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双减”政策下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的意义与策略

作者

张博文

洛川县石头镇初级中学 陕西 洛川 727405

摘要:双减意见主张教师教学应当以学生为本、坚持教师教学应当遵循教育规律、着眼于学生的学生实际、保障学生的健康发展,保障学生休息的权利。而反思传统初中物理教学,一刀切且作业量大的问题着实存在,这一现状既体现了作业堆砌且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的现状,更因学生作业缺乏精准性而无法提升学生的作业效果,反而让学生的作业体验变得愈加消极。对此,教师应当响应双减意见的要求,落实双减意见的指导,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有弹性的分层作业。本文就以双减意见为指导,探索并论述了双减意见指导下的初中物理作业设计措施,以期改进物理教学、优化方案设计。

关键词:初中物理;分层作业;双减意见

引言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存在着个体差异性的学生,在面对一刀切式的作业内容和作业量时,必然会表现出不同的体验,更会有部分学生因作业与自己的能力发展不匹配而导致作业效率低下。对此,“双减”政策下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一、“双减”政策下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的意义

通过分层作业设计,让初中物理作业以更高的质量,针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予以展现。该方式下,教师能发挥作业设计的检测和诊断功能,能借助不同层次学生在完成响应层次作业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更加有效的收集,既能提升教师对教学效果反馈和分析的真实性,也能帮助学生建立对作业的端正态度,使学生不再因作业难、作业量太大而抄袭和应付,因而该分层作业设计的方式也能端正学生的作业态度。同时,双减意见倡导教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和主张教师设计弹性作业。在弹性作业设计下,作业的引领作用更加明确,学生在所述层次下能减小压力,也能获得提升和超越的可能。因此,分层作业更容易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也能降低学生的作业完成压力,因而更容易达到减负增效的效果。

二、“双减”政策下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

(一)实施常态测评,更新学生层次

在分层作业设计之前,教师需要针对于学生的学情进行精准分析,细化对学生的层次划分,才能提升分层作业的精准性。同时,为了提升分层作业的活力,让分层作业更有激励性和针对性,教师不能将层次的划分一以贯之,而是要在动态的检测和划分中,使学生体验到努力和进步之间正相关的关系。对此,教师的层次划分应当以常态化的测评为基础,定期更新学生的层次。

例如,在《串联和并联》这一节中,教师便可以为学生组织开展线上测评活动,让作业设计以线上定时封闭测验的方式开展。在线上测评中,则是通过统一的测验内容,对于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串并联电路的优缺点、串并联电路的基础故障分析等进行测验,从而在电学学习的基础部分,便初次为学生划分层次。此后,教师便可以以次测验作为层次划分的依据,在本节的更多训练中进行层次划分。而在下一节课《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中,教师也可以延续这一方法,让常态化的检测作为层次划分的依据,让定期更新学生层次的过程,帮助学生体验到层次上升的喜悦、感受消极怠工所导致的层次降低,从而提升学生的危机感,增强学生奋起直追的动力。

(二)作业优化形式,释放弹性空间

在不同层次划分后,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设计便应当体现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以不同层次的作业设计,帮助学生降低压力,也使学生在自己所属层次作业完成更加积极,避免学生畏难情绪过强的现象。

例如,在《功》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对于全体学生,教师可以设计基础性的问题,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完成对情境中做功与否的判断,并说明理由,从而为学生理解功、认识做功的含义而奠定基础。同时,在基础作业的设计中,教师也可以加入适当的计算题,让学生借助课堂所学的功的定义,完成对功的计算和相应的单位的理解应用。而对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则可以为学生开展拔高题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加丰富的教学情境,可以以前沿科技或着机械中的做功情况,让学生依托于新的情境开展对功的计算和分析,使学生在基础的做功和功的计算视角出发,在开阔视野的同时,认识机械做功,以新的科技视角和更高端的科技前沿,认识机械做功的过程。而对于该部分作业设计,教师则可以将之归于能力强、认知水平较高的学生。在此弹性空间的设计下,使学生的作业积极性更高,让学生的作业完成减小压力、获得乐趣。

(三)开拓评价标准,提升作业热情

作业评价能发挥作业导向的价值,教师的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学科兴趣有着重要影响,更会影响学生的自信心和效能感。在双减意见的指导下,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评价应当以更加概括的标准,针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要求,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始终以更高的热情和动力完成作业、坚持开拓进取。

例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需要不吝啬对学生的赞美,关注学生在学习态度和问题解决的付出,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从而使该部分学生不掉队。对于中等学生,该部分学生容易受到忽略,教师对该部分学生的评价,应当表达出对该部分学生的关切,在反应学生作业中客观存在的问题的同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疑惑,从而让中等学生在教师的关心和精准指导中,实现层次的跨越。对于能力强、认知水平高的学生,教师对该部分学生的作业评价应当以更高的标准要求,不仅要重视规范性指导,也可以在作业评价中表达更强的期待,从而使该部分学生避免骄傲和自负的可能,更能因教师表达的期待和教师提供开拓性的作业而学会自我突破、提高对自我的要求。

总结

践行双减意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作业,能体现出作业的检测、诊断、导向等多种功能,才能让学生的作业压力降低。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实施常态测评、作业优化形式、开拓评价标准等措施,让双减意见引领,为初中物理教学赋能。

参考文献

[1]侯利民. “双减”政策下初中物理作业设计与实施 [J]. 新课程, 2024, (11): 169-171.

[2]胡烨. “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分层作业优化设计初探 [J]. 试题与研究, 2024, (10): 108-110.

[3]杨双立,董睿祺,李清祥. 基于”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分层作业设计与评价的策略探究 [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4, (05): 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