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中问题链设计与学生思维发展的研究

作者

江美

江苏省启东市秦潭港小学 226246

引言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深度学习与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链作为贯穿数学教学过程的关键工具,不仅承载着知识传递的功能,更在引导学生思考、促进思维发展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然而,当前部分小学数学课堂问题链设计存在针对性不强、层次单一等问题,影响了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围绕小学数学深度学习中的问题链设计展开研究,剖析其对学生思维发展的积极影响,旨在为一线教师有效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一、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内涵与特征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强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与灵活运用,注重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与传统以知识记忆和机械训练为主的浅层学习不同,深度学习倡导学生在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和反思评价的过程中,形成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和认同。其基本特征主要包括:知识的系统性与结构性,学习的主动性与探究性,思维的多维性与迁移性。通过深度学习,学生能够实现知识与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促进全面发展。深度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总结”的完整学习过程。问题链作为促进深度学习的重要载体,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学生已有认知经验有效衔接,帮助学生在解决连续问题中逐步建构知识体系,提升思维深度和广度。

二、问题链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原则

小学数学问题链设计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为基础。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应通过问题链的设计激发学生自主探索。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学生在适度挑战的问题链推动下,可以不断突破思维边界,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为问题链设计提供了分层依据,从记忆、理解到应用、分析、评价和创新,问题链应层层递进,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生成。科学的问题链设计应遵循目标性、层次性、逻辑性和开放性等原则。目标性要求每一环问题紧扣教学目标,服务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层次性强调问题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逻辑性要求问题环环相扣,形成完整的思维链条。开放性则体现于问题设计应鼓励多角度思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究兴趣。

三、问题链设计在小学数学深度学习中的作用

科学合理的问题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参与度。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设置,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深入到对知识本质和结构的理解。例如,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内容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情境问题、探究问题、拓展问题,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探究本质、迁移应用的学习过程,提升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链设计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结构。每一个问题既是对前一环节的巩固与延伸,也是对新知识的引入和建构。学生通过在问题链中不断思考与交流,能够将零散知识点串联成有机整体,实现知识的深度内化。同时,问题链的实施为学生创造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有助于思维碰撞和多元观点的生成。问题链设计对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在连续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得到锻炼。尤其是开放性问题和高阶思维问题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勇于质疑,培养敢于创新、善于反思的学习品质,为今后复杂问题的解决和学科素养的提升打下基础。

四、小学数学问题链设计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中问题链设计和应用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问题链设置过于简单,缺乏逻辑递进,导致学生思维发展受限。一些问题链停留在基础知识层面,忽视了高阶思维和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影响了深度学习的实现。部分教师在设计问题链时关注知识点覆盖,忽略了思维方法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此外,由于时间和教学压力等现实因素,部分教师倾向于采用标准化、程式化的问题链,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导致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较为突出。问题链设计与课程目标、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关联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师对问题链设计理念的理解和专业能力提升仍需进一步加强,教研培训与实践指导尚显薄弱。

五、优化小学数学问题链设计的建议

提升小学数学问题链设计的科学性与有效性,需要从理念更新、教师能力提升、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协同发力。首先,教师应强化核心素养导向,明确问题链设计服务于学生思维品质和深度学习的目标。应结合学科特点与学生实际,制定合理的问题链结构,从基础到拓展层层递进,体现多样性和个性化。加强对高阶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关注,增加开放性、探究性问题的比例,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与探究。其次,学校应加大对教师问题链设计能力的培训和教研支持,组织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公开课观摩和集体备课,分享优质案例和创新经验,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建议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汇集多样化的问题链模板和实践案例,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注重课堂反馈与反思,及时调整问题链设计,确保其与学生实际需求和教学目标紧密契合。还应关注学生差异化发展,针对不同基础和学习风格的学生设计适切的问题链,实施分层推进和个别指导,保障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问题解决中获得成长。

结论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中,问题链设计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科学合理的问题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还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活力与创新。通过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设计,学生能够在思维的连续深化中掌握知识点,培养探究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中,优化问题链设计理念,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完善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是推动小学数学深度学习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设计能力,能够更精准地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链,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琳.问题链在小学数学深度学习中的实践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2(12):118-120.

[2]王伟.小学数学课堂问题链设计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J].教师教育,2023(03):88-91.

[3]张红.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链的优化策略[J].小学数学教育,2021(10):76-79.