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高中班级文化建设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

作者

张敬党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高级中学

摘要: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价值观、行为习惯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深远影响。本文从高中教师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通过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文章结合高中阶段的教育特点,从班级文化的内涵与功能、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班级文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影响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结合具体案例和理论分析,提出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旨在为高中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教学管理;班级文化;核心素养

引言

高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和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时期,班级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微观体现,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班级文化不仅能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作为高中教师,我们需要重视班级文化建设,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实践,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持。本文将从班级文化的内涵与功能、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班级文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影响三个方面,探讨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

一、班级文化的内涵与功能:学生成长的隐形力量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共同学习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集体氛围。它不仅是班级管理的软环境,更是学生成长的隐形力量。在高中阶段,班级文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班级文化能够凝聚班级成员的共识,增强集体归属感;其次,班级文化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最后,班级文化能够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实践平台。例如,在我担任班主任的高二班级中,我通过组织班级讨论,与学生共同制定了“诚信、合作、创新”的班级核心价值观。这一价值观不仅成为班级成员的行为准则,还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班级文化的建设需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认同。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班级文化的形成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班级环境布置中,我鼓励学生设计班级标语、制作文化墙,并通过班会讨论确定班级口号。这种参与式的文化建设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隐形力量,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和价值取向,为其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从理念到行动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理念到行动进行科学设计和实践。首先,班级文化的建设需要明确目标。在高中阶段,班级文化的目标应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相结合。例如,在我所带的班级中,我将“培养具有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学生”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我设计了系列主题活动,如“责任与担当”主题班会、“创新与实践”科技节等,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核心素养。

班级文化的建设需要注重制度保障。班级制度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规范学生的行为,还为班级文化的落实提供保障。例如,在班级管理中,我与学生共同制定了《班级公约》,明确了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的要求。同时,我通过设立“班级自治委员会”,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组织能力。这种制度化的管理方式,不仅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率,还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班级文化的建设需要注重活动载体。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受班级文化的内涵。例如,在高三班级中,我组织了“梦想与奋斗”主题演讲比赛,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和奋斗故事。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不仅增强了自信心,还在交流中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班级活动作为文化建设的载体,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班级文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影响:从理论到实践

班级文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深远影响。首先,班级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是其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我所带的班级中,我通过组织“班级志愿服务队”,让学生参与校园环境维护和社区服务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不仅增强了社会责任感,还在合作中提升了团队精神。

班级文化能够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高中阶段是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关键期,班级文化应为学生提供自由探索和表达的空间。例如,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设立了“创新角”,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作品,并通过班会讨论解决班级管理中的问题。这种开放的文化氛围,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还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班级文化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高中阶段是学生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班级文化应注重文化熏陶和审美教育。例如,在班级环境布置中,我鼓励学生设计具有文化内涵的墙报和标语,并通过组织“班级读书会”和“艺术欣赏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隐性课程,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结

班级文化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载体,其建设需要从理念到行动进行科学设计和实践。在高中阶段,班级文化的建设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认同,通过明确目标、制度保障和活动载体,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班级文化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还能促进其创新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升。作为高中教师,我们需要重视班级文化建设,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实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未来的班级文化建设中,我将继续探索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成长的教育环境。班级文化的意义,不仅在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更在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人格魅力。让我们以科学的班级文化建设,助力学生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宗雅婷.高中班级管理中的班级文化建设策略[J].华夏教师, 2024,(33):28-30.

[2]梁秋燕.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教育(综合版),2023,(0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