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乡土文化课程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有效策略研究
庄玉秀
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中心幼儿园 266431
摘要:为了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加强幼儿园课程建设,助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本文以幼儿园乡土文化课程教学实践为背景,探讨如何利用乡土文化课程推动幼儿园教育背景下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通过实践总结发现,乡土文化够有效支撑家庭教育、能够有效推动家风建设。教师应当积极构建幼儿园乡土文化特色课程体系、搭建家园共育背景下的沟通平台、组织乡土文化课程为背景的主题实践活动,为提升幼儿园教育背景下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效果,发挥出幼儿园乡土文化课程的积极作用提供支持。
关键词:幼儿园;乡土文化;,家庭教育;家风建设
引言:
幼儿园教育中,开发乡土文化特色课程既能充分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也能够丰富幼儿的学习实践体验。作为幼儿教师,应当根据本地区的资源条件特征,考虑幼儿的学习成长需求,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构建乡土文化特色课程体系,并且进一步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从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角度出发,组织多元实践活动,让幼儿有更加丰富的渠道体会乡土文化课程的内涵。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成长,发挥幼儿园教育助力家庭教育,推动家风建设的积极作用。
一、乡土文化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一)乡土文化能够有效支撑家庭教育
乡土文化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有多样的文化形态。在家庭教育中,乡土文化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从宏观上来讲,乡土文化形式多样,有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例如,生动的民间故事、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习俗和手工艺品,都是能够用于幼儿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元素。另外,在家庭教育中营造氛围、丰富教育形式也需要依托乡土文化背景下的一些民间故事和手工艺品等。对于本文探讨的幼儿群体来说,更加生动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既有视觉吸引力,也有实践观察空间,更能激发幼儿的观察了解兴趣,促使幼儿对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家长也可引导孩子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变迁、风土人情,从而培养其乡土情怀,激发其民族自豪感[1]。另外,乡土文化中勤劳、诚信以及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也能够为家庭教育提供重要的资源,能够引导幼儿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接受品德上的熏陶和教育,提升家庭教育实践效果。
(二)乡土文化能够有效推动家风建设
关于乡土文化推动家风建设主要是指,乡土文化是一个家庭在生活过程中所接触到的主要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家庭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在乡土文化中,包含家训、族规等内容,这都是蕴含道德和哲理的重要内容。从幼儿教育的角度上来讲,乡土文化中的尊师重道、勤俭持家与邻居和睦相处等关键内容都是家风建设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适应不同地区乡土文化的规范和风气,保持积极向上的家庭生活状态。从幼儿园教育的角度上来讲,乡土文化中的精髓能够由家长在代代传承中向幼儿进行传达,从而为推动家风建设,从幼儿教育这个角度入手优化家风建设效果提供支持。对于幼儿家长来说,乡土文化中的核心内容也能够为幼儿家长经营好家庭,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提供重要支持[2]。
二、幼儿圆乡土文化课程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构建幼儿园乡土文化特色课程体系
构建幼儿圆乡土文化特色课程体系对于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也是体现出乡土文化课程积极作用的关键方法。作为幼儿园方面,应当首先对本园所拥有的乡土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的调研,仔细梳理不同资源的应用模式,应用符合幼儿认知和兴趣的文化元素开发特色课程。具体来说,能够辅助幼儿园开发乡土文化课程的资源包括手工艺作品、地方民俗习惯、自然生态资源等。教师只要结合幼儿的兴趣和能力发展需求灵活调用相关资源,开发课程体系即可。例如,本文探讨的幼儿园就可利用本地区丰富的中医药文化资源设计体验式课程,借助带有中药价值的田园百草,让幼儿进入真实空间中,通过触摸、观察产生真实的体验初步了解中草药的形态和特征。随后,再进入户外的自然环境中,感受中草药的生长环境。最后,再利用幼儿园的食育资源,让孩子们品尝中草药制作的特色美食,体验其口感,了解其功效[3]。在特色课程的支持下,引导幼儿了解中医知识和养生之道。最后,从幼儿园走向家庭,将乡土文化课程延伸到社会环境中,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上述活动,或基于幼儿的活动感受开展由家长参与的互动引导教育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一方面丰富家庭教育的内涵。另一方面,用这种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课程为家长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便利。
(二)搭建家园共育背景下的沟通平台
搭建家园共育背景下的沟通平台对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来讲,也是非常关键的方法。幼儿园应当主动与家长构建紧密的联系,定期通过家长开放日、亲子主题活动的方式了解家长家庭教育的推进过程和方法。同时,利用在线平台建立家校沟通渠道。例如,幼儿园教师可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园内活动视频上传至社交平台上与家长进行共享,为家长延伸性的进行家庭教育、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依据。另外,幼儿园还可选择幼儿感兴趣且有家庭教育价值的主题,让家长参与到课程设计中,家长也可作为志愿者与孩子们共同参与实践活动。例如,上文所提到的中医药文化为背景的乡土课程中,家长就可从救死扶伤,关爱家人的身体健康等方面进行家庭教育,并且进一步渗透尊老爱幼方面的家风教育内容,让幼儿认识到在家庭生活中应当及时关心家人的身体健康、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为家人带去更多的温暖和爱。幼儿的家庭成员之间也要注重发挥榜样作用,在日常家庭生活中保持和谐良好的关系,,形成具有幸福感的家庭氛围。
(三)组织乡土文化课程为背景的主题实践活动
组织以乡土文化课程为背景的主题实践活动主要是指,教师可设计具有探访性的主题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能够走进乡村,走进大自然,体验乡村文化的魅力。除了上文所述的立足于具体课程参与手工制作活动外,教师还可设计品尝家乡美食、制作有家乡特色的手工艺品、演唱一首具有家乡特色的歌曲等具有联动性的主题实践活动。由家长带领孩子一起参与,共同制作手工艺品,品尝美食并用视频方式进行记录。这种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既能营造美好温馨的家庭教育氛围,也能够在幼儿园乡土文化课程的支持下丰富家庭成员之间交流互动的形式和内容,优化家庭教育的效果,进一步为家风建设工作提供动力。从幼儿成长的角度上来讲,当孩子感受到幼儿家长能够全面参与自己的成长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开展家庭教育,也有利于更进一步优化家庭教育的氛围,逐步在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良好的家风,并且为幼儿的成长提供支持。
三、结束语
幼儿园乡土文化课程对于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而言,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所在地区的幼儿园一方面开发了特色主题课程,力求用乡土文化资源助力家庭教育推动家风建设。另一方面,也积极开展了主题性的实践活动,构建了家园共育的沟通平台,力求为发挥幼儿圆乡土文化课程的作用,基于主题性的乡土文化课程进行发散引导实现促进家风建设,优化家庭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林世华. 基于家园共育的幼儿园亲子阅读指导策略研究[J]. 名师在线(中英文), 2025, 11 (10): 13-15.
[2]徐洁洁. 家园社一体化:学前教育语言活动协同开展途径探究[J]. 东方娃娃·绘本与教育, 2025, (03): 72-74.
[3]李一凡, 张仁甫, 霍力岩. 高瞻课程对我国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启示[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5, 37 (02): 11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