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信息技术背景下实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方式思考

作者

刘文凤

湖北省保康县歇马镇小学 湖北保康 441611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在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为传统教学方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旨在探讨信息技术背景下,如何有效实施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识字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效方式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关键。在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识字教学方法,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因此,小学语文要从信息技术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具体教学策略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价值

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价值不可小觑,它为这一关键学习阶段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在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学生们正处于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而信息技术的融入,无疑为这一教学过程增添了新的动力。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教师们能够借助多媒体教学资源,如生动形象的图片、音频和视频,将抽象的汉字知识转化为直观、易于理解的内容。这些多媒体元素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汉字的结构、读音和意义。此外,信息技术的运用还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个性化的学习路径。

二、信息技术背景下实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方式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识字教学情境

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为低学段学生创设生动有趣、富有互动性的识字教学情境,已成为提升教学效果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巧妙地融合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介形式,构建一个多维度、立体化的学习环境。此外,信息技术还能将识字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境紧密结合。

例如,讲述一个关于“动物园”的故事时,在教师们精心策划的电子绘本中,学生们可以跟随故事情节的发展,逐步走进一个充满惊喜与趣味的动物世界。在绘本的每一页,都隐藏着精心设计的互动元素。当学生们轻轻点击画面上的动物图标时,耳畔立刻会响起该动物的逼真叫声,与此同时,屏幕上也会显现出与该动物相对应的汉字和拼音。这种直观、生动的表现形式,不仅迅速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还让他们在沉浸于故事情节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识别并记住了这些生字。比如说,当学生们点击“大象”图标时,大象那深沉而悠长的叫声随之响起,屏幕上也随之显示出“大象”两个汉字及其对应的拼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记住了汉字的书写形式,还通过听觉与视觉的双重刺激,加深了对生字的理解和记忆。

(二)运用动画演示突破识字难点

在识字教学的广阔舞台上,识记字形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也构成了教学的难点。对于小学生而言,在一节课内牢记十几个生字无疑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任务。信息技术的出现,如同一股清泉,以其融合声音、图画、文字等多元素的独特优势,为识字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转变。它利用听觉与视觉等多重感官的刺激,有效替代了传统教学中大量枯燥的机械记忆,使得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以教授象形字“目”“耳”“手”“足”“口”为例,教师们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幅栩栩如生的人体形象图片,引导学生们找出与汉字相对应的身体部位。随着画面的切换,一个个生动的汉字依次呈现,学生们在直观的观察中迅速理解了字义。同样,在教授会意字“采”时,教师们利用动画技术,生动演示了一只手摘下小灌木上果子的场景,从而巧妙地引出了“采”字的由来。而在教授“猫”字时,教师们则通过动画展示了“犭”的字理规律,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猫逐渐演变成“犭”部首的过程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借此机会拓展了一系列带有“犭”部首的汉字,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识字范围,还让他们深刻理解了反犬旁与动物之间的紧密联系。

(三)制作识字微课辨析相似汉字

在汉字教学的探索中,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将复杂的汉字知识以动画的生动形式展现给学生,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他们对文字的理解。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辅助手段,能够将抽象、晦涩的知识点转化为直观、形象的视觉信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中国汉字文化的深厚底蕴,增强民族自豪感。针对小学生辨析相似生字时容易混淆的问题,教师应着重引导他们观察关键笔画,细致辨析形近字之间的微妙差异。

如,“休”与“体”、“乌”与“鸟”、“团”与“困”等形近字,教师可通过制作微课,精准呈现这些汉字的关键笔画和字形对比,同时结合具体语境,让学生在观看微课、辨析字形、理解字义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加深对形近字的认知,提高识记效率。

(四)运用投影展示强化汉字书写

在汉字书写教学领域,教师同样可以巧妙运用投影技术,如投屏、实物投影等,将抽象的汉字结构、运笔技巧等直观、清晰地展示给学生,帮助他们准确把握起笔落笔的位置,深入理解汉字结构之美。

特别是在教授书写重点笔画时,教师可通过视频或课件,着重凸显关键笔画,强化书写结构的讲解。例如,在讲评学生当堂书写的生字时,教师可运用电子白板的投屏功能,实时展示学生的书写情况,并邀请全班同学共同观察和评价,指出书写中的优点和不足。这种互动评价方式能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此外,在书法课上,教师还可以利用智能书法临摹一体机,让学生临摹名家名帖,感受书法的艺术魅力。课后,教师还可借助信息技术拓展教学时空,将汉字书写的微课资源,特别是书法家的优秀作品,推送给学生学习和欣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书法水平,还能帮助他们学会欣赏书法艺术之美,培养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从而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树立文化自信。

三、结语

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通过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创新识字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识字效率和教学质量。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替代教师的引导作用。因此,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识字教学时,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在识字教学中的优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戴晓娥.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研究与实践[J].全球教育展望,2020(7):72-78.

[2]王晓雯.论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3(7):16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