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骨科护理专家和专科护士的设置及培训效果分析
李凌 张燕萍 段宝仙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云南省肿瘤医院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云南医院 云南昆明 650118
随着骨科手术技术的进步,亚专科手术(脊柱肿瘤,四肢关节肿瘤,骨盆肿瘤,及其它常见骨科手术等)的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专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1]。在传统手术室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普遍缺乏骨科专业知识,对复杂手术器械的准备、术中突发事件的处理以及术中并发症的预防都存在明显不足,容易造成手术时间过长、器械使用不当,甚至造成患者安全隐患[2]。本次实验意在探究手术室骨科护理专家和专科护士的设置模式及培训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4 年5 月-2025 年5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的5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人员配置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25 例,观察组中,男性 14 例,女性 11 例;年龄 22-75 岁,平均( 48.52±12.36 )岁。对照组中,男性 13 例,女性 12 例;年龄 23-74 岁,平均( 47.86± 11.98)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按常规配置,由 4 名普通手术室护士进行护理,没有明确的骨科专业分工。
1.2.2 观察组采用“护理专家 .+ 专科护士”的配置方式:为提升手术室骨科护理质量,针对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开展定制化培训。洗手护士聚焦脊柱、关节、骨盆等复杂手术配合,从专科解剖知识切入,深入讲解脊柱生理结构(C-颈椎、T-胸椎等)、骨盆肿瘤 Enneking 外科分区及对应术式,明晰不同手术(如躯干、四肢手术)器械准备逻辑,熟悉骨科专科、外来器械及内固定种类(钉棒系统、人工关节等)。巡回护士围绕骨科手术特点,掌握患者深静脉血栓、压疮、出血、肺梗等风险防控,以及手术体位、静脉穿刺部位评估要点。以脊柱、骨盆、关节置换三类重点手术为教学锚点,分术前评估(明确器械准备、体位及穿刺部位,预判风险时长)、术中配合(巡回保障管路、体位,预防低体温;洗手规范器械台,把控消毒铺巾)、无菌术强化(因骨膜血供特殊,严格防控院内感染)、仪器操作(电钻、磨钻等常用设备)多维度培训,助力护士精准适配骨科手术护理需求,提升配合效率与质量。
1.3 指标观察
护理质量指标:包括护理操作规范评分(采用我院自制量表,满分100 分)、手术器械准备完善率(准备齐全的手术台数/总手术台数 × 100% )、手术配合时间(从切皮到缝合结束的护理配合耗时)。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统计学分析分别应用“
”和“ "%) ”表示,分别用“t”和“ X2, ”检验,SPSS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P<0.05 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护理操作规范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器械准备完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配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 1:
表 1:患者护理质量评分[ 


3.讨论
骨科疾病由于病变部位的特殊性和疾病的复杂性,对临床护理人员的专业要求非常高[3]。脊柱疾患患者常伴有神经压迫症状,术中需严格保持脊柱稳定,体位不正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如脊髓损伤;股骨头坏死、膝骨性关节炎等关节疾病患者在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时,由于骨水泥聚合反应会引起血压波动、过敏等突发事件,对护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创伤性骨折大多是突发性损伤,手术需要根据骨折的类型和移位程度对复位器械和固定材料进行精确的准备,而器械的匹配程度直接影响到手术的结果[4]。此外,由于患者长期卧床,导致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大大增加,特别是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这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具备基本的护理技能,而且还需要对骨科专科疾病的病理生理知识和针对性的护理能力。
在本次实验中,观察组护理操作规范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器械准备完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配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结果表明,“护理专家 ⋅+ 专科护士”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主要是由于观察组的护理人员都经过了系统的训练,对骨科疾病的手术特点和护理要点有了较深的了解,在护理操作规范方面,可以严格按照脊柱手术的无菌操作流程、关节置换术中假体保护标准等专业要求来提高评分。手术器械备全率的优势在于,专科护士能根据不同疾病的需要,对各种骨科器械进行精准匹配,如脊柱融合术中提前准备椎弓根钉系统,复杂骨折准备专用复位钳,避免因缺少器械而耽误手术时间,而对照组因护士对器械知识的欠缺,经常出现器械准备不全、型号不符等问题。手术配合时间的缩短得益于护理人员对手术步骤的熟悉以及器械的准确传递,在创伤骨折手术过程中,专科护士可以根据术者的操作节奏迅速将合适的器械传递给医生,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而对照组护士由于不熟悉操作流程,经常发生器械传递失误或延误,导致手术配合时间延长。
综上所述,科学设置手术室骨科护理专家和专科护士并实施系统化培训,可显著提升骨科手术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学娟,汤娅,陆朝蓉.TeamSTEPPS 培训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25,23(14):2686-2689.
[2]李晓敏,黎芳珍,何冬梅,温肖玲,黄丽清.“教-培-临”工作数字化信息管理模式在手术室带教中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医院,2025,25(04):643-645+649 .
[3]张秀艳,桂辉琼,黄小珊,黄金兰,陈慧,邱岳龙.认知冲突教学在手术室低年资护士护理培训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25,23(05):901-904.
[4]刘清香.短期培训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压力性损伤预防认知及护理行为的影响[J].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5,19(01):725-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