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工商管理模式创新路径研究
姜达春 孙磊
济南市公园发展服务中心 山东济南 250014
1.引言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推动了全球商业生态的重构,企业工商管理模式正经历从线下到线上、从单一到多元、从封闭到开放的深刻变革。传统管理模式依赖人工操作、层级审批和经验决策,难以应对信息爆炸、市场快速变化和跨界竞争的挑战。例如,某传统制造企业因未及时引入数字化管理系统,导致订单处理周期长达 15 天,而采用互联网管理模式的同行企业仅需 3 天。在此背景下,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工商管理模式创新路径,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2.互联网技术对工商管理的影响
2.1 挑战:信息爆炸与市场不确定性增加
在互联网的强力冲击下,企业正深陷信息爆炸与市场不确定性剧增的困境。互联网环境下,海量数据如汹涌浪潮,裹挟着消费者行为、市场趋势、竞争对手动态等关键信息奔涌而至。但传统管理模式过度依赖人工筛选信息,效率低下且关键数据遗漏风险极高。而且,市场需求变化速度不断加快,消费者偏好愈发多元,Z世代对个性化产品的强烈需求便是例证。可传统管理模式反应迟缓,根本无法实时捕捉并回应市场变化,使企业陷入被动局面。
2.2 机遇:技术赋能与管理效率提升
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工商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显著提升了管理效率。在数字化工具的赋能下,企业运营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阿里巴巴借助“互联网+”模式,深度整合线上线下资源,达成供应链、物流和支付全链条数字化。这不仅让订单处理效率大幅跃升 60% ,还使客户满意度提高了 25% ,实现了降本增效与客户体验提升的双赢。腾讯依托社交媒体数据绘制精准用户画像,开展个性化广告推送,广告转化率相较于传统模式提升了 40% 。由此可见,互联网技术能助力企业削减运营成本、突破市场局限,还能为企业决策提供精准依据,优化决策质量。
3.企业工商管理模式创新路径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工商管理模式创新迫在眉睫,以下从三个方面探讨创新路径。
3.1 数字化转型:打造全流程数字化闭环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工商管理模式创新的关键引擎。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企业能够对业务流程进行深度数字化重塑。以苏宁为例,其通过构建数字化供应链体系,整合供应商、物流商等各方数据,实现了库存的精准预测与动态调配,库存周转率大幅提升,运营成本显著降低。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在于消除企业内部的数据壁垒,构建涵盖采购、生产、销售、售后等全业务链条的数字化管理体系,让数据在各个环节自由流动,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3.2 跨界融合:构建多元合作生态
在互联网浪潮下,行业壁垒被大幅削弱,跨界融合成为企业拓展发展边界、挖掘新增长点的重要途径。通过跨界合作,企业能够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优势的深度互补与协同放大。就像星巴克与阿里巴巴携手,借助阿里的数字化技术,优化门店运营与线上服务,提升消费者体验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身在数字化零售领域的竞争力。企业若想在跨界融合中取得成效,就必须打破传统思维的禁锢,以开放、包容且积极的姿态,主动与上下游伙伴、科技企业甚至竞争对手建立合作关系,一同挖掘潜在的商业模式,开拓全新的市场空间,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3.3 智能化管理:赋能企业高效决策
在当下,人工智能技术成为企业智能化管理的强大助推器,为企业开启高效决策新篇章。借助AI算法与智能系统,自动化决策和智能化运营成为现实。像招商银行运用AI进行风险评估与信贷审批,精准又快速,极大提升了业务处理效率。不过,企业迈向智能化管理并非一帆风顺。数据是智能化的基石,企业必须强化数据治理,保障数据准确、完整且安全,为AI应用提供可靠支撑。此外,还需构建合法合规、符合伦理道德的AI应用框架,防止因数据泄露、算法歧视等问题带来不良影响,让智能化管理真正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总之,企业工商管理模式创新需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跨界融合和智能化管理,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创新路径的实施保障
企业工商管理模式创新路径的有效推进,离不开多方面的坚实保障,涵盖技术、组织以及政策等多个维度。
4.1 技术投入与人才培养双轮驱动
企业要实现创新,技术投入是基石。需大力加大在云计算、大数据、AI等前沿领域的资金与资源投入,以此构建强大的技术支撑体系。像字节跳动持续在算法研发上投入重金,不断优化推荐算法,从而在信息分发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与此同时,人才培养同样关键。要培育既掌握先进技术,又具备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腾讯设立“活水计划”,鼓励员工内部转岗,促进不同领域人才的交流与融合,为创新提供多元人才视角。技术投入与人才培养应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技术发展吸引人才,人才推动技术进一步突破,为创新路径的长期可持续实施筑牢根基。
4.2 组织架构与文化变革协同共进
传统层级式组织架构在互联网时代显得笨拙,难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企业需向扁平化、柔性化组织架构转型。韩都衣舍采用“小组制”模式,每个小组独立运营,拥有产品策划、设计、生产、销售等全流程决策权,极大提升了运营效率。组织架构变革还需配套文化重塑,营造鼓励试错、包容失败的创新文化。3M公司允许员工将 15% 的工作时间用于自由探索,许多创新产品如便利贴就是在这种宽松文化氛围中诞生的。
4.3 政策支持与行业标准制定保驾护航
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出台鼓励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比如给予相关企业税收减免、财政补贴,建设公共性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深圳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智能制造企业发展,助力众多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行业协会则要制定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行业标准,规范企业行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为全球企业提供了统一规范,我国企业也应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提升自身话语权,为创新路径的实施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5.总结与展望
互联网技术正以磅礴之势重塑企业工商管理模式的底层架构,数字化转型、跨界融合、智能化管理以及数据驱动决策已然成为当下企业创新的关键路径。企业应立足自身实际,精准挑选适配的创新策略,同时从技术投入上夯实基础,借组织变革激发活力,靠政策支持规避风险,保障创新策略有效落地。展望未来,区块链、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将日益成熟,这会使工商管理模式朝着去中心化、透明化和实时化方向深度演进。企业唯有保持敏锐的技术洞察力,紧跟时代步伐,动态优化管理模式,才能在互联网时代的激烈竞争中稳占一席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晓彤.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工商管理模式创新路径研究[J].现代营销(上),2025(7):118-120
[2]李星佳.“互联网 +, 背景下企业工商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市场周刊,2024,37(11):20-23
[3]王秀娟.“互联网 +∗ ”背景下工商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2024(3):0001-0004
[4]孟大为.“互联网 +, ”背景下工商管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作用研究[J].大众文摘,2024(43):0024-0026
[5]刘祖文.互联网背景下工商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研究[J].上海商业,2023(2):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