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数学阅读有效性策略探索

作者

张嘉欣

廊坊市第九小学 065000

摘要:在数学教学环节,教师要高度关注数学阅读的相关内容,切实体现出有效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对数学阅读有更大兴趣,并且实现学以致用,从而为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增强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必要条件。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小学数学阅读有效性策略等相关内容,旨在为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引言

在数学教学中要确保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相关知识,理解相关数学概念和原理,从而解决数学问题。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体现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更深刻理解和学习应用,从而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必要条件。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实现自主阅读,强化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出应有的阅读效果。

1小学数学阅读的重要作用

1.1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更有效掌握数学语言,对于抽象数学理论进行更深入理解和认知,从而确保学生可以更充分感受公式、定理、概念等相关内容,确保抽象知识可以转化为自身理解的形式,从而为各类知识的融会贯通提供必要条件。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定义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明确三角形的基本组成要素,这样可以让学生把握本质特征,以此更深入理解相关数学知识。

1.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数学文本进行更深入理解和有效分析,在归纳推理过程中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得到优化。例如,在针对数学应用题进行解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题目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内在联系,对两者进行充分理解,把握其中的逻辑和内涵,从而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以此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1.3切实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数学阅读教学环节,可以让学生培养更加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可以在获得相关知识,实现学以致用,在此前提下进一步有效解决相关数学问题,在有效阅读相关资料且实现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增强,为其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提供前提。

2小学数学阅读有效性策略分析

2.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强化融会贯通

在数学阅读教学中,要想体现显著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相对应的阅读情境,确保相关情境内容和数学知识有机联系、充分融合,从而确保学生具备更加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在针对认识人民币等内容进行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创设超市购物的相关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对于商品价格的标签进行阅读,并且理解人民币的面值和换算原理。在生活导向之下,使学生具备更大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可以通过故事导入等相关模式强化阅读有效性。例如,在针对圆周率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对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故事进行有效融入,让学生对数学阅读有更大好奇心,并且在问题导向之下,使学生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深入理解和有效阅读,把握圆周率的相关计算方法和应用规律。同时,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辅助模式,利用动画以及视频呈现等相关媒介,确保抽象的数学知识可以得到更直观立体地呈现,让学生得到有效吸引,使其在阅读过程中更充分感受相关内容,实现多重感官的激发和调动。例如,在针对图形的运动等内容进行讲解环节,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形式,对于图形平移旋转的动画视频进行有效呈现,让学生在观看之后对教材中所涉及的图形运动概念进行有效描述,加深理解,为其阅读效果的优化提供必要保障。

2.2指导阅读方法,实现学以致用

在数学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想体现出良好教学效果,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相对应的阅读方法,并且充分掌握和实践应用,为学生阅读效果的优化提供必要保障。在这方面,教师要有效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和实践应用,让学生精读课本中的概念定理,明确精读的内涵,逐字逐句地了解和深入分析,把握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例如,在针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内容进行教学时,要确保学生对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进行深入精读,并且可以深刻理解,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计算面积的整个过程。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进行批注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要边读边批注,针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有效标注,明确疑问点,进一步明确自身的理解和思考。例如,在数学应用题的阅读过程中,要确保学生用不同符号标注相关已知条件或者问题,在旁边写下解题思路或者疑难之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有效进行对比阅读,与相似数学知识进行对比,可以看到在分数和小数概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的对比中,阅读之中要指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明确其差异和联系。

2.3切实开展阅读活动,强化融会贯通

在数学教学中,要想体现出阅读的针对性和可行性,需要在阅读实践活动方面进行切实有效优化,要有效组织数学阅读分享会,确保学生对自身的阅读之中的感受以及相关资料整合中的体会进行介绍和分享,或者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数学读物,对于其中的解题方法或者数学知识进行有效讲述,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可以开展数学阅读竞赛,通过限时阅读答题或者数学故事演讲比赛等相关形式,在竞赛中让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得到强化。例如可以给出一段数学阅读材料,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读出相关内容且回答具体问题,结合答题准确度和速度来评选出优秀者,以此充分体现出阅读活动的导向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环节要想体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在阅读有效性方面进行有效强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掌握正确阅读方法,并且在强化其阅读素养和阅读能力的前提下,体现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为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和数学学习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伟梅. 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 2021(15):189- 192.

[2]李世伟. 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J]. 课程教学研究,2020(08):65- 68.

本文系河北省廊坊市立项课题,课题名称《“双减”背景下,各学科融合阅读的实践研究 》之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