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理念下建设幼儿园课程的探索
赵乐乐
黑龙江省大庆市幼教中心 黑龙江大庆 163300
摘要:在课程游戏化理念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幼儿园课程的建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课程游戏化不仅是对传统幼儿教育模式的一种革新,更是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深刻理解后的必然选择。幼儿期是个体认知、情感、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方式,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和教育价值。因此,将游戏元素融入幼儿园课程,旨在为幼儿创造一个更加自由、开放、富有探索性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建设
本课程的建设探索,旨在打破传统课程的束缚,以游戏化为核心,构建一个符合幼儿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的课程体系。通过对幼儿游戏行为的深入观察与分析,结合现代教育理论,我们力求在课程设计中融入更多趣味性和互动性元素,使幼儿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的发展。这不仅是对幼儿个体差异的尊重,更是对幼儿主体性的提升,旨在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设计开放性和多元化的游戏课程环境
幼儿园要提供灵活的游戏空间布局,使幼儿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和兴趣进行自主选择和组织课程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更多元化的体验和探索机会。要保证每个区域有足够的空间,如果班级空间有限,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设置动态区域,每一个区域空间大小可以随需要动态变化。一般来说,一个大的空间可以增加儿童社交游戏的频率,并且能很好的培养儿童的人格发展,更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经验的积累。其次是游戏场地不能只局限于室内,也可以延伸到室外。当前很多幼儿园的游戏空间局限性过强,大部分以室内课程游戏化为主,而大班幼儿要比小班幼儿更倾向于室外游戏,而且男孩子较女孩子更喜欢在室外游戏。因此幼儿园教师在组织课程游戏化时,可以适当引入室外课程游戏化环境,为幼儿提供更加开放的游戏空间。幼儿园教师也应该为游戏环境赋予动态化机制,引入可移动的、多用途、多功能且安全性有保障的游戏设备,引导幼儿自己根据自己的认知、喜好和想象去更充分的使用它们,去创造一个新的游戏,这种建构性的活动场所很大程度上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幼儿园也应该考虑到活动空间与幼儿人数的关系,要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游戏区域的分隔,打造出更加和谐宁静的氛围,确保游戏课程的环境得到有效的划分。在游戏课程内容设计上,也可以引入多区多内容和多区但内容等不同的模式,为幼儿提供更多的选择性,从而推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环境的优化和完善。
二、引导幼儿参与游戏的角色定位
在当前的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幼儿在游戏角色定位中的参与度仍有待提升。许多幼儿园仍以教师为主体,幼儿则更多地扮演着被动接受者的角色,这与课程游戏化教育理念背道而驰。为了真正落实这一理念,幼儿园教师亟需转变教育观念,将幼儿置于教育活动的中心,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以此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探索精神。在课程游戏化建设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兴趣点,精心设计和安排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例如,在开展“娃娃家”这一经典游戏时,教师可以摒弃传统的固定角色分配方式,转而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心仪的角色。一部分幼儿可以负责设计游戏场景,用丰富的想象力构建出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背景;另一部分幼儿则扮演游戏角色,通过表演展现故事情节,同时提出自己的创意和建议;而其他幼儿则作为观众或助手,参与游戏过程,共同营造和谐的游戏氛围。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分享心得和感悟,这不仅有助于幼儿深入理解游戏背后的教育意义,还能促进其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的发展。同时,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课程游戏化活动的主题和内容,从而强化其自主参与意识。综上所述,通过引导幼儿在游戏化课程中自主选择角色、积极参与设计和表演,以及分享心得感悟,可以显著提升幼儿在游戏中的角色定位,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协调发展,真正实现课程游戏化的教育目标。
三、创新评估方法和提供有效反馈
幼儿园教师在组织游戏课程的过程之中,应该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和完善评估方法,提供有效的指导反馈机制。要设计更加细致、多元化的评估方法,观察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针对幼儿表现出的优点和不足,提供具体的反馈和激励,以促进他们在课程游戏中的成长和进步。要改变过去静态的课程游戏化评价机制,引入动态化评价机制,使课程评价贯穿课程游戏化的全过程,课程游戏化评价并不仅仅是课程游戏化的一个环节,更应该贯穿整个游戏始终,教师要以动态发展的眼光,将目光放在幼儿游戏的全过程之中。幼儿的年龄较小,他们在课程游戏化之中的行为表现也是不确定的,因此幼儿教师的评价内容也应该随着幼儿的变化而变化。在评价方法上,应该将整理材料、家园共育、游戏表演、成果展览、经验渗透等评价机制有机融合,提升评价角度的多元化,同时评价的对象也要从结果性评价转变到过程性评价,要摆脱过去简单的就事论事的评价机制,而是注重评价对象的价值提升。评价过程也应该层次分明,有理有据,突出重点,更好的剖析问题,为幼儿后续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要不断丰富教学评价的主体,引入幼儿相互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让课程游戏化评价的角度更加广泛,更加客观的分析幼儿在课程游戏化之中获取的进步。幼儿园教师也可以引入成长档案袋来记录幼儿每一次参与课程游戏化的情况,以此对幼儿课程游戏化活动的现状进行评价,使幼儿能够更加清晰客观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同时也将对幼儿园教师调整课程游戏化组织形式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四、结束语
经过一系列深入探索与实践,本课程的建设已取得了初步成果。游戏化理念的融入,不仅使幼儿园课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还显著提升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见证了幼儿在游戏中的快乐成长,也深刻体会到了游戏化教育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展望未来,本课程将继续深化游戏化理念的应用,不断优化课程设计,以更好地适应幼儿的发展需求。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加入到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中来,共同推动幼儿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雨欣.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策略探析[J].魅力中国,2020(5):264.
[2]李秋荔.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践探析[J].电脑爱好者(电子刊),2021(6):3595-3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