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让合作之花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绽放

作者

张海青

滨州市滨城区北城受田小学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体育教学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对促进体育教学高效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环境,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进而更好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针对如何有效实施合作学习模式提出以下几项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小组合作;教学策略

前言

小学体育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学科。与传统体育教学形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的限制,能够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相互帮助、相互沟通,并在充分体现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此,小学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时要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引起高度的重视,结合其学习方式创设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从而保障小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更加全面性的发展。

一、合作学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提升体育技能

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有效提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下,可以互相观察、纠正动作,吸取他人的长处,掌握体育运动的正确技巧,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进而实现未来更好发展的教育目的。

(二)培养团队精神

在足球、拔河等团体体育项目中,学生们会在相互配合、相互鼓励的学习环境中,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进而帮助他们学习会要在学习生活中承担责任,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他们的团队精神。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们能够正确认识到个人与集体是密不可分的,并明白合作的力量比个人的总和还要大。

(三)增强社交能力

合作学习能使学生进行频繁的交流和互动,让性格各异的学生彼此熟悉,学会尊重他人、懂得倾听他人的意见,正确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从而帮助他们克服性格上的怯懦和孤僻。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而且还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明确合作学习教育价值

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要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不仅要使他们身体素质得到提高,还要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小学体育课中实施小组协作学习,可以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为积极的学习状态,而教师只负责组织和引导工作,促使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最终使他们的整体水平逐步提高。

例如,在小学体育教学时,教师创设多样化的小组合作教学活动,能够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培养学生们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运动技能的提升,使学生的运动技能测试合格率、优良率显著提高,同时也增强了他们运动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和协调性,从而加深学生对运动知识、运动规则的理解与掌握,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运动素养。

(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最优合作的运用

小学体育在小学教学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已成为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课题。小学体育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特别是在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情况下,更需要教师积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然而,目前许多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把“分组练习”理解为“小组合作学习”,无论教学内容是什么,都一味采用相同的教学方式,不会在乎是否有学习的成效,这不仅会降低教学的效果,还会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为此,体育教师要设计合理的小组合作教学策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同时,促使学生更好的提升学科综合能力。

例如,在小学体育教学时,体育教师要保证分组的合理性,促使整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有效的成长与发展。比如,教师要充分了解班级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将这些内容相当的学生分到一组,并在教学时根据小组设计不同层次的运动训练任务,保证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较差与较强的学生都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同时,教师可以将学生个人成绩与小组合作成绩作为最终总成绩的占比,以此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更好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加强合作教学的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教学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在相互协作、相互交流的学习方式下,为了完成一个学习目标而努力,以此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同时,促使学生在掌握体育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好的进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不仅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促使体育教学更好的发展,而且为学生营造了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身体活动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实现小学体育最终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小学体育教学时,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障碍接力运球”、“集体跳绳”等活动,以运动技能和竞赛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并在激烈的游戏竞争中促使学生更好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团队凝聚力。同时,在体操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套动作的编排和表演,使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分工,如:整体演练、动作设计、音乐搭配等,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动作,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精神。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教学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性发展,使合作学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长期地、不断地开花、结果,为学生今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莉. 合作精神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培养研究 [J]. 体育风尚, 2024, (10): 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