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机电设备维保、标准化作业及精细化管理
石学林
天津金岸重工有限公司
中国极度重视对外贸易,当前正处于扩大化、规模化发展阶段,港口货物日益增多,货物吞吐量日益增加,港口的机械化实施及运行,以提高运输效率,对满足快速增加的对外贸易需求有促进作用。目前,在港口机械化迅速发展的环境下,机电设备要更好地发挥其功能,确保港口的稳定运输状态,这对促进贸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港口机电设备的质量和港口运输状态直接关系到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因此机电设备的定期维修非常重要。为了避免机电设备的频繁故障,有必要实施维修标准化。只有维修工作达到一定的位置,日常的管理工作精细到位,使港口的机电设备处于长期稳定的运行状态,才能促进港口的货运能力显著提高
一、港口机电设备的损坏类型
1、港口机电设备的前期故障
港口机电设备的前期故障是机械电器设备新投入使用后的第一次故障。机电设备出现初期故障时,要知道机电设备在运行中故障发生率很高,随着运行时间和使用频率的增加,设备的维修次数也相应增加。因此,作业人员要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早期发生故障时,要及时发现,明确类型,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2、港口机电设备的偶发故障
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机电设备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产生偶发故障。这种类型的故障在机电设备运行到中期阶段时经常发生,是设备处于稳定运行状态时产生的故障。偶发故障出现的概率不高,导致这种故障的主要原因是人为操作不正确,或者环境因素影响,主要是气候环境不良等原因导致。偶发故障通常造成的后果比较严重,影响面也非常广。当经历多次偶然发故障后,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损耗会增加,产生故障的概率也会相应提高,此时故障所属类型就转变为耗损故障。比如港口起重机设备的偶发故障就有减速器故障、制动器故障、车轮和轨道故障等等。
3、港口机电设备的损耗故障
港口机电设备消耗故障是机电设备持续运行造成的,设备运行时间过长会导致机电设备消耗故障。机电设备长期持续使用,但不积极维修,或者工作人员操作机械设备的方法不正确,会导致设备磨损,使机电设备进入衰退阶段。因此,检修人员要认真观察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定期对各种零部件进行检查,保证维修质量,保证机电设备健康运行,延长港口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
二、港口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方法
港口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是一种必然现象,而通过专业的设备维修,可以让电机设备继续使用。要保证港口机电设备维修质量,需要必要的、科学有效的方法。常用的港口机电设备维修和保养方法主要有定期维修方法、定期报废处理方法,状态维修方法等:
1、定期维修办法。这种定期实施的维修工作,每隔一段特定的时间进行一次,由从事维修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电机设备进行检查,同时了解其性能,发现故障,并及时维修。定期维修和保养机电设备,可以使设备长期保持健康运行状态。但采用定期维修的方法,通常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同时需要维修人员承担很大的工作量。港口机电设备的定期维修非常困难,如果在维修过程中不合理控制质量,就会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大部分港口企业为了减少维护费用,不采用定期维护的方式。
2、定期报废处理办法。定期报废方法,是指配备专门的检验人员,定期对港口的机电设备进行检验,对已经损坏,没有维修价值的港口的机电设备进行报废处理。机器设备进行报废处理前,应查看维修记录,明确以前发生各种故障的原因,进一步确认报废设备。
3、状态维护方法。状态维修方法是指对处于运行状态的港口机电设备进行故障处理。机电设备的长期持续运行,难免会产生磨损,设备出了故障时,要细心观察运行状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准确地针对损坏部位进行修理,有效控制维修成本。结合状态维修方法来检测机电设备,可明显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确保港口机电设备处于正常运行阶段,确保港口机电设备正常效率。
港口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如果不进行定期维修,就很有可能发生故障,这将影响设备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寿命。使用中对可能发生的故障情况作出科学的判断,电气机械设备的维修时间要准确地推算,预测可能发生的故障,并根据判断结果对设备要展开针对性的维修。需要结合影响因素计算港口机电设备维修节点合理选择港口机电设备维修方法,全面了解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状态,做好统计工作。根据发生故障时产生的负面影响,影响程度及故障规律,频率,选择适当的港口机电设备维修方式,对机电设备进行跟踪维修,保证正常运行。
三、港口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标准化作业
随着港口货运量的增加,机电设备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如果技术维修不到位,设备的磨损会引发严重问题,甚至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港口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是必然现象,实现维修作业标准化是保障港口运输质量,提高运输效率的关键。作为维修人员,要充分掌握港口机电设备的各种故障类型,采用适当的维修方法,准确把握维修要点。下文将分析港口机电设备的维修方法、维修标准化工作重点优化对策,包括港口机电设备的维修标准化作业可以采取视频录制、安全展示、网络培训等方式,充分发挥机电设备的性能,显著地提高港口的货物运输能力。
1、视频录制港口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作业
在开展维修工作之前,录制所布置的各项工作内容。在开展维修作业时,要在视频中介绍维修工作采用的具体措施,明确相关技术规范。因为维修工作中存在各种安全风险,所以维修现场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同时,还要在视频录制中体现维修任务安排工作,将维修工作中需要承担的责任落实到个人。要详细录制现场维修的情况,清晰展示实际操作的各个环节,明确维修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关键点。当维修作业完成之后,将作业现场清理干净,并做好总结工作。在进行现场维修作业的过程中,存在不足是不可避免的,当现场有异常情况出现时,要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在视频中对这些内容也要详细介绍。
2、港口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安全宣传
对港口机电设备进行维修时存在很多风险,如果没有采取预防措施,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对港口机电设备维修作业进行安全宣传展示,主要的目的是向作业人员开展标准化教学,对维修过程中需要采用的各种安全措施加以详细阐述,确保维修技术人员能够正确操作,以保障其在作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最大程度上减小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
3、港口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网络技能培训
在如今的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人们采用的主要学习方式是观看网络视频或者在线听课。进行港口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网络技能培训,可以帮助检修人员更好地理解维修作业技术要点,并严格按照维修标准进行从而提高其维修技术水平。此外,培训时采用视频录制方式比较方便,检修人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视频学习。
四、港口机电设备的精细化管理
港口企业需要正确认识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根据港口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和港口企业的发展目标,使港口设备得到有效的维修和保养,大幅度提升其精细化程度,并合理化构建设备的维修、管理制度,包括不断创新维修、管理技术,规范维修、管理的工作内容,建立维修、管理工作的奖惩措施等。机械设备在投入使用后,如果操作不当或因现场环境不利影响很可能会出现设备故障,为了保证港口企业正常运行,降低设备故障率,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作,需要在准备工作中,制定机械设备事先预防管理体系。在生产空闲阶段做好机械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和计划性维修工作,有效降低机械设备故障率。同时,应加大对技术人员培训力度要求技术人员必须按照机械设备特性和操作要求开展相关作业。
此外,在维修、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对制度的可执行性加以重视,从整体目标和实际情况出发,差异化地制定相应的维修、保养准则
在对检修制度进行构建时,需要在实际生产运行的基础上,合理化制定检修时间,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检修任务,对重点检査内容进行明确,使精细化管理得以实现。例如,在维修、管理工作中,需要根据机械设备具体的维修内容,制定相应的监督方案和质量检测标准,实现管理工作目标化,提高机械设备的维修质量。
在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港口机械设备管理必须要获得企业的高度重视,提高管理要求和管理质量,管理人员要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科学的管理理念,提升企业管理的水平。在实际生产工作中不断总结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具体内容,积极运用精细化管理理念提高设备运行效果,避免机械设备出现质量问题为港口的建设与发展做出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刘连花,平海,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广州港货运发展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22,52(1):258-267.
[2]谭志加,曾宪扬,孟强,多式联运网络环境下的内河港口托运人选择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22,42(5):1391-1401.
[3]段钧剑.港口机械设备的维修与精细化管理解析[J].中国化工贸易,2020,12(11):50-51.
[4]潘琦,港口机械设备的维修与精细化管理探讨[J].商品与质量,2020(41):46.
[5]马珂,杨月.港口机械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设备工程,2020(03):56-58.
[6]陈实,周辉宇.水路、铁路运输互动发展关系:基于长江立体交通走廊的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22,46(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