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
张宇 卢晓慧 杨帅 张乔波 原艺宁 宋蕾蕾
林州市姚村镇中心小学 林州市姚村镇中心小学 林州市姚村镇三孝学区 林州市姚村镇中心小学 林州市姚村镇第一初级中学 林州市姚村镇三中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寻找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是希望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来使学生发现课外阅读的意义,给学生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睁开探索的眼睛,看到世界的精彩。只要我们能激发孩子课外阅读兴趣,教给孩子课外阅读方法,培养孩子课外阅读能力,对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呢?我认为,筛选学生喜欢的书目、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设立奖励制度、开展实践活动、传授学生读书方法等措施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筛选学生喜欢的书目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寻找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时,可以首先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出发,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出发,有助于吸引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目光,使学生明白在课外阅读中会遇到更加有意思的事情,进而刺激学生主动参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可以更好地体会到课外阅读的趣味,走进课外阅读,并让课外阅读成为自己成长的动力。
比如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童话故事感兴趣。为了吸引学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我为学生设立了阅读童话故事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童话的特点,并能用自己的话来完成对童话故事的叙述。学生接到任务后,表现得异常积极,纷纷挑选自己喜爱的童话故事书,诸如《郭楚海童话》《郑渊洁童话》《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学生在童话故事书中了解了《宝葫芦的秘密》《大林和小林》《丑小鸭》《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等故事,感受到了阅读童话故事的乐趣,进而在熟知内容的基础上,将故事讲述给他人听,加深了对故事的印象,有了继续阅读的动力。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巳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介绍书中人物、大概内容或精彩片断,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愿望;教师生动讲述自己(或由学生讲)阅读后的收获和感受,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我也要读一读的行为动机。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各方面的内容、多种体裁的读物,尤其是科学知识读物,使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形成比较广阔的智力背景。
三、设立奖励制度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寻找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可以设立奖励制度,培养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教师为学生设立奖励制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奖励下,得到阅读的动力,找到阅读的信心,让课外阅读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养成了按时阅读的好习惯。
比如,为了鼓励学生读书,我采取“积分制”的方法:当学生每完成一本书的阅读时,就可以获得十积分,积分达到一定值后,可以获得教师的物质奖励,收获属于自己的荣耀。学生在“积分制”的激励、约束、监督下,强化了阅读的意识,每天都能够抽出固定的时间去阅读;其次,我还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的阅读小组,每一组都有一个性化的名字,如“书香小队”“追梦小队”“清荷小队”等,开启了“小组阅读竞争模式”,各个小组各自制定阅读计划,使得在有效的时间内,学生阅读了更多的书籍;另外,我坚持定期在班内为阅读量最多的小组颁发奖状并奖励相应的学习用品。学生为了赢得胜利,互相督促、互相鼓励,齐心协力,养成了课外阅读的好习惯,掀起了班级读书的热潮!
四、开展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寻找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可以创设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展露学生的阅读收获,强化学生的能力。教师为学生创设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可以将学生融入到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实践活动中,能够吸收课外阅读的知识,总结出课外阅读的方法,知道怎样利用自己掌握的技能来解决课外阅读难题。
为了调动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活力,教师还可以设计各种阅读实践活动,诸如让学生为课外书绘制插画,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会、进行“美文诵读”等,使学生在开口表达和动手实践中有所收获,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实践中逐步提升。学生在进行插画实践的时候,加深了对所读书籍内容的认识与理解;学生在读书交流会上,通过朗读、展示读书卡等多种形式分享读书经历与读书心得,找到了“书趣相同”的朋友,拓展了自己的读书圈;学生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展示了自己对故事的理解,丰富了故事的内容,强化了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五、加强整本书阅读指导
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加强整本书阅读指导。教师把握的是一个整体,不必关注每一个细节,强调整体的感知的同时,引导学生对精采的内容逐步深入的再阅读。整本书的阅读,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的体验,又要通过细节的挖掘,帮助学生走进阅读,体会字词的精妙之处。我们该如何指导呢?
1.注重阅读方法的应用和获得
整本书阅读关键是要通过阅读使学生有所收获,要知道怎样读更好。要通过阅读领会表达的妙处。重视方法的获得,这个方法不是教师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通过自己动脑筋,通过教师设置的情境,通过教师的追问,自己感悟到的。
2.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
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对阅读速度,阅读时间等不做硬性规定,应该有较宽松的时间。对于阅读方式方法不进行太多的限制,应该顺应学生的规律,以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学生对阅读方法的运用,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
3.注重个别指导
因为学生的阅读水平存在差异,教师在集中指导的基础上,应该关注到学生之间阅读水平的不同。对于个别学生,可以采取个别谈话,看读书笔记等方式给予关注。在讨论交流的时候,多听听能力较低学生的见解,给他们阅读的信心。同时,私下提示注意其他同学是怎样阅读的,帮助他们从别人的经验中感悟读书乐趣,吸取读书经验。以兴趣引领他们,让他们能够在持续的阅读中,不断得到锻炼,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总之,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外阅读,要注重培养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强化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从而拓宽视野,陶冶情操,放飞心灵,增加底蕴,全面提升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 李美花;高明杰;浅谈小学语文课后作业的多元化设计[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4年03期
2 杭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的融合途径[J];嘉应文学;2024年14期
3 柴志新;探索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机结合[J];才智;2020年04期
本文是2023年度河南省农村学校应用性教育科研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导读计划的实践研究——以三年级为例 ”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3-HYJJ-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