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业财融合背景下管理会计创新路径探索
王灏
身份证号码:5301031988****0010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国有企业纷纷推进业财融合战略。业财融合强调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有效沟通与协作,将财务数据与业务活动紧密结合,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具价值的信息。管理会计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能从传统的财务核算向价值创造转变。在业财融合背景下,探索管理会计的创新路径,有助于国有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业财融合对管理会计的影响
1.拓展管理会计职能
业财融合使得管理会计的职能得到了极大拓展。传统管理会计主要侧重于财务数据的分析和报告,而在业财融合模式下,管理会计需要深入参与到企业的业务流程中。例如,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管理会计不再仅仅依据财务指标进行评估,还需要结合市场需求、技术发展等业务因素,为项目的可行性提供全面的分析。通过参与业务活动,管理会计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为企业战略规划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实现从单纯的财务分析向战略决策支持的转变。
2.提升管理会计信息质量
业财融合促进了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的深度融合,从而提升了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在传统模式下,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信息存在一定的隔阂,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在业财融合模式下,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实现了数据的实时共享,管理会计能够获取更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这些高质量的信息为管理会计进行成本控制、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等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有助于企业做出更科学、合理的决策。
3.推动管理会计方法创新
业财融合的发展推动了管理会计方法的创新。传统的管理会计方法如标准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等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难以满足业财融合的需求。为实现战略协同与资源高效配置,管理会计开始引入平衡计分卡、作业成本法、价值链分析等工具。这些新方法不仅关注财务数据,更强调非财务指标与业务动因的联动,深入剖析流程效率与价值节点。通过精准识别成本驱动因素,支持预算控制、绩效评价与决策优化,助力企业实现流程再造与战略落地,全面提升经济效益与核心竞争力。
二、业财融合背景下管理会计创新面临的问题
1.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
在业财融合背景下,信息系统是实现业务与财务数据共享和协同的关键。然而,目前许多国有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存在不足。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相互独立,数据标准不统一,导致数据难以实现有效整合和共享。例如,业务部门记录的销售数据与财务部门记录的收入数据可能存在差异,这给管理会计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带来了困难。信息系统的功能不够强大,无法满足业财融合对数据实时处理和分析的需求。企业在进行业务决策时,往往无法及时获取准确的财务信息,影响了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人才短缺问题突出
业财融合背景下的管理会计需要具备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既要有扎实的财务专业知识,又要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市场环境。然而,目前国有企业普遍面临管理会计人才短缺的问题。现有的财务人员大多专注于传统的财务核算工作,缺乏对业务的深入了解和分析能力。而业务人员虽然熟悉业务流程,但对财务知识和管理会计方法掌握不足。
3.管理会计方法应用不充分
虽然一些新的管理会计方法和工具在理论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诸多问题。部分国有企业对管理会计方法的认识不够深入,缺乏应用新方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作业成本法能够更准确地分配成本,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其实施难度较大,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和专业人员支持,许多企业望而却步。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方法时,往往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没有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管理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导致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效果不佳。
三、业财融合背景下管理会计创新路径
1.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国有企业应加大对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构建一体化的信息平台。该平台应实现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的无缝对接,统一数据标准,确保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能够实时、准确地传递和共享。例如,通过建立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将采购、生产、销售等业务环节与财务核算、资金管理等财务环节集成在一起,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要不断优化信息系统的功能,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2.培养复合型人才
为了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国有企业应加强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培训的方式,提高现有财务人员的业务知识和分析能力。定期组织业务培训课程,邀请业务部门的专家进行授课,让财务人员深入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市场环境。要积极引进具有跨领域知识和经验的人才,充实管理会计团队。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创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例如,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在业财融合和管理会计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奖励。
3.创新管理会计工具应用
国有企业应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结合企业的业务特点和管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应用平衡计分卡、作业成本法、价值链分析等新方法。例如,对于制造业企业,可以采用作业成本法来准确核算产品成本,识别资源消耗动因,优化生产流程,提升成本控制能力;对于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可运用平衡计分卡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全面评价绩效,推动战略落地。
结语
在国有企业业财融合的大背景下,管理会计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拓展管理会计职能、提升信息质量和推动方法创新,业财融合为管理会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当前在信息系统建设、人才培养和方法应用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管理会计创新的进程。为了实现管理会计的创新发展,国有企业需要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构建一体化的信息平台,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跨领域能力;创新管理会计工具应用,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业财融合中的作用,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帮助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越.业财融合背景下中小型企业管理会计的创新发展[J].中国市场,2025,(20):175-178.
[2]张睿.业财融合背景下大型企业管理会计应用路径探讨[J].中国会展,2025,(10):126-128.
[3]杨莹.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应用路径[J].中国会展,2025,(03):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