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I技术的托幼一体化教师培训模式研究
曹宣 赵静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托幼一体化背景下幼儿园教师专业转型面临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和观念认知等多重困境。基于AI技术的教师培训模式通过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培训资源智能生成和智能评估反馈体系三大核心模块,有效提升教师跨年龄段教学能力。系统构建了包含目标定位、内容架构、实施流程和效果评估四个关键环节的培训模式。
关键词:AI技术;托幼一体化;教师培训;教师转型
在托幼一体化的时代趋势下,国家与地方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大力推动托育与幼儿教育资源的深度整合。与此同时,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家庭育儿观念的革新,使得社会对高质量托幼服务的需求极为迫切,这也凸显了幼儿园教师转型的紧迫性。基于此,本文聚焦于如何借助AI技术,构建创新型的教师培训模式,助力幼儿园教师打破转型困境,实现专业进阶,进而提升托幼服务的整体品质。
一、托幼一体化的发展态势与教师转型的现实困境
托幼一体化作为学前教育领域的关键变革方向,其发展态势备受瞩目。在推进托幼一体化过程中,政策引导与实践创新正在同步展开。国家出台的《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重点规范了机构设置、人员资质和服务标准三个关键环节。其中,要求幼儿园托班教师必须具备0-3岁专业资质的规定,为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实践中,各地探索出三种主要模式:幼儿园延伸服务、机构合作运营和社区嵌入式服务。这些模式虽然各具特色,但都面临着师资水平不足和课程衔接困难等共性问题。
教师专业转型是托幼一体化推进的关键。目前教师主要面临三方面挑战:首先是对0-3岁婴幼儿发展特点的认识不够深入,难以准确把握其特殊需求;其次是照护实践能力有待提升,特别是在活动设计和应急处理方面;最后是教育理念需要更新,传统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托育服务的要求。这些挑战直接影响着托幼服务的质量,需要通过系统培训来突破。
二、AI技术赋能教师培训的独特价值与应用优势
随着教育科技的飞速发展,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深度融入教师培训领域。其独特价值与应用优势,为传统教师培训模式带来了革新性的转变。
(一)个性化学习路径精准规划
AI技术通过整合多维数据,可以系统分析教师的专业背景特征。基于个性化的诊断结果,实施分层培养的策略。例如,对于初任教师,设计基础课程模块,以构建知识框架。而面向资深教师,则开发实践提升课程,促进专业精进。这种差异化培养机制实现了培训路径的精准适配。
(二)培训资源多元智能生成
通过创建高仿真托育虚拟环境,模拟各类活动场景与日常照料情境,这种沉浸式训练有效强化教师实操技能。基于培训需求分析,AI系统能动态生成多元化教学素材,包括护理示范视频、情境案例动画以及定制化练习题库,这些资源针对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提供精准支持。
(三)智能评估反馈体系高效运作
在构建指标体系方面,明确知识、技能、态度、教学实践等多维度的权重。依托AI技术实现数据自动化采集与分析,提升评估效度。系统通过智能诊断,可以实时反馈教师专业短板,同步生成针对性的发展方案,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持续提升。
三、基于AI技术的培训模式创新与路径
在托幼一体化的发展浪潮以及教师转型需求日益迫切的背景下,AI 技术展现出强大的赋能潜力。为充分发挥这一技术优势,构建行之有效的教师培训体系,需从多维度精心布局。
(一)精准锚定培训目标
从知识维度出发,明确教师需系统掌握婴幼儿营养、生长发育、心理行为等托育专业核心知识;在技能层面,细化游戏活动组织、安全急救、行为干预等关键技能操作标准,确保教师熟练掌握;在态度层面,着重培养教师对托育工作的积极态度、职业认同感与责任感,清晰界定态度培养的维度与目标。
(二)系统架构培训内容
托育基础课程的设计需要兼顾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卫生保健要点和早期教育理论,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在技术应用方面,设置AI课程指导教师使用智能教学平台、评估工具和资源生成系统。实践环节则采用案例分析、模拟教学和实地观察等方式,通过精选典型案例和优化活动设计,有效提升教师的实操能力。
(三)科学设计培训实施流程
教师培养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自主学习方面,教师通过在线平台,按照个人学习计划观看教学视频、研读教材并完成测试,平台同步提供完善的学习支持功能。线下集中培训环节,组织专题讲座、工作坊研讨和实操训练,并重点做好师资配置和场地保障,确保培训质量。最后,在实践应用阶段,安排教师到托育机构进行实习,明确规定实习时长、具体任务,同时建立系统的指导管理机制,促进理论向实践的转化。
(四)构建培训效果评估体系
AI技术可助力构建完善的教师培训评估体系。该系统通过多源数据采集,实时记录教师学习过程和实习表现,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在数据分析环节,层次分析、模糊评价等方法可建立科学的评估模型,清晰呈现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估流程和计算原理。基于评估反馈,培训方案可及时优化,重点针对薄弱环节设计补充课程。通过持续调整培训内容和流程,最终形成自我完善的培训质量提升机制。
四、结语
本研究构建了AI赋能的托幼一体化教师培训模式,为破解教师转型困境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研究表明,AI技术通过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智能资源生成和动态评估反馈三大核心优势,有效提升教师0-3岁婴幼儿照护与教育能力。实现了培训目标精准定位、内容系统架构、流程科学设计和评估持续优化的闭环运行。在一定程度上,为学前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对推进托幼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作者简介:曹宣,1992年10月,女,汉族,湖南省岳阳市,硕士研究生,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助教,学前教育。
第二作者简介:赵静,1987年3月,女,汉族,湖南省岳阳市,硕士研究生,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助理研究员,思政教育。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 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19-05-09)[2024-10-20].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 2019/content_5392295.htm.
[2]秦旭芳,刘小童.托幼一体化转型幼儿园教师工作适应的机理、困境与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5,(01):57-66.DOI:10.16697/j.1674-5485.2025.01.005.
[3]勾嘉雯,刘丽伟,张可欣,等.0~3岁婴幼儿家长托育服务需求现状及优化策略——基于Kano模型的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24,(04):54-72.DOI:10.13861/j.cnki.sece.2024.04.006.
[4]洪秀敏,刘倩倩,张明珠.托育机构负责人专业素养的现实困境与提升路径——基于对9地1853名托育机构负责人的调研[J].幼儿教育,2023,(Z4):4-8.
[5]葛晓英,杨冬梅,王默.基于大数据重建幼儿园教师培训支持体系[J].学前教育研究,2021,(10):68-71.DOI:10.13861/j.cnki.sece.2021.10.007.
[6]曲铁华,王凌玉.我国学前教师培训政策的演进历程及特点:基于 1978—2016年政策文本的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06):24-31.
[7]李延君.探索人文管理理念下的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05):31-33.
课题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低生育率背景下托幼师资队伍创新培养研究》
项目编号:XSP25YBC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