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精准护理的内科糖尿病患者个性化饮食管理方案设计与实施

作者

王静雪

吉林省白城中医院 137000

摘要:根据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虽然目前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等,但尚无确切证据表明通过饮食干预可以逆转或治愈糖尿病。饮食干预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但目前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仍缺乏一套科学的、个性化的方案。基于精准护理理念和个性化营养治疗理念,本研究设计了一套适用于内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个性化饮食管理方案,旨在为糖尿病患者制定科学的、个性化的饮食管理方案,为其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健康指导与护理服务。

关键词:精准护理;糖尿病患者;个性化饮食管理方案

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方法包括饮食干预、药物治疗和运动疗法。饮食干预是糖尿病治疗中最有效且最为基础的方法,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管理能显著降低血糖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延长生命。但由于每位患者的个人情况、病情不同,故其饮食管理方案也应因人而异。精准护理理论是以个体化、精准化为理念,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为目的而提出的护理模式。本研究基于精准护理理论,结合患者个体情况设计个性化饮食管理方案,以期对内科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合理有效的饮食干预措施,从而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等目的。

一、方案设计原则

1. 个体化评估原则

精准护理的前提是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评估。饮食管理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劳动强度、并发症情况等个体特征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其能量需求和营养目标。

2. 科学膳食原则

饮食方案应基于科学、营养均衡的原则,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同时,要控制糖分、盐分和脂肪的摄入量,以降低血糖、血压和血脂水平。

3. 动态调整原则

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会随时间发生变化,因此饮食管理方案应具有动态调整性。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血糖监测结果和营养需求,及时调整饮食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4. 心理关怀原则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饮食管理和疾病康复。因此,在饮食管理方案设计中,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心理支持和关怀,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饮食习惯。

二、具体设计

1.收集患者信息

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身体活动水平等基本信息,以及饮食习惯、血糖控制目标等。

2.营养评估

根据病人的病史,身体检查,实验室检查及 X线检查来评价病人的营养状态。在这一过程中,要与病人和家人进行深度沟通,从病人的饮食习惯、饮食结构和饮食选择、饮食偏好等方面对病人的营养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内容:①了解患者的基本营养知识,了解其基本知识,饮食疗法,药物治疗,合理营养和饮食控制;②膳食结构情况:包括食物的种类、摄入量及其与体重、BMI以及血压等的关系;③食物选择及摄入量情况:包括摄入食物的种类及数量;④食物喜好情况:包括喜欢吃哪些食物、讨厌哪些食物以及对其偏好程度;⑤膳食营养评价指标:包括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

3.制定饮食方案

饮食方案的制定需要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身高和劳动强度等相关因素进行个性化设计。年龄在60岁以下且体重指数(BMI)<24kg/m2,女性腰围<90cm,男性腰围<85cm,可判定为正常体重。BMI指数=体重(kg)/身高(m)2,对于超重或肥胖的患者,需要控制体重至正常水平。体力活动强度可参照《中国成人体力活动指南》中推荐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进行评价,即在相同时间内完成相同量的体力活动,或完成相同量的日常生活活动所需时间达到或超过45min。

4.方案调整

对于干预过程中出现的饮食偏差,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共同制定和执行饮食干预方案。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及需求,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方案调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①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逐步调整饮食结构,对某些营养素的摄入量进行调整,以使其更好地控制血糖。

②对方案进行适当调整,使其更加完善。在实施过程中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和相关标准对饮食管理方案进行不断调整,使方案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实施与监控

1.实施

将制定的饮食方案告知患者,并进行详细的解释和指导。具体内容包括:①以营养医学为基础,指导患者科学的饮食结构;②针对不同疾病类型,制定不同的营养治疗方案;③利用护理信息化平台进行个性化饮食管理,为患者提供便捷的饮食指导;④以营养监测为核心,实现患者饮食行为和健康状况的动态管理;⑤构建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对护理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

2.监控

根据个性化饮食管理方案实施的具体内容和时间安排,在患者饮食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对其进行跟踪随访。由营养师进行一对一营养教育,建立个性化饮食管理方案。指导患者严格遵守饮食治疗方案,包括食材的选择、烹饪方法、就餐时间、就餐形式等;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及时给予解答;督促患者完成每周一次的血糖检测,记录数据;根据患者饮食治疗方案及饮食情况,随时调整饮食计划;协助患者制定健康膳食宝塔、制作健康食谱。督促患者每天运动,进行自我管理教育。由营养师对患者进行饮食干预知识教育,帮助其建立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定期开展糖尿病相关知识讲座、疾病随访、生活方式干预等。

四、效果评价与反馈

1.效果评价:定期对患者的饮食管理效果进行评价,包括血糖控制情况、营养状况等。同时,对患者的饮食行为和习惯进行评估和指导。

2.反馈与调整:根据患者的评价和效果评价结果,对饮食方案进行反馈和调整。同时,对患者进行鼓励和支持,增强其信心和动力。

结论

基于精准护理的内科糖尿病患者个性化饮食管理方案设计与实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个性化的饮食管理方案,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同时,通过营养教育和培训等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相信会有更多更有效的个性化饮食管理方案应用于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高亚洁,齐立平.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5(1):160-163.

[2]张海曼.个性化身心诉求护理模式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5(1):136-139.

[3]贾梦兰,郭慧兰,司安伟,李欢欢.个性化营养指导联合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围产期保健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 2025, 36(1):134-138.

[4]苏春霞.个性化积极心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5(1):120-123.

[5]王玉芳,董小梅,于春华.个性化营养饮食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血糖控制、体重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 2024, 27(7):143-146.

作者简介:王静雪(1989.9-) 籍贯: 黑龙江省依安县

性别 :女 最高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 护理学 单位:吉林省白城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