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激发兴趣,提升思维: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作者

张守国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峪山镇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如一座大厦的基石,对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个阶段,学生初次系统地接触数学知识,开始构建数学思维体系,培养对数学的认知和兴趣。小学数学教育不仅是传授数字运算、几何图形等基础知识,更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关键时期。它为学生后续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以及物理、化学等理工科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未来职业选择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学习兴趣;思维;小学数学;创新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学习兴趣缺乏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知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数学知识的呈现方式过于抽象,缺乏生活实例的支撑。教材中的例子往往是一些抽象的速度、时间和路程的计算,缺乏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学生难以产生共鸣,自然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

(二)思维能力培养不足

过对学生作业和测试情况的分析,可以明显发现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在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短板。在作业和测试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需要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进行深入思考的题目,但学生的表现往往不尽如人意

二、提升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问题导向教学

1.设计开放性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设计开放性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活力的有效途径。以 “如何测量学校旗杆高度” 这一问题为例,教师可将其引入课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当学生面对这一问题时,由于没有固定的解题模式和标准答案,他们需要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决方案。

在解决 “如何测量学校旗杆高度” 这一开放性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思维被充分激发,他们积极讨论、互相启发,不断完善自己的测量方案。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单一思维模式的束缚,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性和批判性,让学生在探索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

2.引导学生自主提问

培养学生自主提问能力是问题导向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形成问题意识。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提问能力,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提问,如从条件、问题、结论等方面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对比相似的知识进行提问,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还可以让学生对已有的问题进行拓展和延伸,提出更深入的问题。同时,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进一步完善自己的问题。通过这些方法的训练,学生的自主提问能力将逐步提高,思维能力也将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小组合作学习

1.合理分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而合理分组则是确保小组合作学习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前提。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多种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提高学习效率。

在分组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差异。将学习能力较强、中等和较弱的学生合理分配到同一小组中。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在小组中发挥引领作用,他们可以快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并通过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启发其他同学;中等水平的学生则在与强者的交流合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水平,努力追赶强者;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能够在小组中得到更多的帮助和指导,在同伴的鼓励和带动下,逐步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成绩。例如,在学习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时,小组中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迅速理解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通过实际操作演示给其他同学看;中等水平的学生在参与讨论和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在同伴的耐心讲解和示范下,学会如何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通过这种能力上的互补,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合作中有所收获,共同进步。

2.合作探究活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与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合作探究活动,学生能够共同面对数学问题,在相互交流、讨论和协作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教学实践与效果分析

(一)学生学习兴趣变化

在实施了一系列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后课堂上,学生们主动参与互动,积极举手发言,参与小组讨论,课堂氛围活跃。课后,主动进行数学拓展学习的学生逐步增加,不少学生还自发组织数学学习小组,共同探讨数学问题。

(二)在课堂表现上,学生的思维活跃度明显提高。在课堂讨论中,学生们能够提出独特的见解,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例如,在学习 “三角形的分类” 时,学生们不仅能根据三角形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进行分类,还能进一步思考不同类型三角形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们能够迅速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展现出较强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

结语

本研究充分证明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合理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更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将这些教学策略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淑娜.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J].学周刊:中旬,2015(3):1.DOI:CNKI:SUN:XZHK.0.2015-08-141.

[2]罗伟刚.小学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思维[J].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