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初中阅读能力的现状分析及提升阅读能力的策略探讨

作者

达日哈

正镶白旗第一中学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育工作者越发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学生具备良好阅读能力的情况下,教师才可以确保教学成效,促使学生理解知识点、看懂题目,进而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为此,教师需要秉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科学分析学生的阅读能力现状,并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将以初中阅读教学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相关内容展开探究,期望借此让学生掌握更多阅读技巧,为日后的深度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现状分析;阅读能力;策略;初中教育

引言

阅读能力是学生在学习生涯中必须具备的能力。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意识到阅读在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并在分析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之上制定教学方案,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初中生阅读能力的现状分析

从整体视角上来看,初中生的阅读能力有所不足,主要表现为阅读方法不科学、阅读质量低、阅读习惯不佳等。在阅读方法这一层面,大部分学生倾向于快速的阅读方法,在阅读的过程中只关注表面情节,不会对书籍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导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现象[1];在阅读质量这一层面,有的学生在选择书籍时,往往只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如漫画书、网络小说等,而不会选择高质量的书籍,这就使得学生难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收获知识,也不利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在阅读习惯不佳这一层面,许多学生只会利用课余时间读书,而且经常因为各种各样的活动,耽误阅读,未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结合上述内容可以发现,初中生的阅读能力还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二、提升初中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正确的阅读方法可以让阅读事半功倍。为此,教师需要聚焦于阅读方法,促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快速找到重点,明确段落的大致内容。就目前来看,常用的阅读方法主要是精读法、略读法。精读法是一种深入细致的阅读方法,其主要强调对书籍的语言、结构和内容进行精心研读,从而形成对书籍的深入分析与思考[3];略读法是一种快速阅读技巧,其核心在于跳过不重要的细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在实际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促使学生在合适的场合里采用合适的阅读方法。针对于理论性强的书籍、文学性高的书籍,教师需要让学生使用精读法;针对于内容松散、文学性一般的书籍,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略读法。在阅读书籍之后,倘若学生认为这本书籍的可读性较高,便可以使用精读法再次阅读一遍。实践表明,科学的阅读方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对书籍内容的理解[4]。

(二)帮助学生选择书籍,深化学生对书籍内容的思考

漫画、网络小说等书籍较容易受到学生的青睐,但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方面有着天然的短板。为规避这一现状,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选择书籍,促使学生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实现自主思考与探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由于初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与生活经验,所以教师在帮助学生选择书籍时,不仅需要考虑到所选书籍的教育功能,还需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确保所阅读的书籍可以被学生接受。例如,教师在向学生推荐书籍时,可以结合学生在阅读语文教材时知悉的作者,为学生推荐作者的相关书籍,如知名作者鲁迅的《呐喊》、《朝花夕拾》等。这两本书是鲁迅撰写的重要小说集,前者表达了鲁迅对新文化运动的热定和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后者则更多地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深入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整体上以抒情为主。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这两本书籍时,需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促使学生在阅读高质量书籍的过程中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强化学生的阅读效果

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学生的长期投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与学生的家长建立联系,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通过微信群、家访以及家长会等形式,教师可以有效保障与家长沟通的通畅性。随后,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在最初的阶段里,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每日的规定时间阅读书籍的一个段落。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教师可以逐渐增加任务量,直至学生可以自行在特定时间内展开阅读为止。当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后,其便可以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强化学生的阅读效果。

结束语

对于中学教育而言,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需要在明确初中生阅读现状的基础之上采取措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助力。本文通过对初中阅读能力的现状分析及提升阅读能力的策略展开探讨,为初中教育事业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孙飞飞.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少教多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山西教育(教学),2025,(01):95-96.

[2]张莉莉.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下半月刊),2024,(12):30-32.

[3]魏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性评价初探[J].中学语文, 2024,(35):87-89.

[4]张福长.初中语文思辨性阅读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J].格言(校园),2025,(06):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