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个性化教育视角下高校学生职业规划指导体系的构建

作者

魏成杰

武汉学院 湖北武汉 430200

引言:

高校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让学生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传统的高校职业规划指导体系大多采用“一把尺子量到底”的方式,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个性化教育观念的出现给高校学生职业规划指导体系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个性化教育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兴趣、能力、性格、价值观等,通过因材施教使学生获得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指导,更好地实现其价值和职业发展。

一、个性化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一)内涵

个性化教育是指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以学生为本,发现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和模式,强调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需要制定适合的教育计划,使教育内容、方式和过程适合每个学生的特点,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对于职业规划引导而言,个性化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能力、职业价值观等,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涯发展道路和建议。

(二)特征

1. 尊重个体差异:个性化教育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性格特点等,所以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用一个标准或者模式去要求所有的学生。

2. 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做出符合个人的教育方案,选择适合学生的内容和方式,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引导,依据学生不同的职业方向和发展的需要,给予个性化的引导和帮助。

3. 以学生为主导: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需求、兴趣和愿望,让学生成为职业规划的制定者与实施者,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4. 注重全面发展:具有个性教育不仅注意学生的学习成绩、职业技术能力等发展,而且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关心学生身心各个方面、情绪、态度、价值观、社交能力等各方面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二、高校学生职业规划指导体系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都认识到了职业规划指导对学生的意义,开始建立职业规划指导体系,大多数高校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内容涉及职业认知、自我探索、职业决策等,并举办职业规划讲座、招聘会、实习实训等活动,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指导和就业信息服务,部分高校配备了职业规划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咨询。

(二)存在问题

一是指导内容同质化,大部分课程使用的都是同一本教材,同一个大纲,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需求,案例多是通用类的,不能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兴趣的学生。二是指导方法单一,主要采用课堂教学、讲座演讲等指导方法,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指导方式和活动,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达到有效的指导。三是缺少个性化的评价,大多采用职业兴趣测试、性格测试等评价方式,比较笼统的,不能准确全面地评价学生个体差异,也不能准确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职业发展状况,缺少对学生学习过程、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动态评价,不能及时修改和改变指导。第四、指导老师的专业水平不高,大部分指导老师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知识结构单一,经验少,不能给学生提供高水平的个性化指导。第五、没有全程指导,很多都是到了大四才开始指导,对于低年级不重视,很多学生一开始就没有职业规划的概念,到毕业时才匆忙地去规划,效果也不好。

三、个性化教育视角下构建高校学生职业规划指导体系的重要性

(一)符合学生多元化职业发展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更新,各种类型的工作种类变得越来越复杂,就业市场上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职业观念等,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也会有着不同的期望,个性化的教育视角下的职业规划指导体系可以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带来更多的职业发展道路和可能性,让学生适应不同的职业发展道路。

(二)提高职业规划指导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传统的职业规划指导体制,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常常采取统一的规划模式和指导方法,致使职业规划效果差。个性化的教导注重对学生的不同之处进行教导,对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了解和评价,给学生以正确的教导,可以给学生提供比较适合的职业规划教导,学生就会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知道自己对工作的兴趣和目标,制定出更适合自己职业规划的方案,提高职业规划的成功率。

(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个性化教育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将个性化教育融入职业规划指导系统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革新精神,个性化职业规划指导过程中既重视学生技能培训又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和人生观,还要让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革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四)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就业竞争力的好坏关系到学校的生死存亡,建立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能力素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和高就业率会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报考,学校也会得到好的口碑,有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

四、个性化教育视角下高校学生职业规划指导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构建个性化的职业规划课程体系

个性化职业规划课程体系的形成,需要从内容、方法、资源三个方面入手,从课程内容上讲,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年级的学生特点和需求来实施个性化规划,低年级开设职业探索、自我认识课程,高年级开设职业选择、就业技巧课程,也要结合专业特点,添加一些与职业发展相关的案例、行业动态等,以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方法要多样化,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践教学等方法,比如在职业决策课上做模拟游戏,在就业技巧课上请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做现场模拟面试,还要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职业规划课程资源库,包括在线课程、视频讲座等资源,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规划需求,个性地推荐给学生,符合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

(二)建立个性化的职业规划评估体系

创建个性化职业发展规划评定体系时,多种评价手段要同时使用,标准化检测可保留,同时行为观察、作品分析以及 360 度反馈等多种途径也融合在评估体系中,从不同角度评判学生的专业技能、核心素养和潜能发展状况,实习报告可剖析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术应用水准,课堂互动情况可考察沟通协作能力。职业规划的动态特性要求形成持续性监督机制,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水平以及目标都会改变,每学期系统性检测一次比较合适,定制化的反馈和指导建议也要给予,而且评价成果最好可视化展现,包含细致的数据统计、专业解析与改善意见,促使教师和学生进行深入交流讨论。

(三)打造专业化个性化职业规划指导团队

塑造专业的个性化职业规划指导教师队伍,加强训练,定时让教师去接受职业规划理论和方法,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的训练,推动教师积极参加国家职业指导师等资格认证考试,改善专业水准。另外创建导师制度,给每个学生指定一个由经验丰富的,知识专业的教师担任的职业规划导师,做到与学生形成长久稳定的联系,全面了解情况,通过多种途径交流,帮助解决规划难题,而且促使教师积累实践经验,鼓励教师走入企业,行业开展调研,知晓市场需要,职业走向,并邀请企业专家来校举办讲座培训,增进交流协作,拓宽教师的视野和指导能力。

(四)开展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咨询与辅导服务

开展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咨询与辅导服务,要创建在线职业规划咨询平台,方便学生预约并跟专业的老师展开一对一的在线交流,平台设置常见问题解答、案例分享等板块供学生自主查阅学习,提供面对面咨询、团体咨询等多种形式,面对面咨询能让老师更直接地知晓学生的情况,从而给予更为深入的个性化引导。团体咨询可以把有相同问题的学生集中起来,通过互动交流等方法执行集体咨询,还要重视咨询效果,记录学生的咨询情形,咨询过后定时交流,弄清楚学生是不是依照咨询意见来调整规划并付诸实施及其成效,依循咨询效果来总结改善咨询服务,提升咨询水准。

(五)深化校企合作,提供个性化实践与就业机会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给予个性化实践及就业机会,创建校企合作实习基地,与企业创建基地,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及职业规划需求,安排相应实习,让学生在实习期间了解企业的运作情况、岗位需求、职业发展道路等,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此外,开展企业定制化人才培育项目,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中,给予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指导,实习机会等,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企业,既契合企业的人才需求,又给学生赋予明确的职业方向和就业保障。还可举办个性化校园招聘活动,邀请与学生专业相关,适合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的企业参加,给予学生更多的与企业直接交流的机会,活动期间给予就业引导服务,助力学生展示自己的优点,优化就业成功率。

五、结论

个性化教育视角下,高校学生职业规划指导体系的构建是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也是学生自身需要的必然趋势。因此,要建立个性化职业规划课程体系,建立个性化职业规划评估体系,打造专业化个性化职业规划指导教师队伍,实施个性化职业规划咨询辅导活动,校企合作,提供个性化实践与就业机会。这样才可能更好地、更高效地提高高校学生职业规划指导质量,才能更好地适应学生多样化的职业发展规划,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在未来发展中,不断去完善和探索个性化职业规划指导体系,更好地为学生的生涯发展给予帮助与服务。

参考文献:

[1] 杨景斐 . 探索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实效提升路径 [J]. 人力资源 ,2025,(08):18-20.

[2] 张旭 , 孙宇溪 , 允尚姿 . 应用型高校学生个性化培养路径研究 [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5,42(03):47-52.

[3] 俞昊波 . 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探究 [J]. 就业与保障 ,2024,(10):106-108.

[4] 陈媛媛 . 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共同助力高校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建议 [J]. 中国就业 ,2024,(05):77-78.

[5] 戴 壹 . 高 校 学 生 就 业 指 导 与 职 业 规 划 的 实 践 探 索 [J]. 人 生 与 伴侣 ,2024,(03):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