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策略研究
张希
四川省安岳县石羊中学 四川安岳 642350
伴随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化,高中历史教学正经历着由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向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模式的转换。以往的历史课通常侧重于对历史史实的记忆与再现场景,对于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结构层次的把握较为薄弱,造成了学生对历史学习呈现出支离破碎且机械化的状态。大概念教学理念的兴起为历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大概念教学注重以核心概念为纽带,把相关联的知识内容汇聚起来,形成完整学科认识系统。这种做法顺应了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也符合历史学科本质属性。
一、构建以大概念为核心的知识体系
建立以大概念为核心的历史知识系统,这是实行大概念教学的根基工程。关键就是对历史知识内容重新认识和安排,用大概念作为纲领来统领相关的各种历史史实、事件或规律。在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首先需要识别和确定历史学科的核心大概念。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可以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主题维度等多个角度来提取大概念。其次,需要建立大概念之间层级关系和逻辑联系。构建知识体系要明确哪些是高阶大概念,哪些是低阶大概念,在层级上存在包含、并列、交叉等关系,形成结构化概念网[1]。
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建构包含“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两个中心子概念的知识网。在专制主义这一维度之下,整合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科举制等制度内容,体现其权力高度集中;在中央集权这一维度上,综合郡县制、行省制等地方法治模式,展现中央对于地方的有效管控,用这种统领性的大概念方式,让学生能从宏观角度去理解并掌握古代中国政治体制的本质和流变,不是死记硬背一些零散的制度名称及具体规定,而是真正把握其中的历史知识。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从专制主义到中央集权是如何共同作用于统一的政治秩序。将各个朝代不同的制度变化,与历史的发展连续性、阶段特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迁移概念能力。
二、设计基于大概念的教学活动
基于大概念的教学活动设计,是把大概念理念转化为具体教学行动的关键一环。教师要按照大概念去安排并组织各类教学活动,促使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认识和掌握大概念,并利用大概念来剖析、解决历史问题。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首先要确立大概念的核心地位。每一个教学单元或教学模块都应该有明确的大概念指向,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大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来展开。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形式。活动形式的选择与大概念类型和不同的学习目标相适应,教师应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选择和组合[2]。
围绕“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教师可以设计递进式的探究活动。首先,安排史料分析活动,让学生比较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史事的背景、目的和结果,找出它们反侵略和求民主的相似之处。接着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分别扮演不同时代的历史人物展开辩论,体会不同时代人们对救国道路的探讨。最后组织专题讨论,让学生从“潮流”的角度去认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探讨反侵略、求民主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的动力,帮助学生掌握用大概念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之上,设计一个制作时间轴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画出每一个历史时间的线,感受到这个潮流是怎么产生的。也可以组织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找出潮流产生的原因。
三、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建立多元的评价机制,才能保证基于大概念的教学得以有效的展开。传统的评价手段主要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再现,无法全面的反映出学生对大概念的理解与运用的能力。因此需要建立与大概念教学相适应的多元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上要突出大概念理解和应用的评价。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具体历史知识的评价,更要重视对学生理解和运用大概念分析历史现象、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就评价方式而言,应采取多种形式并用的策略,除了常见的纸笔评价之外,也可使用项目评价、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等方式。
围绕“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这个教育内容,教师可以构建多层级的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中,观测学生在小组讨论时是如何利用“政治建设”概念来剖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立与发展的过程,从而评判学生对概念的认识程度。在表现性评价时,要求学生动手制作“一国两制”构想的思维导图,以此了解学生对祖国大统一概念的理解。在项目评价方面,安排学生完成“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体制改革”的研究性活动,借助研究报告、演讲展示等形式,评价学生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和分析政治发展趋势的能力,从不同角度开展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评价。教师也可建立学生自评、互评结合的评价形式,让学生思考自己的学习历程以及自己对于某个概念的理解程度,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评价任务。例如让学生写作历史小论文,制作历史纪录片等等,给学生们一个可以展现自己个性化思考和创新想法的机会,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结语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策略研究赋予了历史教学改革新角度与方法。利用建立围绕大概念展开的知识体系结构、创建按照大概念安排的教学活动流程、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机制等策略加以运用后可以改善历史教育质量、成效,推动学生形成和发展起自己的历史学科素养。这些策略的系统应用,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更有助于批判性思维,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家茂.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J].家长,2024,(05):183-185.
[2]张黎虹.大概念统领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研究[J].高考,2024,(05):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