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识科普之成人心肺复苏术
晏竹林
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 上海 201199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简称 CPR)是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所采取的救命技术,旨在恢复患者的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功能。成人心肺复苏术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急救技能,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以下是对成人心肺复苏术的全面科普,包括其重要性、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实际应用中的关键点。
一、成人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性
心脏骤停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患者可能会因为缺氧而导致脑损伤、器官衰竭等严重后果。而成人心肺复苏术能够在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的紧急情况下,通过人工干预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从而挽救生命。
二、成人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
判断患者状态:首先确认周围环境安全,避免在危险环境中实施急救。
检查患者意识:轻轻拍打患者肩膀并大声呼喊,确定是否有意识。
检查患者呼吸:观察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判断是否有呼吸。观察时间至少 5 秒,但不超过 10 秒。
呼救并准备 AED:如果患者无意识且无呼吸,立即呼叫周围的人拨打急救电话(如 120)。
如果条件允许,尽快取得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并按照提示进行操作。AED 能够自动分析患者心律,并在需要时给予电击以恢复心律。
进行胸外按压:将患者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解开上衣,暴露胸部。
找准按压位置: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胸骨中下 1/3 交界处(即两乳头连线中点),另一只手的掌根重叠在第一只手上,双手手指交叉并翘起,离开胸壁。
正确按压手法:双臂伸直,用上半身重量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按压过程中保持平稳,用力均匀,不能进行冲击式按压。
按压频率与深度:按压频率至少为 100 次/分钟,深度至少为 5 厘米(建议范围为 5-6 厘米),以确保形成有效的人工循环。每次按压后,让胸部回弹至正常位置。
开放气道:采用仰头举颏法或推举下颌法开放气道。一只手放在患者的前额上,向后仰头;另一只手放在颏部,向前上方推举下颌,使气道畅通。在开放气道之前,先检查并清理口腔内的异物,如呕吐物、假牙等。
进行人工呼吸:在进行 30 次胸外按压后,进行 2 次人工呼吸。捏住鼻孔,用口完全包住患者的口,缓慢持续地将气体吹入,吹气时间约 1秒钟。同时观察胸廓的起伏情况,确认气体是否有效进入肺部。吹气量应适中,以观察到胸廓起伏为宜。避免过度通气或通气不足。
持续进行 CPR 并观察患者反应:在 AED 使用后或如果没有 AED,继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比例为 30:2(即每进行 30 次胸外按压后,进行 2 次人工呼吸)。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达并接管患者。在进行 CPR 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恢复自主呼吸或心跳,则立即停止 CPR。如果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如呕吐、抽搐等),则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急救措施。
三、成人心肺复苏术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成人心肺复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确保急救的有效性
按压部位与姿势:按压部位应准确位于胸骨中下 1/3 交界处,即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时手掌根部应紧贴按压部位,双臂伸直,用上半身重量垂直向下用力按压。避免按压过猛导致肋骨骨折或按压不足无法形成有效循环。
按压速度与深度:按压速度要快而稳定,至少为 100 次/分钟。按压深度要深而均匀,至少为 5 厘米(建议范围为 5-6 厘米)。过快的按压速度或过大的按压深度可能导致患者受伤;而过慢的按压速度或过浅的按压深度则可能无法形成有效的人工循环。
胸廓回弹:每次按压后要让胸部回弹至正常位置,以便进行下一次按压。这有助于保持有效的血液循环,并减少按压对患者胸部的压迫感。
避免过度通气:在进行人工呼吸时,要避免过度通气或通气不足。过度通气可能导致患者胃部胀气、呕吐或误吸;而通气不足则无法为患者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因此,在吹气时应根据胸廓起伏情况来调整吹气量。
持续进行 CPR:在专业急救人员到达之前,要持续进行 CPR,不要中断。即使患者看起来没有反应或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的可能性很小,也要继续进行 CPR 以争取抢救的黄金时间。同时,要注意保持冷静和耐心,避免因为急躁或疲劳而影响急救效果。
注意患者安全:在进行 CPR 时,要注意患者的安全。避免因为操作不当而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例如,在开放气道时避免造成颈部的外力性创伤;在进行胸外按压时避免按压过猛导致肋骨骨折等。
四、实际应用中的关键点与技巧
在实际应用中,成人心肺复苏术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以下几个关键点与技巧:
及时呼救并准备 AED:在发现患者心脏骤停后,要立即呼救并准备AED。AED 的使用能够显著提高心脏骤停生存率。因此,在急救过程中要尽快取得 AED 并按照提示进行操作。
正确的按压部位与深度:正确的按压部位和深度是确保 CPR 有效的关键。按压部位应准确位于胸骨中下 1/3 交界处;按压深度应至少为 5 厘米(建议范围为 5-6 厘米)。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观察患者胸廓的起伏情况来判断按压是否有效。
高质量的 CPR:高质量的 CPR 包括正确的按压部位、足够的按压深度、快速的按压速度以及充分的胸廓回弹。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 CPR 的有效性。因此,在进行 CPR 时要尽量保持按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因为疲劳或急躁而影响急救效果。
持续进行 CPR 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达:在专业急救人员到达之前,要持续进行 CPR,不要中断。即使患者看起来没有反应或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的可能性很小,也要继续进行 CPR 以争取抢救的黄金时间。同时要注意观察反应,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急救措施。
团队协作与沟通:在急救过程中,团队协作与沟通至关重要。施救者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确保急救措施的顺利进行。例如,在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时,可以分工合作,一人负责按压,另一人负责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在使用 AED 时,可以一人负责操作 AED,另一人负责继续进行 CPR 等。
培训与演练:为了提高成人心肺复苏术的成功率,需要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通过培训和演练可以提高施救者的急救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实施急救措施。
五、结语
成人心肺复苏术是一项简单而有效的急救技能,掌握这一技能对于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并实践成人心肺复苏术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实施急救。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宣传和推广成人心肺复苏知识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和技能水平共同为构建安全、健康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