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幼儿教育管理工作在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创新

作者

牟超寅

台州市黄岩区东城街道中心幼儿园 318020

摘要:教育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旨在将教育视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强调教育系统内各要素之间以及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而本文的核心即为探讨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幼儿教育管理工作创新。文章的开篇阐述了教育生态学理论,借此强调教育系统各要素及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接着再分析相关的现状,明确指出目前存在教育生态失衡、环境创设不足、主体互动缺乏等问题。随后针对问题提出创新策略,其中包括构建平衡和谐的教育生态课程体系、优化教育生态环境、促进教育主体有效互动以及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幼儿教育管理;创新策略;教育生态系统

在幼儿教育领域当中,教育者们运用教育生态学视角审视和创新教育管理工作,对于优化幼儿教育环境、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等多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幼儿教育管理涵盖了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家园合作以及教育资源调配等多个方面,且这些方面相互关联,就如同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一般,当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变动都可能会影响整个幼儿教育生态的平衡与发展。因此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借助教育生态学理论创新幼儿教育管理工作迫在眉睫。

一、教育生态学理论概述

教育生态学认为,教育系统是一个由教育主体(教师、学生等)、教育环境(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社会环境等)以及教育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构成的生态系统。系统中的各要素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环节,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对于幼儿教育而言,改理论尤为重要,因为幼儿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其对周围环境的变化都极为敏感,即教育生态系统的任何细微变化都可能会对其产生深远地影响[1]。

二、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幼儿教育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一)教育生态失衡现象

当前部分幼儿园在教育管理当中,存在着教育生态失衡问题。主要表现在在课程设置方面,教师们过于注重知识地传授,却忽视了幼儿的兴趣和身心发展特点,进而导致课程内容与幼儿实际需求脱节。同时在教育资源分配上,也存在着不均衡的现象,城市幼儿园往往拥有丰富的教学设备、优质的师资队伍和充足的资金支持,但农村或偏远地区幼儿园则面临教学设施简陋、师资短缺和资金匮乏等问题,如此的差异严重地影响了幼儿教育的公平性和整体质量。

(二)教育环境创设不足

从教育生态学角度出发看,教育环境包括了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展开来说:物质环境方面存在部分幼儿园的教室空间狭小、设施陈旧,也缺乏足够的活动场地以及适合幼儿的玩具、教具。精神环境方面则存在一些教师缺乏与幼儿的有效沟通和情感交流,且教学方法单一、严厉,进而导致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压抑和紧张,此举并不利于幼儿积极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三、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幼儿教育管理工作创新策略

(一)构建平衡和谐的教育生态课程体系

(1)基于幼儿需求的课程设计:幼儿园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为其设计出多元化且具备综合性的课程体系。就小班阶段的幼儿来说,教师可侧重于以游戏为基础的课程,如角色扮演游戏、建构游戏等,旨在0通过游戏来培养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中班和大班阶段即可逐渐增加探索性、创造性的课程内容,如科学小实验、艺术创作活动等,以此激发该部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整合课程资源:教学课程应能够打破学科界限,因此教育者们要整合各类课程资源,以实现课程的有机融合。一般情况下,幼儿园可以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综合设计跨领域的主题活动。例如“春天来了”的主题活动,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春天的自然现象(科学领域),引导幼儿用绘画、手工等方式来表现春天(艺术领域),或者要求幼儿向同伴们讲述春天的故事(语言领域),又或者组织孩子们进行户外活动去感受春天(健康领域)。基于此教师们还可以通过合作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社交能力(社会领域)。

(二)优化教育生态环境

创设富有吸引力的物质环境:幼儿园方面,应加大对物质环境建设的投入,极力为孩子打造安全、舒适、富有创意和教育意义的学习和生活空间。其中教室的布置要符合幼儿的审美特点,即要保证其色彩鲜艳、充满童趣,并且要配备丰富的活动区域,如阅读区、建构区、美工区等,目的是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游戏材料[3]。而室外的活动场地一定要宽敞、安全,且为孩子们配备丰富的体育器材和游乐设施,如滑梯、秋千、攀爬架等,如此才可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求。

(三)促进教育主体有效互动

(1)推动教师合作:幼儿园要建立教师合作机制,大力地鼓励教师进行相互学习、相互支持。一方面可以开展教师合作备课、共同教研等活动,让教师可以在合作中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进而共同解决教学当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幼儿园还可以建立师徒结对制度,即要求经验丰富的教师帮助年轻教师成长,以此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2)深化家园合作:幼儿园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积极地通过多种方式,使家长能够了解到幼儿在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同时也了解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期望和需求。例如,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家园沟通平台,像班级微信群、家园共育APP等,用于及时地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表现和学习成果,且家长也可以借助该平台与教师随时进行沟通与交流。

(四)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幼儿园要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和教育目标,合理地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首先是在人力资源方面,幼儿园可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和教学能力,为其合理地安排教学岗位,尽量做到人尽其才。其次是在物力资源方面,幼儿园要科学地为孩子们分配教学设备、玩具、教具等资源,务必确保各个班级和活动区域都能得到充足的物资支持。再者在财力资源方面,应制定科学且合理的预算计划,做到合理地安排资金用途,优先保障教学活动、师资培训和教育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投入。

四、结语

教育生态学视角能够为幼儿教育管理工作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因此在幼儿教育管理实践中,教育者们要充分地认识到教育生态学理论的重要性,在实践之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最终才能为幼儿提供更加优质、科学的教育服务,让幼儿可以在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卫琴,田楠.批判性思维视角下“游戏盒子”在幼儿教育中的开发与应用[J].漫科学(科学教育),2024,(11):166-168.

[2]吴娟红.“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路径[J].中国新通信,2024,26(13):134-136.

[3]李双.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育人模式探析--评《学前教育信息化:基于发展适宜性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 2024,(05):I0012-I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