式和内容,但部分教师为图方便,主观决定游戏类型或强制分配游戏,这种非民主的教学方式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长此以往,体育游戏将失去吸引力,学生参与积极性受挫。

(三)教师指导不足,放任学生游戏

虽然体育游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完全放手不管。过度放任可能导致学生行为失范,存在安全隐患。部分教师在组织体育游戏时,仅简单讲解规则和注意事项后便放手不管,学生在游戏中随意而为,不遵守秩序,增加了安全风险。体育游戏涉及大量身体活动,本身就存在一定危险性,若教师未能发挥引导作用,将进一步加剧这种风险。

三、中职体育教学合理运用体育游戏的具体策略

(一)培育教师游戏意识,提高游戏组织能力

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所采取的办法及措施,也决定了学生的最终运动效果。新时期下中职体育课程所承担的教育任务更为严峻,传统的教学观念彻底颠覆,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重中之重。新课标着重强调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体育与健康教学规律,培育学生的体育兴趣,也意味着新时期的体育教师应具备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意识到游戏的重要作用,有意识地组织多元化游戏活动,切实提高游戏组织能力等。教师层面有必要接受关于游戏教育的专业培训,学习体育游戏的组织及应用方法,不断充实游戏内容,丰富执教经验;教师之间也应进行充分的经验交流,共享成功教学经验和遇到的典型问题,实现共同成长。课程结束后,教学反思也应同期进行,持续性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体育游戏的组织方法和策略,探寻出一条适应于中职学生的高质量游戏教学路径,为学生的科学运动夯实基础。

(二)归还学生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游戏权利

体育游戏的合理运用要以学生的兴趣及体验为前提,即赋予学生自主选择游戏的权利。现阶段可供教师选择的体育游戏类型较多,如双人竞赛、篮球投射等,在开展游戏活动前,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兴趣需求等因素,如设计一系列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喜好,明晰学生对体育运动、活动类型以及游戏形式的偏好,为游戏活动的高质量展开奠定基础。在日常教学中,也应时刻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其反馈,从中收集关于学生对游戏类型、游戏规则等方面的建议,以更好地了解和满足其兴趣需求。且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游戏认知和接受程度不尽相同,身体素质也各有差异,对于中职一年级学生而言,应尽量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体育游戏,如篮球单打、双打等,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应该选择一些难度适中、技巧性更强的游戏,以进一步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如混合传球、多人比赛等。而不管是何种游戏,游戏的规则都应简单易懂,确保学生能快速掌握游戏规则和操作方法,避免其不知如何参与游戏的现象发生。

(三)设计预热体育游戏,树立学生健康行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体育运动同样如此。课前环节的游戏导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整体运动体验,也关系到学生体育运动的最终效果。因而,教师可以在课前环节融入“预热”体育游戏活动,让学生从“课间操”中脱离出来,助力学生科学健康地展开体育锻炼。如在500米跑开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参与“吹气球,挑战你的肺活量”的游戏,鼓励学生分组参与“肺活量大挑战”。在参与“肺活量”挑战中,学生既能从中体悟到如何将气球快速吹大的方法,锻炼肺活量的同时为后续科学运动奠定基础。此外,也可以做双人游戏、蛙跳游戏等,在预热游戏的驱动下,学生能体验到体育的乐趣,能动性大幅度提升,体能及体质的训练也会水到渠成。

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游戏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对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意识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通过精心设计的体育游戏项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中职体育教学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有效运用体育游戏的具体策略,包括选择适合学生的游戏项目、设计有趣有挑战的游戏环节、注重教师的引导和组织等。这些策略不仅有助于提升中职体育教学的效果,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陈晶龙.快乐体育教学法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实施[J].亚太教育,2024(6):86-88.

[2]丁玲.核心素养视域下中职体育游戏化教学的实践路径[J].当代体育科技,2024,14(3):17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