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析杨家埠木版年画在动态招贴中的意蕴美

作者

张静雯

山东艺术学院 设计学院

摘要:杨家埠木版年画被誉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因其题材多样、形式丰富、色彩绚丽而形成特有的艺术价值。杨家埠木版年画元素中的意蕴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哲学和道德观念。本文立足于杨家埠木版年画元素,充分挖掘其造型、色彩、图式方面的寓意,探索其在动态招贴中的意蕴价值赋予的新时代文化价值。

关键词:杨家埠木版年画;动态招贴;意蕴

一、杨家埠木版年画概述

(一)形成与发展

杨家埠地处山东省潍坊市,素有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之乡的美誉。自康熙、雍正时期已有“永盛画店”、“吉盛画店”、“万顺画店”等多家画店。这些画店拥有雄厚的资金,每年都要大量刻印并雇用许多劳工,成为当时中国年画生产的主要基地。杨家埠木版年画以家庭为单位纯手工制作,经过画稿、刻板、印刷、上色等多个环节,需要各种技能和手艺的配合,不同的人印制着不同的感觉和韵味。如今制作工艺和方式已经有所改变,但杨家埠木版年画的精神和文化仍然历久弥新。

(二)优势与现状

随着传统民俗的日渐式微和生活环境的变化,杨家埠木版年画逐渐失去了与其原有文化背景的联系。尽管有新的题材不断涌现,但大部分与现代生活的联系不够密切,在当代青年人中失去了一定的关注度。在现代,数字技术在艺术中扮演着愈发关键的角色,应该让年画招贴朝着网络化、动态化、互动化的方向不断发展,表现最真实和最鲜活的情感,使其内在意蕴外化于形,回归当代文化语境。

二、杨家埠木版年画艺术特征

(一)题材多样

杨家埠木版年画不断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展现出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传统。如《春牛图》以立春为中心,描绘了农民在田间进行春耕活动的忙碌场景,呈现了中国农民对于春耕的重视和期盼。年画中农民们手扶犁头,牵引牛车。牛车的结构和农民的服饰等带来强烈的感官冲击和情愫共鸣。

在古代,人们认为神灵可以保佑平安,辟邪驱鬼。对于神灵的形象、名称、层级关系等,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和传承,不同的形式呈现出一种有序的布局。人们张贴这样的年画来祈求神明庇佑,消灾解难。

中国传统文化中“敬老、爱老、助老、乐老”的传统美德号召社会各界眷注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状况,强调家庭和社会责任的担当。《慰问敬老院》展现了一群关怀老人的形象。他们手持水果和礼品,给老人送去温暖和关爱,紧跟时代主题。

瑞兽风景类题材取材相对狭窄,譬如作品《四季山水》,画中的春天鸟语花香,生机勃勃;夏红花绿树,蝉鸣鸟啼;秋天人们在田间地头劳作,在水边谈笑风生;冬天人们在火炉边取暖,在雪地里玩耍。

(二)色彩情感

杨家埠木版年画通过强烈的色彩对比来表现情感的深刻,没有繁复的层次变化和渐变效果,注重手工质感,符合现代人对绿色生活、环保观念的追求。淳朴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是民间文化的真实写照,是人们对生命意志的真挚表达。

黑格尔先前说过“我们在艺术作品中可以触摸和看到的是它直接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方式,然后再追究它的意蕴或内容。前者是形式上的、外部的元素。对我们有价值的不是直接可见的形式,而是指引我们进入内在的意蕴。”内容非他,即形式之转化为内容;形式非他,即内容之转化为形式。[1]他强调了艺术作品的内在意义和形式之间的关系。对于杨家埠木版年画而言,它的色彩形式美既包含了外在的形态,也包含了深层次的意蕴。

(三)造型程式

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将不同形象和意象组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意境和寓意。譬如牡丹被视为“国色天香”,是富贵、典雅的代名词;仙鹤是长寿祥瑞的象征。二者结合寓意着“寿比南山不老松,福如东海常流水,喜庆如意乐祥瑞”。“牡丹鹤立”也成为了一种祝福语言,这种巧妙的组合和演绎传达了美好的祝辞。

三、杨家埠木版年画元素意蕴在动态招贴中的应用

意蕴是艺术作品所包含的深层内涵和精神意义。是通过艺术形式所表现的思想内化的延伸。杨家埠木版年画作为北方地区朴实的民间画,其独特的审美意蕴源于其直接继承的原始艺术。

(一)符号意蕴

年画艺术利用符号来表达他们的经验、情感、意见和价值观。传统吉祥纹样是杨家埠木版年画的重要元素符号,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这些符号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图形语言。如鸳鸯图案代表夫妻和睦,麒麟图案寓意祥瑞。此外还常常出现一些与宗教信仰相关的图案。如神兽、蟾蜍等:代表着人们对自然、生命、精神世界的崇敬和信仰。一些神话人物也象征着人们的追求和愿望:如观音代表慈悲和智慧,关公代表勇气和正义。在动态招贴中用符号的动态交替让元素“活”起来、“跳”出来,以富有冲击感的视觉张力呈现到大众眼前。

(二)形式意蕴

年画《空城计》“满”的构图形式中透漏着“未满”的气韵,这种均衡式构图将不同角色、不同地点和时间的元素调节在同一画面中,将故事情节完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在动态招贴设计中,利用《画引》中提及的传统画面布局形式——“凡势欲右行者,必先用意于左;势欲左行者,必先用意于右。或上者势欲下垂,或下者势欲上耸。”[2]缩放主体角色的大小并加入动态设计,加深画面的纵深感,使动态区域成为视觉核心,突出画面重点,背景图形则用于加强画面气氛和趣味性。利用对称式构图将画面左右、上下两侧或中心呈现相似的图案和色彩,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平衡”,增加动态招贴的视觉稳定感。

(三)色彩意蕴

中国的原始色彩,以红、黄、绿、白、黑为基本色相,与五行“金、木、水、火、土”有着一定的联系。采用传统色彩组成体系与对比色相配,在动态招贴设计中利用渐变色彩,使画面产生平滑的过渡效果,柔和而温暖。营造强烈的色彩层次与空间感,给传统色彩赋予现代旨趣。

潍坊杨家埠四季分明,自然景观丰富多彩,因此在木版年画的创作上以鲜艳亮丽的颜色为主,将红色和黄色应用到动态招贴设计的背景或服饰中,可以代表当地丰收的喜庆。或是将蓝色应用于各类神祇中,代表了当地的宗教信仰,以示崇敬和祈福。颜色的闪烁和幻变使色彩在动态招贴设计中增加了信息量,为设计注入了更多内容和情感。

(四)文化意蕴

杨家埠木版年画被誉为“画中有文,文中有画”,逢年过节除了作为礼物馈赠之外,还承载着人们的祈盼。将静态的年画动态化设计,加强传统节庆日的氛围感,引起受众的兴趣和关注,通过丰富多彩的动效图案和色彩,将人们对于节日的欢乐、祥和、团聚、祈福等情感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民间文化系统是解读传统年画意蕴的关键。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动态招贴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像丰收图、福寿图等都是农耕文化中表达对丰收和富裕的追求和祈愿,对自然的保护和节约。在人际关系方面则传达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避免矛盾冲突,强调感恩和互助,勤俭节约,勤劳致富,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

结论

本论文对杨家埠木版年画各要素的意蕴美及其在动态招贴上的具体运用进行研究,并创造了将大众文化、艺术 魅力与现代设计元素相结合的方式。对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艺术特性进行分析,揭示其与动态海报设计的共性和个性。探讨杨家埠木版画在构图、色彩和主题意义方面的特点。

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动态招贴为文化的传播和保护带来了许多新的可能性,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平台。通过动态招贴的方式呈现杨家埠木版年画这一艺术文化遗产,让人们更直观地感受杨家埠木版年画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M].商务印书馆,2019:278.

[2]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 第4册[M].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