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中“跨学科整合”的教学策略研究
伍尚拥
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第六小学
摘要: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跨学科整合,已成为教育界亟待解决的课题。跨学科整合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还能增强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本文从“双减”政策的实施背景出发,探讨小学语文课堂中跨学科整合的教学策略,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模式单一、知识碎片化等问题,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实践指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语文;跨学科整合
引言
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进,学校教育面临着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双重挑战。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尤其是语文教学中的跨学科整合问题,逐渐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跨学科整合教学能够打破学科界限,通过整合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多元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地实现学科整合,成为提升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课题。
一 双减政策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1.1 双减政策的核心内容
“双减”政策是指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政策,旨在通过合理安排教育资源和优化课程内容,使学生的学习负担得到有效减轻。政策的核心内容包括:一是严格限制校外培训机构的课外辅导时间和内容,减少学科类培训,防止学生过度依赖课外辅导;二是加强学校的课内教学质量,强化课堂教学效率,保障学生在课堂内得到充分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是提倡素质教育,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和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而言,双减政策的实施意味着要更加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
1.2 双减政策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挑战与机遇
“双减”政策的实施对小学语文教学既带来了挑战,也创造了新的机遇。从挑战角度来看,首先是如何在减轻学生课外负担的同时,确保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深度。由于课外辅导的减少,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外阅读量可能有所下降,这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大多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双减政策下进行结构性调整。
二 小学语文课堂跨学科整合的现状与问题
2.1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注重知识的传递和语文基础技能的培养,如阅读理解、写作训练和语言表达。课堂教学内容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课本内容的讲解和学生的课文记忆上。教师通常通过传统的讲解和习题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但较少有机会进行跨学科的整合。虽然一些学校开始尝试在语文课堂中融入其他学科元素,如结合科学、艺术等内容进行跨学科探讨,但这种尝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系统性的教学模式。此外,语文课堂的教学评价体系也往往侧重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书面表达,而忽视了学生在多学科情境中的综合运用能力。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创造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需要在新形势下进行优化与创新。
2.2 跨学科整合面临的挑战
尽管跨学科整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相对薄弱。多数语文教师缺乏足够的跨学科教学经验,也没有接受过相关的培训,导致他们在课堂中难以有效地融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其次,课本内容的限制也是一大难题。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仍较为传统,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与连贯性,但缺少跨学科整合的设计,教材内容较为封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难以找到合适的跨学科切入点。此外,学校的教学资源和设备也可能不足,限制了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资源的有效整合。最后,评估标准的单一性也是一大挑战。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估方式主要集中在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应试技巧上,而跨学科整合需要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现有的评估体系往往无法全面反映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的成长。
三 小学语文课堂跨学科整合的教学策略
3.1 基于项目学习的跨学科整合策略
基于项目学习的跨学科整合策略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实际问题展开的综合性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具体的项目任务,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融合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知识。例如,学生可以围绕“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开展一个跨学科的项目学习,项目内容可以涵盖语文、历史、艺术等学科,学生在调研和讨论中不仅需要运用语文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还需要运用历史知识理解文化背景,利用艺术表达对文化的理解。项目学习通过实际操作和团队合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此外,项目学习强调成果导向,学生通过展示和汇报项目成果,不仅能够深化所学知识,还能提高语言表达、合作与问题解决能力。
3.2 文化与艺术结合的跨学科教学模式
文化与艺术结合的跨学科教学模式是一种注重学生多元发展,尤其是艺术与文化素养的培养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结合语文阅读材料中的文化背景,设计艺术性强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通过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表达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古诗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诵、舞蹈或绘画等艺术形式表现诗文的意境,帮助学生在感知美的同时理解和掌握语言的表达技巧。这种跨学科的整合模式不仅能增加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感性认识,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艺术表现能力。通过艺术形式的学习,学生能够在更为丰富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语文知识,从而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综合素养。
3.3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跨学科整合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跨学科整合是一种借助现代技术工具,将语文与其他学科内容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和教育软件等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和互动的学习体验。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在线资源和虚拟实验室让学生参与到跨学科的项目学习中,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创作和展示,增强学生的互动参与感。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跨学科的知识资源,还能促进学生在信息处理和技术应用方面的能力提升。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进行课外扩展学习,如阅读电子书籍、观看相关的科学或历史视频等,进而将学到的知识与语文课堂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和跨学科的整合能力。
结束语
跨学科整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增强其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项目学习、文化与艺术结合以及信息技术支持等策略,教师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多元能力。然而,跨学科整合的实施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教师专业素养的不足、教材内容的局限以及评价体系的单一性。
参考文献
[1]王丽丽,刘奇,孙雨池.“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4,45(04):93-100.
[2]王宏秀.优化课堂教学实现减负增效——刍议“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改进策略[J].小学生(上旬刊),2024,(03):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