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新时代党建赋能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探索

作者

刘燕文

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保卫处 甘肃省嘉峪关市 735100

引言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肩负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保障民生福祉的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坚持和加强党对国企的全面领导,将党建作为国企改革发展的定盘星与压舱石。进入新时代,面对市场化竞争加剧、数字化转型提速、国家战略任务深化等新形势,国企传统发展模式难适高质量发展需求,亟需以党建破难题、激活力。当前,如何将党的政治、组织、人才优势转化为国企创新、竞争、发展优势是核心课题,实践证明,党建与国企经营深度融合,既能确保企业方向正确,又能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风险防控提供支撑。基于此,本文立足新时代国企实际,从内在逻辑、实施路径、未来方向三方面,探索党建赋能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具体策略,为国企强化党建效能、实现提质增效提供实践方案,助力其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新时代党建赋能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

(一)党建是国企高质量发展的 “根” 与 “魂”

国有企业的国有属性决定了其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而党建工作正是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的关键纽带[1]。从政策导向来看,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要求国企把党建工作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确保企业发展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从实践层面而言,党建能够为国企提供清晰的政治方向,避免企业在市场化竞争中偏离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核心定位,例如在双碳目标、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中,国企通过党建引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高质量发展对国企党建提出新要求

随着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市场化竞争加剧、数字化转型加速、职工思想多元化等新挑战,对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创新性提出更高要求。传统重形式、轻实效的党建模式已难以适应高质量发展需求,亟需推动党建从常规化向精准化转变,从活动型向赋能型升级,通过创新党建载体、优化工作机制,让党建真正成为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激发内部活力的助推器。

二、新时代党建赋能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

(一)以思想建设为引领,筑牢国企发展的政治根基

思想建设是党建的首要任务,也是国企统一发展共识、凝聚职工力量的基础。一方面,需强化理论武装,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国企发展实际结合,通过第一议题学习、专题党课、线上学习平台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国之大者,明确企业在国家战略中的定位。例如,国家电网某分公司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目标,开展党建 + 能源转型专题学习,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研究新能源技术,推动企业在风电、光伏领域的布局。另一方面,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将党的价值观融入企业精神,通过党员先锋岗、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研学等活动,增强职工的归属感与使命感[2]。中国一重集团通过打造重・心向党党建品牌,将工匠精神与红色基因结合,激励职工攻克高端装备制造技术难题,助力企业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二)以组织建设为支撑,完善国企治理的制度体系

党组织在国企治理中的法定地位,决定了组织建设必须与公司治理结构深度融合。首先,需健全党建入章程机制,明确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确保党组织对企业重大经营管理事项的前置研究讨论落到实处。例如,中国移动通过修订公司章程,将党组织研究讨论作为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细化为具体流程,在 5G 基站建设、数字乡村推进等重大项目中,党组织提前研判政策风险与市场需求,保障决策科学性。其次,需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针对国企分支机构分散、业务领域多元的特点,推行支部建在项目上、党小组设在班组里的模式。中国建筑在雄安新区建设项目中,成立临时党支部,将党员骨干分配到技术攻关、安全生产等关键岗位,通过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确保项目高效推进,实现党建与项目建设同频共振[3]。最后,需完善党组织考核机制,将党建工作成效纳入国企经营业绩考核体系,设置党建赋能发展指标,如党员参与技术创新成果数量、党建项目带动营收增长比例等,避免党建工作与经营发展两张皮。

(三)以人才建设为核心,激活国企创新的内生动力

人才是国企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党建工作需发挥引才、育才、用才的桥梁作用。其一,需强化政治标准选人才,在国企干部选拔中,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将政治素质作为首要考核指标,选拔既懂经营又讲政治的复合型人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嫦娥探月、火星探测等重大项目团队组建中,优先选用党员干部担任负责人,确保团队始终保持为国铸器的政治定力。其二,需创新党建 + 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党员导师制、技术攻关突击队等载体,加速青年人才成长。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针对研发团队青年员工占比高的特点,开展党员导师带徒活动,由资深党员工程师指导青年员工攻克芯片研发、操作系统优化等技术难题,近三年累计培养青年技术骨干 500 余人。其三,需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将党建荣誉与职业发展挂钩,对在党建项目中表现突出的人才,在晋升、薪酬等方面给予倾斜,激发人才创新积极性。国家能源集团设立党建赋能人才奖,对推动党建 + 绿色能源项目的团队给予专项奖励,鼓励人才投身清洁能源技术研发。

(四)以监督机制为保障,防范国企经营的风险隐患

全面从严治党是国企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党建工作需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一方面,需强化党内监督,发挥纪委监督作用,针对国企招投标、物资采购、资金使用等廉政风险高发领域,开展党建 + 廉洁防控专项行动。中国石化通过建立党员廉洁责任区,由党员干部担任责任区负责人,定期排查廉洁风险点,推动企业完善采购招标制度,近三年减少违规采购金额超 2 亿元。另一方面,需拓宽职工监督渠道,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线上监督平台等形式,鼓励职工参与企业监督,保障职工知情权、参与权。中国联通开通党建 + 职工监督热线,接受职工对企业经营管理、干部作风的意见反馈,及时整改职工反映的服务效率低、资源浪费等问题,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同时,需加强合规管理监督,党组织牵头制定《国企合规经营指引》,针对反垄断、数据安全等新领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合规培训,确保企业在市场化经营中依法合规,规避经营风险。

三、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党建赋能国企高质量发展既是政治要求,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从思想引领到组织支撑,从人才激活到监督保障,党建工作需始终围绕国企经营发展的核心目标,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将党的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发展优势。未来,国企需进一步深化党建与经营的融合,探索党建 + 数字化转型、党建 + 绿色发展等新路径,让党建真正成为国企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国企力量。

参考文献:

[1]曹磊. 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融合机制探索[J].社会与公益,2025,(12):5-8.

[2]王剑. 新时代国有企业统战工作:创新赋能与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究[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25,(01):46-51.

[3]王斌. 新时代党建赋能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J].现代企业文化,2024,(17):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