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浅谈政务公众号的瓶颈与突破

作者

陈春阳

和县融媒体中心  安徽省马鞍山市  238200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崛起,微信公众平台的流量红利逐渐消退。抖音、快手、视频号等以更直观、更碎片化的内容形式抢占用户时间。作为一名公众号编辑,最直观的感受便是:打开后台数据时,文章阅读量的曲线越来越平缓,点赞、留言的互动也少了许多。曾经作为政务信息传播主阵地的公众号,渐渐成了不少人列表里“偶尔点开”的存在。这种“被冷落”的现状,让我们不得不直面政务公众号的瓶颈,也倒逼我们思考:如何把大众的视线重新拉回,做出有影响力的融媒爆款?

一、政务公众号的瓶颈:不止是“阅读量下滑”

表面看,公众号的困境是“用户不爱看文章了”,但深挖背后,其实是三重矛盾的叠加。

其一,内容形式与用户习惯的错位。短视频用15 秒就能传递一个鲜活场景,而公众号文章即便精简,也需要用户投入 1-3 分钟的阅读时间。当用户习惯了“视觉冲击 + 快速获取”,纯文字或简单图文的内容,很难再勾起他们的点击欲。比如我们曾推送过一篇和县民生政策解读,文字详实却缺乏设计,最终阅读量不足2000,远低于平均水平。

其二,内容视角与用户需求的脱节。过去我们常以“官方视角”输出信息,比如“我县召开 XX 会议”“XX 政策正式实施”,这类内容虽重要,但缺乏“用户视角”的转化 —— 用户更关心“会议内容和我的生活有啥关系”“政策能帮我解决什么问题”。信息传递的“距离感”,让用户难以产生共鸣。

其三,传播节奏与融媒矩阵的割裂。如今视频号、抖音号已成和县融媒的重要平台,不要陷入“各做各的”误区:公众号发文章,短视频平台发片段,两者没有联动。

突破路径:从“单点创新”到“深度融合”,让本地内容活起来

面对瓶颈,我们没有一味焦虑,而是试着从过往的原创内容里找经验,也在跨平台联动中探方向。那些曾获得不错反响的文章,其实早已藏着突破的线索。

1. 挖深本地根:让“和县故事”有温度、有记忆点

政务公众号的核心优势,永远是“本地属性”—— 我们最懂和县的历史、文化、人情,这是短视频平台“泛内容”无法替代的。此前发布的《课本里的“常客”》文章,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从课本里提到的和县猿人、陋室等入手,结合实地探访的细节,用“身临其境”的“探访式”写法替代“科普式”介绍,最终全网阅读量突破1.2 万,不少用户留言“原来课本里的知识点就在家门口,周末带孩子去看看。”

这让我们明白:本地资讯不是“流水账”,而是要挖“独家细节”。比如解读和县产业政策时,与其罗列条款,不如聚焦某个本地企业的发展故事,通过老板的创业经历等,让政策“落地”;报道乡村振兴时,可跟踪某位返乡创业者的一天,用“田间地头的镜头 + 人物心声”,让内容更具“烟火气”。

2. 玩活年轻化:用“网感表达”拉近与用户的距离

政务号不必“端着”,年轻用户喜欢的“活泼感”,反而能让信息传播更高效。去年我们发布的《来和县,上࿐ 春࿐ 山࿐ 》《和县,就 是 这 么“City ”!》,便是两次成功尝试:结合当下网络热点,标题用颜文字、表情包等制造反差感,吸引读者眼球,通过“网络热词 + 高颜值图文 + 沉浸式体验”,既保留了文化底蕴,又贴合年轻受众偏好,打造了兼具网感创意和传播力的文旅推文。文章发布后,反响热烈,不少年轻人留言“原来和县还有这一面”。

这提醒我们:政务内容的“年轻化”不是“装嫩”,而是用用户熟悉的语言体系沟通。比如用“家人们”“划重点”替代生硬的官方表述,用表情包、短句排版降低阅读门槛,结合网络热点(如“citywalk”“搭子文化”)设计内容,让和县故事更贴近年轻群体。

3. 打透情感牌:让“小细节”触达用户心底

比起宏大的叙事,普通人的“小情绪”更能引发共鸣。我们曾推出原创作品《嘿~你笑起来,真好看!》正是以“情感”为切入点,结合“世界微笑日”,拍摄了和县不同年龄、职业的人(医生、农民、外卖员等)的笑脸,展现微笑的力量,传递正能量。文章虽没有复杂的结构,却收获了大量点赞,有网友留言“看到农民伯伯的笑容,突然觉得和县很温暖。”

这说明:政务公众号也能做“情感内容”。比如高考期间,不只是发“考点安排”,还可以拍一组“考点外的守护者”(警察、家长、志愿者)的照片;重阳节时,走访养老院,记录老人与志愿者的一天。这些“小而美”的内容,能让用户感受到和县的“人情味”,也让政务号更有温度。

4. 做透跨平台:让“公众号 + 短视频”形成传播闭环

短视频不是公众号的“对手”,而是“战友”。如今我们做内容时,会先规划“融媒产品矩阵”:比如策划“和县非遗”主题时,先在抖音号、视频号发布 15 秒的非遗传承人技艺片段(如和县剪纸、霸王酥制作),吸引用户关注;再在公众号推出深度文章,详细介绍非遗的历史渊源、传承故事,并附上短视频,引导用户“看片段→读深度→参与互动”。

这种“短视频引流 + 公众号沉淀”的模式,已初见成效。比如前不久推送的“哪吒闪现和县”推文,我们先在抖音、视频号发布短视频预热,浏览量达5 万 + ;紧随其后在公众号发布《刚刚!哪吒闪现和县》推文,这篇文章成功将传统文旅宣传升级为“IP 剧情化种草”  ,通过“AI+ 网感语言 + 社交互动”的组合,既保留文化底蕴,又符合年轻受众的“好玩”“好晒”需求,最终文章阅读量突破7000,比此前同类内容提升了 30% 。

二、做“懂和县、懂用户”的政务号

政务公众号的突破,从来不是“追求爆款”的短期行为,而是“回归内容本质”的长期坚持——我们要做的,是比任何平台都更“懂和县”,也比任何时候都更“懂用户”。在本地资讯里挖深度,在内容形式上玩创意,在跨平台联动中扩影响,让“和县发布”不仅是政务信息的传递者,更是和县故事的讲述者、和县人的情感纽带。毕竟,当内容里有了和县的烟火气、有了用户的心声,自然能重新抓住受众群体的视线。

姓名 : 陈春阳,出生年月 :1991 年 03 月,身份证号:342626199103114922,性别 : 女,民族 : 汉,籍贯 : 皖,学历 : 大学本科,职称 : 无,研究方向 : 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