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档案资料管理体系构建与优化

作者

李兵

石首市农业农村局434400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我国当前重大战略之一,着眼于推动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档案资料管理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积淀,也是农村发展过程中重要的资源和信息载体。然而,当前农村档案管理体系仍面临诸多问题,如信息化程度低、档案管理不规范、资源整合不够等。为了适应乡村振兴的需求,农村档案资料管理体系亟需进行构建与优化。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档案,管理体系,优化路径,信息化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不仅是对农村经济、文化和生态的全面规划,也标志着农村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档案资料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承载着历史、文化、社会变革等多方面的内容,是支撑乡村振兴的基础数据和重要参考。尤其是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档案资料的管理成为确保农村发展规划的执行和政策实施的重要保障。

一、当前农村档案资料管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农村档案资料管理体系的构建和优化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农村档案管理的现实情况并不乐观,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首先,农村档案资料的管理体系不完善。虽然一些地方已经建立了基本的档案管理机构和档案室,但大多数农村地区的档案管理工作仍处于较为粗放的状态,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系统性不足。一些农村地区甚至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管理工作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档案整理和存放缺乏专业性和长期性规划,导致档案资料容易丢失或损毁。其次,档案信息化程度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化管理的趋势。然而,在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档案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许多地方仍然依赖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方式,档案信息难以实现共享和检索,造成了档案管理效率低下,无法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对信息化管理的需求。此外,农村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普遍较低。由于乡村地区缺乏系统的档案管理培训,很多管理人员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档案管理教育,他们对于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数字化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欠缺,这导致了档案管理工作在实际操作中的不规范和低效。再者,农村档案资源整合不够。农村地区的档案资源丰富,包括农村经济发展档案、土地利用档案、文化遗产档案等,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机制,各类档案资源存在着信息孤岛现象,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构建现代化农村档案资料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建立健全的农村档案管理体系对其顺利推进至关重要。首先,农村档案资料包含了关于经济、土地、人口、环境和文化等重要信息,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数据。通过规范的档案管理,确保这些资料得到有效保存和利用,为政策制定和项目实施提供数据支持。其次,档案管理促进信息共享和社会协同,乡村振兴涉及多个部门的协作,档案资源共享可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档案资料的快速检索和分析,为决策提供支持。

此外,档案资料的管理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农村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资料不仅记录了乡村发展的历程,也是文化的承载体,有助于推动文化振兴与乡村旅游发展。最后,现代化的档案管理体系有助于提高农村治理水平,提升社会管理的透明度与规范化,促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通过建立规范的档案管理机制,能够增强农村治理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

三、农村档案资料管理体系的优化路径

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优化农村档案管理体系是关键。首先,应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完善的档案管理法规和政策,明确操作流程与管理要求。各地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档案管理政策,并落实监督和评估,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其次,推动农村档案的数字化与信息化建设。农村应加大信息化投入,建立统一的档案管理平台,利用数字化技术存储、整理和管理档案,同时建设云端档案库,实现数据共享和远程访问,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性。再次,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其专业素养,尤其是在数字化档案管理和信息系统操作方面。各级政府应定期组织培训,必要时引入第三方机构提供专业化服务。最后,加强档案资源整合,打破信息孤岛,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共享机制,确保信息流通顺畅,提升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支撑乡村振兴的顺利实施。

四、农村档案资料管理体系优化的具体实践路径

在实际操作中,优化农村档案资料管理体系的路径应具体化、可操作。首先,要以信息化为支撑,建设全国性的农村档案数字化平台。通过该平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实时上传、管理和查询农村档案资料,实现数据共享和远程协作。平台应具备强大的存储、检索、分析功能,并支持多种档案格式的数据存储。其次,鼓励地方政府根据地方特色,打造符合当地实际的档案管理体系。例如,对于那些文化底蕴丰富的地方,可以重点加强对文化类档案的保护与管理。对于那些资源型或农业型的地区,则可以将农业生产、资源开发等类档案纳入重点管理。再次,要结合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推动档案资源与乡村发展项目的结合。通过与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教育文化等项目相结合,促进档案资料在具体项目中的应用和价值发挥。

五、结语

总之,农村档案资料管理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通过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不仅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数据支持,还能促进资源共享和社会协同,推动文化传承和历史保护。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进步,农村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将进一步提升其效率和质量。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档案管理体系的优化路径将更加完善,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全面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凤.“三资”管理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究[J].智慧农业导刊,2025,5(05):84-87+92.DOI:10.20028/j.zhnydk.2025.05.019.

[2]王晴.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家书屋留守儿童阅读服务的实践逻辑——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5,34(01):25-36. DOI:10.13666/j.cnki.jnlc.2025.0103.

[3]王静怡,庞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生态治理路径探究[J].山西农经,2025,(03):121-123.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25 .03. 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