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以生活案例为导向的初中数学跨学科教学实践

作者

陈姗姗

福安市实验中学 福建福安 355000

引言: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数学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讲授与习题练习,而是更加注重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以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以生活案例为导向的初中数学跨学科教学实践,正是这一改革趋势下的积极探索。通过引入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的实际意义,提升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初中数学跨学科教学的意义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进行跨学科教学可以鼓励学生从不同学科角度审视同一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数学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方式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能力。在此同时,跨学科项目往往涉及复杂的问题情境,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实践,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解题技巧的训练,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而跨学科教学则通过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他有趣的学科内容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例如,在数学与艺术的结合中,学生可以通过艺术创作感受数学的美感,从而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二、以生活案例为导向的初中数学跨学科教学实践策略

1.结合美术学科,开展图形教学

初中数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又喝多与图形相关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有点抽象,数学教师直接在课堂上讲述,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理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跨学科学习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培养及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考虑到美术学科中有很多关于图形的内容,所以教师可以在初中数学图形教学中引入美术学科的内容。在初中数学图形教学中,结合美术学科开展生活案例导向的跨学科教学,能让抽象的几何知识变得生动可感。以“校园板报设计”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分析版面构成:测量黑板长宽确定黄金分割比例,用直尺绘制网格线划分文字区与插画区,在绘制边框时运用圆规构建同心圆图案,同时融入美术中的对称平衡原理调整元素布局。

2.结合物理学科,开展实验教学

数学与物理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进行跨学科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树立正确意识和观念,通过数学学科与物理学科的有机结合展开实验教学,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掌握数学方法和形成相关学习能力及核心素养,逐渐成长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初中数学实验教学中融入物理学科知识,以生活案例为载体,能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数学原理。以“家庭电路中的电流测量”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自家台灯、电扇等电器的工作状态,用电流表测量不同电器的电流值。学生记录数据后,运用数学中的函数知识绘制电流与功率的关系图像,计算两者的比例系数,同时结合物理中的欧姆定律分析数据变化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数据处理、图像绘制等数学技能,又加深了对物理电学公式的理解。

3.结合体育学科,开展实践教学

以生活案例为导向,将初中数学与体育学科结合开展实践教学,能让学生在运动场景中感知数学的实用性。在田径训练中,可设计 “跑步成绩分析” 实践活动:让学生记录百米跑的分段时间(如每 20 米所用时间),用数学中的平均数计算平均速度,通过折线图呈现速度变化趋势,同时结合体育中的起跑爆发力、途中跑节奏等知识,分析数据波动与技术动作的关联。学生在计算时间差、绘制统计图的过程中,既巩固了数据处理技能,又能用量化思维优化跑步技巧。球类运动是跨学科实践的鲜活载体。在篮球投篮训练中,引导学生测量不同投篮点与篮筐的水平距离、投篮高度,记录命中次数。运用数学中的比例知识计算命中率,用坐标系标记最佳投篮点的位置坐标,结合体育中的抛物线投篮原理,分析距离与角度对命中率的影响。

三、实践的动态化评价策略

生活案例导向下的初中数学跨学科教学实践,其评价需打破传统单一的结果性评价模式,构建兼顾过程与成果、融合多元主体的动态化评价策略。该策略以“促进教学改进与学生综合发展”为核心,聚焦生活案例的适配性、跨学科融合的深度及学生能力的进阶。在评价内容上,既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精准运用,如在“家庭购物折扣计算”案例中能否用方程知识推导最优购买方案,也重视跨学科思维的养成,比如结合经济常识分析折扣背后的商业逻辑。同时,将教师对生活案例的二次开发能力纳入评价,看其是否能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案例难度,如把“校园垃圾分类统计”案例从单纯的数据计算,拓展为结合环保学科知识的分类优化建议。评价方法采用“过程追踪 + 多维反馈”结合的方式。通过课堂观察记录学生在案例探究中的合作表现,如小组讨论中是否能主动运用数学工具解决跨学科问题;借助生活化任务成果,如“社区停车位规划方案”,评估学生将数学建模与地理空间知识结合的实际能力。引入家长评价维度,通过问卷了解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频率与效果,如是否能自主计算家庭水电费用并提出节能建议。评价实施中注重动态调整,每两周收集一次学生、教师、家长的反馈数据,及时优化评价指标,如针对学生跨学科知识衔接薄弱的问题,增设“知识迁移连贯性”评分项。最终通过阶段性评价报告,清晰呈现教学实践的优势与不足,为后续优化生活案例选取、调整跨学科融合方式提供精准依据,真正实现评价与教学实践的协同推进。

结语:

通过跨学科实践教学,我们不难发现,生活案例在初中数学跨学科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迁移。

参考文献:

[1]王璐. 初中英语与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设计[J].广东教育(综合版),2024,(06):57.

[2]杨一新.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途径[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4,(11):63-65.

[3]任晓帆.初中数学跨学科教学的研究[D].青岛大学,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