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护理实践与并发症预防
卢家敏
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中医医院 445500
剖宫产是临床常用分娩方式,但术后产妇易出现胃肠功能恢复慢、住院时间延长等问题,且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风险较高,影响产后康复。早期下床活动被认为是改善术后恢复的关键干预措施,然而其具体护理实践效果及对并发症的预防作用仍需进一步验证[1]。2024 年 4月-2025 年4 月期间,针对剖宫产产妇开展相关研究,旨在明确早期下床活动护理的应用价值,为优化术后护理方案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 2024 年4 月-2025 年 4 月于我院行剖宫产的 60 例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0 例。两组产妇年龄(观察组 22-35 岁,平均 28.5±3.2 岁;对照组 23-36 岁,平均 29.1±2.8 岁)、孕周(观察组 38.2±1.1 周;对照组 38.5±1.0 周)、手术时间(观察组 45⋅65min ,平均 52.3±6.1min ;对照组 48-68min ,平均 53.5±5.8min )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术后去枕平卧 6h,6h 后协助翻身,术后 24h 根据产妇意愿决定是否下床活动;常规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术后注意事项;遵医嘱给予镇痛、补液治疗,观察生命体征。观察组实施早期下床活动护理: ① 术后 6h 内,协助产妇每 2h 翻身 1 次,进行下肢踝泵运动(每组 30次,每小时 1 组); ② 术后 6h,协助产妇坐起,在床边静坐 5-10min ,无头晕、乏力等不适后,由护理人员搀扶站立 3⋅5min ; ③ 术后 12h,协助产妇在病房内缓慢行走,首次行走距离 10-15m ,时间 5.8min ,每日 3 次; ④ 术后 24h,逐渐增加行走距离至 20-30m ,时间 10⋅15min ,每日 4 次;期间密切观察产妇面色、心率,若出现心率 >100 次/分、面色苍白等情况,立即停止活动并卧床休息;同时给予个性化疼痛管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评分 >4 分时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确保活动时疼痛评分 ⋅≤3 分。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1)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记录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听诊肠鸣音≥3次/分即为恢复)及首次排便时间,精确至小时;
(2)术后住院时间:从手术当日至出院当日的天数,精确至天;
(3)并发症发生率:统计下肢深静脉血栓(超声检查显示静脉内血栓形成)、肺部感染(胸片显示炎症浸润影且伴咳嗽、发热)、切口感染(切口红肿、渗液或细菌培养阳性)的发生例数,计算发生率;
(4)疼痛评分:术后 24h 采用 VAS 评分(0 分为无痛,10 分为剧痛)评估,记录评分均值;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26.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如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以(x±s)表示,行 t 检验;计数资料(如并发症发生率、活动依从性)以[n (% )]表示,行 χ2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对比
表 1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对比( x±s )

2.2 两组产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对比
表 2 两组产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对比( x±s ,h)

3 讨论
剖宫产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护理对促进产妇康复具有显著临床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为( 18.2±2.5 )h,首次排便时间( 42.5±3.8 )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 26.8±3.1 )h 和( 58.6±4.2 )h(P<0.001),表明早期活动可有效刺激肠蠕动,加速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术后腹胀发生。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为( 4.2±0.5 )d,显著短于对照组( 6.5±0.8 )d( P<0.001 ),提示早期活动有助于加快整体康复进程,缩短住院周期,降低医疗成本。在疼痛管理方面,观察组术后 24h VAS 评分为( 2.8±0.6 )分,低于对照组的( 4.9±0.7 )分( P<0.001 ),说明通过个性化镇痛干预,可在保障舒适度的前提下实现早期活动。更为重要的是,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3.33%(1/30) ),显著低于对照组 23.33%(7/30)×χ2=5.192,P=0.023 ),尤其在切口感染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上均为 0,显示出早期活动在改善下肢静脉回流、减少感染风险方面的积极作用[2]。
综上,剖宫产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护理通过科学的阶梯式活动设计与疼痛管理协同,实现了康复进程的加速与并发症风险的双重优化,为临床护理方案标准化提供了可靠依据[3]。
参考文献
[1]梁凤英,许为金,周倩倩,等.早期下床活动联合预防性盆底肌训练在降低 剖 宫 产 术 后 尿 潴 留 发 生 风 险 的 效 果 [J]. 福 建 医 药 杂志,2023,45(01):157-158.
[2]王彦,徐鹏,李桂芹,等.剖宫产术后6小时早期下床活动的临床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07):97-98.
[3]陈友静.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促进剖宫产产妇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0,26(03):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